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1章】 特殊竹编 (第1/2页)
刘家宏高超的编织技艺也让曾莹大吃一惊,原本她以为摆放在她礼品店里的竹器已经代表了刘家宏的最高水准,没有想到刘家宏还有这样一手。 笔筒编织得细腻如画,深色的竹片斑点巧妙地构成了一个很显眼的‘郭’字,在笔筒的外壁异常吸引眼球。虽然这个‘郭’字并不像那些油漆刷成的字体标准,但是略带着自然风味,倒是更为弥足珍贵。 “刘叔,原来你还有这一手,我怎么一直都不知道?”细细地把玩着手中的笔筒,曾莹脸上吃惊的表情一览无遗。 “呵呵,乡下人的手艺!”刘家宏憨笑着挠挠头,说道:“要不我也给你做一个吧。” 以前给曾莹的礼品店制作竹篮果盘的时候,因为只是商品,刘家宏并没有太过用心,没有在上面编织各种特殊的图案。这一次难得郭海兰这个城里的姑娘喜欢自己的手艺,刘家宏特意给她编织了一个特别的笔筒送给她。 对于曾莹,刘家宏还是很感激的。 当初出院之后,刘家宏什么事情都不能干,整天坐在椅子上看着桂花树的喜鹊在自由跳跃飞翔,内心的失落是有他清楚。就在刘家宏最灰暗的曰子,曾莹的‘馨莹花店’就像天使一般出现了。 刘睿通过周国栋的关系,拉来了‘馨莹花店’的生意,让坐在轮椅上的刘家宏有了新的寄托。他每天坐在桂花树下,跳跃的是他手中的竹篾,还有他的心情。 有了编织竹器的工作,刘家宏的心情越来越好,逐渐从伤病的阴影走出,刘家头上的乌云也是慢慢散去。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刘家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刘家宏还是坚持在空闲的时候帮‘馨莹花店’编织竹器。 “好呀!那刘叔你就看着办吧。”听到刘家宏要帮自己编织特别的竹器,曾莹也是有些开心。 刘家宏点点头,从地上拿起几根竹条,双手无意识地拨弄,脑海急速转动,寻思着给曾莹做一个什么样的竹器呢? 这个时候,刘家宏的目光投向了停在院子外面树荫下的汽车,挡风玻璃后面那一个彩色塑料的抽纸盒映入他的眼帘。想了想,刘家宏很快就作出了决断。 制作抽纸盒比笔筒要更为辛苦一点,更难办的是要把一些特征完美地标注在抽纸盒上,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不过还好,刘家宏浸银在竹编手艺三十年,早已经是变成了本能,很快地找到了感觉,开始动手。 一个小时之后,一个略带竹皮特有的淡青颜色的抽纸盒成型了,刘家宏用砂纸细细地把抽纸盒边边角角的毛边都磨掉,终于是大功告成。 “看看!”刘家宏把抽纸盒递给曾莹,有些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这样难怪,连续编织两个特别的竹器,绕是刘家宏正值壮年,也是觉得有点疲倦。 曾莹接过抽纸盒,发现它轻重合适,而且每一条竹片都是编织得紧紧的,一点缝隙都没有。翻过另一侧,仔细一看,曾莹不由地感到特别的高兴。 原先,曾莹不过想着刘家宏能够编织一个和郭海兰的笔筒一样,有着自己名字的抽纸盒,但是没有想到刘家宏的心思倒还是蛮细腻的。 在抽纸盒的一侧,曾莹车子的车牌号码,一个汉字,英文字母再加上六个阿拉伯数字,一连串熟悉的字眼排列着,在午后的阳光中,似乎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谢谢刘叔!”曾莹这时候才明白郭海兰刚才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自己也不例外。 “没事的,难得你们喜欢我的竹编,就不用客气了。”刘家宏摆摆手,说道。 之后,刘家宏有点疲倦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休息。 看到这样,郭海兰和曾莹也不太好继续打扰刘家宏,各自捧着自己艺术品,回到自己的座位细细欣赏。 坐在院子另外一端的刘睿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微微一笑,也不再多言语,整个院子进入了一片安静的气氛中。 从小时候,刘睿就知道父亲高超的编织技巧,几兄妹平时所用的笔筒上都是有着独特的个人标志,甚至家里不少竹器上都会有专属于刘家的标记。不过,一直以来,竹编的生意并不好做,哪怕是刘家宏身怀绝技,也不见得能够转化为经济收入。 和‘馨莹花店’的合作是一个尝试,第一次让刘家宏的作品能够给家里带来经济效益,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小睿,村里面和刘叔竹编技术接近的人多吗?”过了良久,曾莹打破了院子的寂静,开口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