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抓住这个机会 (第2/2页)
知道他们为什么喊休会?有什么急事?瞎扯,他们不知情,以为你有本事摆平,结果被你把会议搞乱了,他们就很被动了。他们要是知情了,难道还不会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我们的责问,想方设法达到既定目标?因为你搞突然袭击,打乱了他们的套路,只好宣布休会了。这个事情,你可是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哟。”罗大放呵呵笑,朝卢跃进做个怪脸,转身出门,扬长而去。留下卢跃进在哪里,脸上紫一阵红一阵。 罗大放憋了半天,估计着张敬民回来了,就去见他。 谢静雅给他开的门,安顿他坐下之后,又给他倒了茶水。张敬民弓腰坐在沙发上,戴着袖套,系着围腰,手上一把夹镊子。他面前大茶几上有个盆,上面隔了几根木棍,木棍上一大块猪rou。他一根一根拔除rou皮上的毛桩。 张敬民说:“你先坐着,我这里几分钟就好。” 罗大放说:“这不是猪的二脖吗,准备做啥吃的?” 张敬民道:“做脆哨。” “我就猜到是做脆哨用,我看有十四五斤,吃得了这么多?” “不是我们吃,给柴总做的。” “咋个?柴总尝到了我们这边的味道,与他们那边的不同?” “柴总在花山吃到了好味道,念念不忘。” 那柴总拉着张敬民,去了花山要看黄四海和桂家和两家。毛坯房已经起来了,正在搞内粉。房里房外看了一圈,觉得面积不小,两家都在一百八十坪以上,黄四海和桂家和在拌灰砂,挑着灰桶在跳板上上上下下,停下来说几句,就又匆忙上阵。 柴总问:“为什么不在好田好土的地方落户,要跑到这花山来?” 他们答:“那边是好田好土,我们知道,但是我们不看土地质量,我们看的是人,我们是冲着贺老伯来的。”
黄四海和桂家和亲自来看以后,当下就问贺老伯,欢不欢迎他们过来打堆。贺老伯不但点头欢迎,还马上就出面张罗,找村里面协调土地,去乡里帮他们跑手续。来了以后连施工队伍也找好了,亲自担任监工,连房子的设计也是他亲手搞的。基础动工后,正逢着种树季节,马上给那头打电话联系核桃树苗,半个月不到,就调来了一百棵。柴总去得正是时候,那些树苗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五,九十多棵树苗都长出了新绿的叶子,柴总止不住大声叫好起来。 柴总就在贺老伯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贺老伯给他煮了面条,他吃到了里面的东西,说:“我知道这上面的佐料是脆哨,我在省城和在好多别的地方也吃过这东西,但是都没有你家这个这么好吃,我还要再来点。”贺老伯摇空罐子说:“不好意思,没有了。”柴总又问:“你们是怎么加工的呀,教我一招,我回去做一点,让我家里的也分享。”贺老伯说:“这是我儿子做的,你喜欢吃,我就去卖rou,叫他给你做一点,带回去就是。”柴总说:“那太好了,我代表我爱人先感谢了。”一边说,一边掏出钱来。贺老伯说:“柴总你不要这样,你这样我们就害羞了,你是客人,又是来帮助我们搞建设,你为我们出的力这么大,我们就给你做这么一点吃的,比起你对我们做的贡献,算的了什么呀。赶快把钱装回去,我向你保证,今晚我儿子就要过来。我给他打电话,叫他在贵山卖rou带来,那里的rou要多一些,也好挑选。” 柴总还是不愿意。张敬民就说:“等会我回去,先把猪rou买好了,在和小贺联系。怎么样?” 柴总拍手说:“这样最好。” 贺老伯也只得答应。 “据我所知,那核桃一般要七八年才结果,而且,也没有多大经济价值。”罗大放有点担心。 “那不是一般核桃,三四年就挂果。也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把玩的。”张敬民说。 “你说的我知道,这就更炫了,移民过去靠这个发展生产?” “他们可是经过反复考察,认真研究过的。那边的核桃,果实成型之后,就会有人来买,而且是估计着一棵树上多少个果,大致把握了就出钱买,一棵树卖两千块钱不成问题。” “有这么好的事?” 贺老伯亲自去来,他还找人来查看了土质,研究了气候,觉得一点不错,就下决心了。现在他家房前屋后,一共种了五十棵,估计明年就要结果了。 “有人来买么?” “他早就算计好了,和那头签了合同,那边负责找人来买。” 罗大放还是感到玄乎。 张敬民说:“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快,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温饱解决以后,吃不愁穿不愁,手上有了些钱,就会找些玩物来怡情。” 罗大放说:“那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么,不值得提倡。” 张敬民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要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难道这个好日子就只能是每天两顿饭,每人一套衣,不能拥有资产,不准有七情六欲,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不能玩?资本主义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就不能有?” “不说这个了,”罗大放突然想起来的目的,摇摇手说,“和你扯脆哨核桃树苗,把正事给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