第185章 记在心头才行 (第2/2页)
红花,别人看不清楚那块石头的摸样,车向前却感觉有点别扭。工地那边不少石头,一色的青石,经过挑选的,方方正正,里面就挑选不出选一块来,非要找这么一块旧的?是从这附近那里弄来的?他看着看着,心里一阵狂跳,胃里的不适突然消失,胸口里一股潮流涌动,促使他大声喊:“等一下。”随手抓过一把铁锹,纵步跳下坑里,在奠基石根部挖起来。 交通局长着了慌:“车主任,你干啥?” 有几个领导好奇地靠近去,看他究竟要干什么。等他挖开一部分砂子以后,奠基石的下半部露了出来,靠近坑边的人看见了一排字。有人认出来是旧桥头上那块去思碑。知情的人小声议论起来,这块石碑立在老石桥头上,时间久了。 马运昌也看见了,问交通局长:“为什么不找一块新的?” 交通局长四面张望,要找工程负责人:“哎哎,你过来,你做的好事,你竟然这么抠门,随便就找怎么一块旧石头来做奠基石?” 工厂负责人也懵了,是下面的工人干的,他到处找工人。可是没哪个工人出来承担责任。 车向前呼唤他们:“下来,快点,把这去思碑先抬给我上去,” 那几个工人朝负责人看,负责人朝交通局长看,交通局长朝马县长看,马运昌朝车向前看。 车向前发怒了:“快下来!” 李俊弯腰说:“车主任,你上来,我看这石头,旧是旧点,不过时间要到了,换也来不及,将就吧。” 车向前一把抓掉那红绸子,狠狠地甩到一边,指着石头说:“你知道它的历史吗?快一百年了,你知道它上面记了什么吗?一百年前的知县,将自己三年结余下来的薪俸,给老百姓造了一座桥。你去前大街后大街私访一下,听听一百年后的老百姓怎么讲!” 李俊脸色发白,他现在知道了这些,心里也憋屈。铁锹朝沙里一插,抱起双臂。
车向前蹲在石碑边,他的胃经不住气愤,激烈疼痛起来。他咬着呀说:“你们要这样做,那就连我一起埋掉。” 场面一时僵住了。 有人轻轻说:“改时间吧。” 交通局长哭丧着脸:“这日子是请人看过的呀。” “什么?日子是请人看过的?谁给你这样的权利?”李俊气急,“改了改了,今天不搞了。” 交通局长蹲在坑边直摇头:“完了完了。” 马运昌道:“你才完了,这件事,完全就毁在你的手里。” 有人还建议,改变方式,不用奠基石,用剪彩……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是姚红旗,他说:“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代表,我参加这个仪式,我感到光荣,但是出了这样的的事,我同样感到可悲。但是要想办法挽救,我觉得日子不用改,往后顺延两个时辰就行。” 交通局长说:“一天之内只有这一个时辰最好。” 姚红旗说:“你当交通局长行,看日子就差了,你不懂,干这个我比你有发言权。” 马运昌扒拉开交通局长,看着姚红旗:“你有什么建议?” 姚红旗说:“县长呀,我看你着急的不成样子,我就主动出来为你分忧了。我们荣寨石场里有现成的奠基石,运过来就是,依我看,所谓请人看的这个时辰,并不算太好,也过去了,不用也罢,好时辰还有,等太阳照在栖霞山上的时候,你能说那个时辰不好吗?好得很。” 交通局长厚着脸皮说:“姚支书,我认知你,接待过你们的工程队,你要支持我们搞好这个工程。你那里的奠基石质量怎么样?一去一来要多少时间?” 姚红旗举手看了看表说:“质量好得很,你不用担心,时间吗,不出现意外的话,现在已经上车了。”就在这些领导们在生气争论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情该他出面解决了,就吩咐身边的人,赶紧去安排。 有人算了,从荣寨驱车进城来,最快也要四十分钟。 李俊的脸色阴转晴,他跳下去紧挨车向前,呼喊那几个工人一起用力,把石碑搬了上来。 下午三点五十分,奠基石运到,仪式继续进行。 车向前保护了去思碑,心情得以释放。把找马运昌交谈儿子的事给忘记了。仪式过后,他找来一辆板车,见去思碑装运到人大办公室门口,用一个大木箱子罩住,又回到工地邀约几个工人,要把那碑座也找出来。接连找了两天,没有找到。追问当时拿去思碑去做奠基石的工人,说发现去思碑时就没有碑座的。 碑座那么重,没有车子,没有设备,一两个人力是拿不走的,而且,离开碑石的碑座,没有什么用处的。怎么就不见了呢? 车向前最后找到姚红旗,请他吃饭,给姚红旗说原装碑座找不到了,要姚红旗碑座的相貌特征,画下来,照样子雕刻一个新的,一起放到办公室们边去,等到县里有了博物馆,好摆放。又和罗大放说好了,要他组织警力,在城里明查暗访。他说:“这碑座和碑本就不应该分开,拿去做什么也不合适。只要下力气,估计还找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