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十三太保 下 (第2/2页)
么和母亲说。 俗话说母子连心。自己的儿子有什么事能瞒得过母亲呢?看到秦琼有些踌躇,宁氏立马就知道秦琼有事要说。 问道:“叔宝,你可是有什么事要说么?” 秦氏这时候也看出秦琼心中有事,笑道:“叔宝是不是有什么事不方便当着我们地面说?若是不方便的话,我们二人出去就是。” 秦琼忙说道:“不用,叔宝只是在迟疑该不该说。” 宁氏笑道:“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秦琼应了一声,便说道:“母亲,靠山王说当年父亲自刎之前曾托他照顾我们母子。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我们。虽然现在孩儿已经长大了。但还是想收孩儿当义子。” 宁氏夫人闻言一言不发。 秦氏转头对宁氏夫人说道:“嫂嫂,此事当年也曾听靠山王说过。应当是真的,那时候靠山王还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 莫氏也在一边说道:“jiejie,这件事对叔宝可是大有好处啊。靠山王是谁?那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叔宝当了靠山王的义子,不敢说一定能平步青云,但是至少以后不敢有人使绊子,仕途会顺畅许多。” 宁氏想想确实也对,而且杨林说起来与他们老秦家并没有仇恨,反而是对他们老秦家有恩,把秦旭老爷子和秦彝都风光大葬。 所以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死者为大。杨林能够将老爷子与先夫风光大葬,自然是我们老秦家的恩人。 既然当初你父与靠山王有如此一说,那你现在就拜靠山王为义父吧。” “那孩儿这就去回复靠山老王爷。”秦琼说道。 宁氏点点头说道:“好,我儿去吧。” 秦琼告退。出了母亲的房间,向着靠山王暂时居住的房间走去。 等来到靠山王地房间的时候,秦琼见罗艺竟然也在房间之中。
两位老王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笑的一脸的灿烂。 见到秦琼进来了,杨林眼前一亮。也是比较着急的站起来,说道:“叔宝,你可问过你母亲了,你母亲如何回答的?” 秦琼看了罗艺一眼说道:“请姑丈做个见证,叔宝今日拜靠山王为义父。” 杨林听到秦琼的话,也是极为兴奋。笑着说道:“好!好!好!有如此佳儿,夫复何求啊!哈哈哈哈哈。” 罗艺见秦琼能拜靠山王为义父,心中也是很为秦琼感到高兴,笑道:“哈哈哈!好!今日本王就为你们做个见证。” 杨林笑着说道:“叔宝拜我为义父。此事不能马虎,一定要隆重一些。待本王将周遭的官员一起叫来,让他们一起来参加这个仪式。” 说完将黄昆叫进来说道:“昆儿,父王要收叔宝做义子,为十三太保。你去通知周遭的官员,一起前来观礼。” 黄昆虽然对于杨林收秦琼做义子搞得如此的隆重有些不高兴。但是秦琼地本事在那里摆着。也不由他他不服气。 准备出门派人去通知周围州县的官员,一起前来观礼。准备出门又想起一件事说道:“父王。收叔宝做十三太保?十三弟不是马展么?怎么……?” 杨林微微一笑,说道:“昆儿,本王说的是十三太保,不是第十三家太保。” 众人一听就都明白了,杨林的意思是,秦琼一个人能够顶地上前面的十三个义子的总和。黄昆闻言对于杨林对秦琼的喜爱又添了一丝嫉妒。 秦琼却对杨林这么大张旗鼓有些忌讳,怕招人嫉妒,说道:“王爷,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铺张了?” 杨林摆手说道:“呵呵,叔宝啊,你是不是该改口了?” 秦琼忙说道:“父…… 杨林高兴的答应了一声,说道:“父王我前面虽然也收了十三个义子,可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你地,不要说比得上你,就是加起来恐怕都不如你。 现在能收你做义子,父王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秦琼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黄昆见状也出去吩咐杨林的一众亲兵,前去附近的州县通知所有人前来观礼。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时间比较仓促,但是前来观礼的官员依旧不少。毕竟这帖子可是靠山王下的,谁敢不给面子。 谁今天不给靠山王面子,让他老人家不痛快,以后你一辈子就痛快不了了。 等到所有人都到得差不多了,罗艺起身说道:“今天靠山王要收本王的侄儿秦琼做义子,让你等前来乃是为了做个见证。 现在人也差不多到齐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地下这些人闻言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想到这秦琼不过二十岁,就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成为一州刺史,还是北平王的侄现在更被靠山王收为义子,以后飞黄腾达几乎已经是肯定地,向着以后怎么样来巴结一些这位即将成为朝廷新贵的骠骑将 虽然来的人很多,很是隆重,但是过程却很简单,之事秦琼给杨林献了一杯茶,叫了一声父王,便算是结束了。但是秦琼这个人却是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天下人的眼中。 由于登州事务不少,所以杨林在收秦琼为义子之后,仅仅停留了三天,便回转登州去了,走之前将程咬金封为了翊军将军,李达也升了一阶,成为翊师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