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刨根问底怒从心起 (第1/2页)
年终,慰问乡镇的活动连续进行了十来天,接下来要转向,到省地有关部门的头头家里去了。马运昌与张敬民商量:“跑省地,我们就没必要天天跟着去了,办公室他们从全权处理就好了。这段时间跑基层,成天坐车,骨头节都抖伤了,十天半月也恢复不过来。如果真的需要出面,那就这样安排,地区近一些,路途短一点,就算照顾我吧,对地区个别单位,我出个面,对减少负面作用,让他们少在领导面前说坏话,有点作用。再者,省头的专家学者多一点,需要的时候,作为常务副县长,那就代表县里去亮个相,也够格了,重要的是他们都比较认同你。” 认不认同这倒不重要,只不过省里好多专家学者的关系,都是通过柴中元这条线拉连起来的,所以要保持和他的紧密联系。他乐意出面做,县里头有什么事,告诉他了,他就主动联络别的人,知道找谁能够解决问题,会亲自去联络作工作。三个依靠中的第一个,依靠专家学者的理念,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这个事情需要提升一步,即着手建立专家组,把他们真正网络进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个想法要完整地给柴中元提出来,争取他的同意,也好写进明年初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去。 张敬民本来要亲自去见柴中元,可是这几天岳母的情况很不好,他有预感,如果这时候他不在县里,恐出现意外谢谢静雅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先给柴中元打个电话去,可是那边回答说,几天都不见柴总,也不知去了哪里。想到这事要交给贺国荣去办,专家组如何成立,什么架构,如何运作,平时讨论这些贺国荣都在,他又爱记住,无需多说,他是能够完整地把计划给柴总解释清楚的。 看着贺国荣略显疲惫的脸,没有休息好,张敬民好想说几句宽慰的话,也不清楚他对举报信的事知道多少,从地委组织部谈话出来,马运昌就打招呼:“先不要声张,最好不要随便说出去,要是不小心把签名的事敞了风,预料不到会产生什么后果。特别是你和长勇,被外面知道了有你们的名字在上面,事情就复杂了。” 有什么复杂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有相信者,那也没办法,由他!张敬民心里倒生成一个想法,或者说一个期待,期待马运昌有一天会让他看举报信。不看内容,内容都谈过了,就看签名。举报信马运昌带了回来,让陈长勇看了,他是副书记,该看。陈长勇从贺国荣文笔很好的角度分析,应该是执笔者,这个分析很牵强。陈长勇一点也不了解贺国荣,这是导致他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地乱说的原因。他也不想想,他对贺国荣这么不了解,那贺国荣写这封举报信为什么把他也带上? 写举报信的人动机很清楚,阻止王晓辉来贵山,具备这样动机的人一是对县长的位置有追求,二是与王晓辉有矛盾,三是移花接木嫁祸于人。这三样贺国荣占了哪一样?一样都不占。 张敬民想看举报信签名,就是要看那几个字的笔画是怎样造出来的,从中说不定还能分析出造假者的蛛丝马迹。可是与马运昌见了好几次面,马运昌都只字不提。他不得不转换思考,马运昌对贺国荣不感兴趣,甚至于还排斥不用。从写材料被否定、借用被清退,到后来考核办公室副主任的一系列经过,完全可以看出来是这样。这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有贺国荣的签名,他说不定和陈长勇的分析一致,这样就只能让他对贺国荣更讨厌。 张敬民终究没有对贺国荣说什么,只把任务交给了他,嘱咐他明天赶紧去省里一趟,几个专家教授的家里一定要去看看。特别是柴总,一是有寒腿病,天冷就会发作,还有,他住的地方一点也不好,楼梯在外面,楼层又高,一遇到凝冻天气就恼火了。 贺国荣接受了任务,去和华主任商量派车的事,华主任却连连摇头,掰开指头和他算,一号车任何时候都不能动,给县长留着;二号车和三号车更没空了,天不亮就被叫走了,明天后天也都预定好了,这家要接娃娃回来过年,那家要送亲戚去吃酒……贺国荣问:“那双排座呢?” “也拿走了。”华翔苦笑,“这两天用油就像自来水,还要预支差旅费,用钱也是,水一样哗哗往外淌。” 张敬民感觉奇怪,那双排坐车从来没有人要用,成天就在院坝里停着。今天怎么就用上了呢。 “那明天呢?” “明天?哪里有?不是都给你说过了吗?” “不是,我说的双排座。” “哦,双排座,是去拉东西了,明天还要拉不拉,我不知道,具体你去问黄建国吧。” 晚上,贺国荣把这边的土特产都准备好了,就去黄建国家。 黄建国的妻子说:“回来了,带口信来家了,还要下石头。你看,饭菜都热了几遍。” “下石头?在哪里?” “好像是在秀美路上。” “我去找。” 双排座车果然停在秀美路上,黄建国和两个人正在卸车。贺国荣走上前去看,车上装着几块奇石。那两个人把石头搬下车,用一只大箩筐装了,一前一后抬着往前走,走近夜色,三四百米就看不清去向了。 黄建国看见了贺国荣,忙问:“贺主任,去哪里。” 贺国荣说:“我来找你,明天车还有人用吗?” 黄建国说:“你要去哪里,我跟你去。” “请你陪我去省城。” “几点?” “早上八点。” “要是去省城,就得更早,六点。” “不行,今天你一定很累了,多休息一个小时。” “我没得好多瞌睡,起得来。” 贺国荣看道一块很大的石头,心想他们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搬动的。 那两个人回来了,加上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