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夜话 (第2/3页)
,但兴王逝世的阴影似乎在逐渐散去,屋檐之下张灯结彩的点缀,给王府增添几分喜庆之色,张信提着灯笼慢慢的向书房走去,心里估计着这个时候朱厚应该没有休息。 “黄锦,世子安歇了没有?”走到目的地之后,看到书房内的烛光,张信知道自己没有猜测错误。轻轻的向倚在房门旁假寐的黄锦打招呼。 “是张典簿啊,您稍候,小的进去禀报世子。”听到有动静。黄锦睁开眼睛。看到是张信,连忙行礼说道,然后回身进房内向朱厚汇报。 “见过世子。”进入书房后。张信行礼说道。 “张先生不必多礼,天气这么冷。快点过来坐下,这里有炭火。”听到张信过来,朱厚已经放下手中地书籍,准备好茶水暖炭,张信推脱几句后,然解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安然坐在朱厚的旁边。 “夜色已深,不知先生找我有何事情?”问这话地时候,朱厚心里也有几分紧张。前几日袁宗皋地提醒浮现在脑海之中。离会试还有三个月了,张信也该要回去做好上京赴考的准备。==首发==可能这几天会向世子提出辞呈。 “世子,明天我准备回村一躺,特前来向世子辞行。”张信轻轻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香茶,在清茶与暖炭的作用下,张信觉得自己地身体开始暖和起来,变得舒服许多,半响之后都没收到朱厚的回应,这让张信有些奇怪。 “世子,你这是怎么了?”张信看向朱厚,却发现他神情有些低落。 “先生准备什么时候走?我好吩咐下人准备饯行宴。”朱厚克制伤感地情绪说道,袁先生说的是,自己不应该耽误张先生的前途,以张先生的大才,不应该留在安陆王府之中默默无闻,应该报效朝廷,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世子,我只不过是回村而已,不用这么大张旗鼓吧?”张信感觉有些莫明其妙,以前回去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大的阵势啊。 “先生不必多言,一年多来先生为王府尽心尽力辛苦cao劳,临行之前怎么能,不为先生饯行道别,以示尊重之意。”朱厚伤感的说道:“也算是提前为先生庆贺,希望先生进京赶考能金榜提名,高中状元。” 张信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为什么朱厚流露出这样伤感的神情来,转眼间又过新年,袁方他们也应该准备进京参加会试了,怪不得这些日子频频来信催促自己返回州学,而且还听说沈轩已经身在州学之内,恐怕就等自己回去一起上路了。 “世子,我只不过是思念家乡亲人,趁着元宵刚过,王府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这才向你请假回去探亲,并不是前来辞呈的。”张信早就考虑清楚,在这段时间打死也不离开兴王府,反正进京赴考也是白费心机,还不如留下来。 “先生不必欺瞒,袁先生前些时候已经与我说明情况,这次会试事关先生前途,我怎么能够阻拦先生离府。”朱厚叹气道:“希望先生如愿以偿。” 这袁宗皋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张信咬牙切齿地暗恨,自己都没有说话,他就自以为是地胡言乱语起来,这不是存心给自己添乱吗。 “世子,我不准备参加今年的会试。”张信用坚定地语气说道自己的决定。 “哦,我明白,先生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朱厚神情恍惚,没有听清楚,还以为张信想说进京的日期,“待先生起程进京之日,我前去相送。” “明年三月份。”张信微笑道。 “先生又在说笑了,会试就在今年三月举行,怎么会是明年呢。”朱厚现在可没有什么心情与张信打趣谈笑。“世子,张先生刚才是说不准备进京赴考。”两人在交谈时,黄锦正在一旁侍候着,听得真真切切的,忍不住提醒朱厚道。 “先生……”朱厚也顾不上训斥黄锦多嘴。惊喜地看向张信,希望从他那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没错。”张信笑呵呵的点头,明知道进京赴考根本不可能高中,再辛苦前往,那岂不成笨蛋了,况且还有一年就是…… “怕到时由不得先生做主。”惊喜之后,朱厚苦笑起来,半年时间的历练,已经让朱厚明白什么叫做身不由已,王府虽然是以他为主。但他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有事还要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这也是个难题。”张信自己也头疼起来,且不说村中老少。就连莫学正那关也过不去。何况还有几位同窗好友正准备与自己一起起程呢。 “虽然我也舍不得先生就此离去,但是为了先生以后的前程,我也只好同意袁先生的提议了。”日渐成熟的朱厚已经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事情。 “前程?世子所说的前程是指什么?”张信微微笑道:“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官职?然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难道先生不希望如此吗?”朱厚好奇问道。其他秀才举人地愿望就是这样,难道张先生又有什么其他想法不成? “世子。我已经全部做到这些,那我为什么还要进京赶考?”张信笑道。 “先生何出此言?”不只是朱厚,连侍立一旁的黄锦也觉得很惊讶。 “既然进京赶考的目地是为了这个。”张信微微一笑道:“那世子请说,我从一个布衣百姓,托王爷世子之福,如今身为乡试解元,还在王府任典簿一职,难道不算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