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秦始皇陵 (第2/2页)
一白此时却已被这机巧百变的心思和那鬼斧神工的设计而震惊的无语了,也不知是哪位先贤大能竟有如此的好本事,区区的一道入口也给弄的如此鬼神难测! 徐市在前引路,边走边还继续介绍道: “此处通道入口是这皇陵中唯一预留的通道,乃是我恩师的设计,而后由墨襄所打造的。本来是为皇家后裔趋避之用,谁知道却没派上任何用场。” 秦一白闻听便已释然,心道:怪不得!除了这冠绝古今的奇门宗师鬼谷子外,恐怕也无人有这通天彻地的本事了! 这通道两边很是光滑,地面竟隐隐在山石上打磨出了各式图谱,可见当初督建此地时,必定是花费了天大的人力。 蜿蜒前行了里许光景后,见前方竟是已经有岔路出现,其后弯弯转转中每隔里许左右便会增多一条岔路,如此这般,到最后竟已有一模一样的九条岔路之多。而徐市却是轻车熟路,毫不犹豫的便选择了一条通道快步而行。 而随着徐市的介绍,秦一白也明白了,如若是不熟悉路径的人,既使偶然取得了这通行灵引而进入到通道中,也会在这许多一模一样的岔路中迷失方向,而其它岔路中却是布满了由墨家机关大师墨襄研制的各种机关陷阱,一旦有人踏入定当九死无生。 九条路口出现之后,却已不再有岔路出现。 路到尽头时,已被一片方圆十五六丈的水潭阻住了去路。前方地势开阔,地形便如一支跌倒的花瓶,肚大口小,而秦一白等人,现在便正站在了这瓶口的位置。 看着脚下深不见底的水潭,好像水中还有无数的蛇虫在蠕动着,叫人看了遍体生寒、望而生畏。 秦一白四下扫视了一番,却没有任何发现,也不知前方还是否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出现。 徐市却是一刻未停,此时早已飞到空中,来到了足有五丈高的石洞顶端,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拍了一掌,而后便听到咕咕的水声传了出来。前方水潭的水位却在这水声中不断的下降,片刻间便已下降了一丈有余。
而随着水位的降低,却露出了一根根石柱,这石柱从水下探出,便形成了一条通向水潭对面深处的道路。 徐市顺着石柱当先而行,来到了石柱尽头处的光滑山壁之前。只见他取出了一块通行灵引,却是放到了山壁上的一道缝隙当中,其大小竟丝毫不差。 这缝隙的位置原来是隐于水面之下的,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实在很难搜查寻找到如此隐蔽的机关。 当通行灵引一插入山壁之后,便听一阵“咂咂”的响声传来,原先本是严丝合缝的一片拱形山壁,竟突然向内部整体的滑移而去,露出了一个丈许高、半圆形的门户。 至此,秦一白三人却是终于走完了这可谓是步步惊心的皇陵通道,进入了真正意义的皇陵之中。 从那山谷中开始,每每山重水复之后,却又是柳暗花明之时! 道法、机械交替于通道之中,这古人却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这千变万化的手法足以令人防无所防,尽入彀中。 收起了满腹的敬佩之意,秦一白已随着徐市走入了这自两千年前建成之后,便已尘封在世人眼中真正的秦始皇陵墓之中! 在徐市取回灵引之后,那两丈厚的石门便又自动封住了唯一的通路。 秦一白转过身来,抬眼向前望去,淬不及防之下,还以为自己已经穿过了整座丽山,来到了丽山北麓的空阔之地。 前方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空旷,虽然是在山体之内,但却有光线从空中照射而下,使得眼前的景物清晰可辨。 抬头看时,却见头顶十丈高处悬挂着一个个水晶般的圆球,在下方看来有如脸盆大小,散发出柔和但明亮的白色光芒。星星点点的,却是有无数同样的发光体,只把这山腹中照射的如同天光下一般纤毫毕现。 秦一白等人落脚之处地势颇高,放眼远望时,就如俯瞰着一处天然的盆地相似,在两里远处的地方才隐约看见对面的山体。 在这方圆里许的范围之内,却有着无数的高大建筑矗立,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鳞次栉比、法度森严。看其格局,宫城、外城壁垒分明,街市廊道无不等级严谨。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足可使两架马车并驰,而这一条条街道也把这处山腹内的城池划分在了不同的区域之内。 而这眼中的一切建筑,全都在那道高大城墙的拱卫之中。 更奇的却是,在这城池之外竟然还有大片的田地分布,远远看去,沟坎整齐、园圃齐备,好像还有人耕种一般。 最外边,却是一条五丈余宽的护城河,水流激荡中绕城而沸!水雾弥漫的河水从城池两边环绕而来,交汇于脚下前方。 原来,这河中之水竟然全部都是热力氤氲的地底温泉。 在这漫天雾气的掩映下,这一方地底之城却彷如一处天外仙境一般,美轮美奂、令人着迷! 秦一白此时早已经看的目瞪口呆了,头脸脖颈间冷汗直流。心说这哪是陵墓啊,这不就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嘛!以这城中楼阁的数量以及占地的区域来看,足以承担几万人在此生活起居而无虞了。 谁见过有哪个皇帝有如此魄力的,竟把一座大山的山体给硬生生的掏空了,用来做自己的陵寝之用。 感叹之余,秦一白却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老祖宗,这手笔之大,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古今第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