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始作俑者是谁 (第1/2页)
专题会定的是上午召开,临到会前半小时,参会人员都接到通知,说会议改到下午,因为县长马运昌在省里赶回来的路上。接听电话的罗大放很不舒服说:“既然还在路上,那就说不准什么时间到,不如改天开吧,我这头也还有急事要做。” “不行,马县长说了,省里等着要报告。今天必须开。”秘书干脆回答。 罗大放头天接到乔亮电话,朗声说:“明天给老母亲祝个寿,人没请多,地委行署几个头头,玩得比较好的一帮朋友,都是官场上的,加上几个老战友,没全请,不小心就要来一个连,那还得了,几个做代表就行了。一定要来,你代表县一级。”当时没说地点,是在家还是在宾馆,没说,想起了打电话回去问,说处长出去了。 罗大放问:“他不是有手提电话吗?” 那边回答:“有,但号码保密。不知道地点,怎么去?” 下午在大院里,罗大放和张敬民说这事。张敬民建议:“那就先去家里。” “我连他家住哪里都不知道。” “这是什么老战友啊,连家住哪里都不知?” “是呀,我一直都想不通这种事情。虽是老战友,却很少见面,有事打电话,叫办就办。那次他来给车向前送条子,车主任招待喝过酒,到现在,两年多了没有再见。一有事,来电话了。”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保卫处一问就知。” “他说没请几个人,我去一问,问到一个没被请之列的,那人家岂不难堪?” “不怕,你先问他家在哪里,再去他家里,就知道了嘛。” “不好,这要是手上拿了东西,就不方便了。” “拿东西?” “不管怎样,毕竟是老母亲的寿宴嘛,一样不带,举起十个手指头,不好意思去坐席呀。” “那倒是。” “不过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好送什么,敬民你给我参谋参谋?” “我也不知道,想想如果是你,要给母亲祝寿,最希望人家送啥?” “什么也不需要,只需要人家来捧个场,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就行。” “不对呀,刚才你说,一样不带,不好意思去坐席呢。” “那是以他乔老爷的角度,给什么无所谓,照单全收,以我的角度,就不是这样想,也不会这样做。” 楼梯口看见了陈长勇和彭良勇,罗大放想到会议议题,问张敬民:“你那小办公室副主任,他写了一封假信,真的吗?” 张敬民说:“还不好说,要等会上拿出材料来看,才能最后确定。” 罗大放摇头:“我倒不相信是真的,这年头诬陷好人的事并不稀少,时常都有。” 张敬民说:“我也这样想,不过……” “你问过本人啦?” “问过了。” “怎么说?” “说是他一个人做的。” “此话怎讲?” “还有一个人,车主任的儿子车正,他也站出来说是他做的。” “车向前的儿子,怎么回事?两个人争着承担责任?” “进去吧,时间到了呢。” 进了会议室,时间刚好到,罗大放说:“早点开完,我还有急事要去办。”又低声对张敬民说:“快帮我想想,送什么好。” 陈长勇朝大家挥手说:“请大家不要说话了,刚才接到马县长电话,说他在的车在半路上抛锚了,这边已经派车过去接。马县长说,我们不要等他,先开着。” 罗大放就见不得他那个动作,一把手似的,你还嫩了点,霍地站起来说:“搞啥名堂嘛,上午推到下午,下午又是这样。干脆,不要开逑了。” 张敬民拉他一把,说:“早开早结束,你的事耽误不了。” 罗大放坐下道:“开吧开吧。” 陈长勇就宣布会议开始。首先由坐他旁边的调查组组长彭良勇介绍调查情况,大家传看了两份书面检查,陈长勇又把那段录音放了一遍,然后说:“调查组汇报听了,调查材料大家看了,还有这个录音……情况就是这样,事实摆在这里,大家说说,怎么办吧。” 等了一阵,除了喝茶的声音,玩笔杆掉落的声音,似乎都不开口。 罗大放推一下张敬民:“你先说,说了我好说。” 张敬民本想等一等,等马运昌来了,那时再发言,有些话最好当着他的面讲。罗大放因为有急事,这样催促他,只好将两肘搁桌面上,说:“我先来说两句吧。看了两份检查,听了录音,颇有些感触。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事情出了,有人假冒省长的名义写一封假信。假信是谁写的呢?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贾省长的笔迹,是车正从家里拿出来的,贺国荣执笔模仿写了信,这样就比较符合实际,从两份检查里面看,也应该是这样。信拿去从省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