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三章 猎㈢ (第2/2页)
拖雷停了话头,前半句有些言不由衷,故作沉着。他的后半句意思是说。如果他自己不按计划行事,到时候自己的亲哥哥就有了治自己罪的实实在在理由了。拖雷只有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蒙’哥地反应并不慢,赵诚和他父亲的对话在他的心中定格了。他讨好似地连连向赵诚敬酒。算是赔礼,对着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即使金国人全力对付我军,那也没什么大不了,金人缺少骑军,行起军来既大又慢且蠢。只要我们能过了宋境,我们儿郎骑着战马飘忽不定。来去自如,拖都能拖死金人。我们‘蒙’古人作战,何曾弃马,在地上与金人死战?” “好,‘蒙’哥不愧是我的好儿子啊。”拖雷的信心又恢复了大半,“我军若是真能将金国举国之军吸引过来,并灭了他们,这怕是一个绝世大功吧?” “是啊!”众人附和道。 拖雷只想着立下大功,好捞取自己在‘蒙’古人中的威望与政治资本,让自己地汗兄以后不得不尊重自己。然而他又忘了这无疑会让“功高盖主”的嫌疑坐实了。 “不儿罕。”拖雷倒是对赵诚的好感达到了顶点,“我出征时,我汗兄已经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依我看我汗兄应该让你当中书令才是啊。汗兄有些识人不明呐!” 拖雷示好地话,若是让毫无心机之人听了,真有几分感动。 “那颜言重了,我哪里敢与耶律楚材相比,我不儿罕虽在‘蒙’古大漠小有名气,但若是去了燕京。恐怕就没人听说过我。我听说耶律楚材刚将第一份赋税全‘交’齐了,可汗十分高兴,当场就要让他做了中书令,这也是人尽其用众望所归嘛。”赵诚谦虚地说道。 “要说赋税,耶律楚材不过是‘交’了一万锭银、八万匹绢、四十万石粟罢了,以燕京诸路之大。仅得到这点。有些少了吧?若是你不儿罕主持中原汉地赋税,相信得到的赋税恐怕不止这个数。”‘蒙’哥道。
耶律楚材受命主持汉地赋税。他趁机保荐了陈时可等十二人,分任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与济南十路的课税使与副使,这些人都是儒生,而且大部分人是金国的前官员。这些文官的上任,立刻就有了效果,耶律楚材企图据此让‘蒙’古人知道汉人和儒生对国家是大用处的,进而实现自己地政治理想。因为某些‘蒙’古人认为汉人无用应当杀光地建议让耶律楚材无比恐惧。 果然,他在今年秋天时将一万锭银、八万匹绢、四十万石粟亲自送到西京,窝阔台切切实实地看到了好处,当天就任命了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叫他全权筹设中书省----汉式官僚统治机构。 但是,赵诚与王敬诚‘私’下里觉得耶律楚材‘交’的赋税数目有些少了,尽管耶律楚材几乎凭一己之力,得到这个数目地税款也相当不容易。因为王敬诚估计今年贺兰也可以得到这个数目,而两地的物产条件却是天壤之别。赵诚去年秋天也‘交’过银二十万两,粮二十万石,帛二十万匹,那是因为包税,是三年的税额总数,赵诚占了极大的便宜。窝阔台因为在去年来过贺兰,见到贺兰大变样了,所以他立刻将赵诚的包税额提高了一成,而且是一年一‘交’,令窝阔台没想到的是,赵诚答应得很干脆。 拖雷与‘蒙’哥借此夸赞赵诚,除了是对他个人才能的赞赏,及示好的用意之外,就是他们父子对赵诚治地地染指之心,拖雷希望‘蒙’哥或者忽必烈能够得到贺兰作为自己的封地。就连西域的河中府也是一样,赵诚离开撒马儿干后,察合台也想在河中府施加自己的影响,‘私’自任命官员,因为那里是他的封地,然而赵诚的继任者牙剌瓦赤却一纸告状将此事捅到了窝阔台那里,窝阔台对此事极为敏感,丝毫不给自己兄长的面子,要察合台当面向自己认错才罢休。 自古皇家多是无情人,人们只对利益情有独钟。 赵诚对此心中有数,他微微一笑:“那颜夸奖臣,臣无以回报,只能多筹备一些粮草,让那颜手下的儿郎们喝饱吃足,杀敌立功。不过……” “不过什么?你可有难处?”拖雷问道。 “筹措粮草、军械或战马都不难,难在如何送到那颜军中。按照窝阔台可汗的方略,拖雷那颜本部军马要过宋境,要是军队还好说,因为行动自如。可是我们贺兰地百姓带着军资恐怕就不太方便了,要去,就只能过潼关,这样一来就得靠窝阔台汗拿下潼关才行得通。”赵诚道。 “那好吧。潼关一旦被克,你就立刻送来。”拖雷道。 “还有一事,河陇及关西的蕃人向来悍勇难制,与我贺兰百姓屡有冲突,臣担心大军过后,蕃人趁机作‘乱’。那颜可有命令?”赵诚又问道。 “你怎么这么多事?”拖雷有些不耐烦,想了想道,“我就命宋平所部镇守关西,协助你运输军资,粮食我会就粮于敌,最重要的是箭矢与换用的战马,还有儿郎们最爱喝的马‘奶’子酒。” 赵诚得到他想要的,连忙称谢:“多谢那颜,臣一定加紧筹备。臣这次来得太匆忙,只备了五千头牛羊,愿那颜旗开得胜,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百战百胜!” 众将振臂高呼,必胜地信心达到了顶点,是财富与荣华富贵‘诱’‘惑’着他们如此卖力地高喊。 在众将地呐喊声中,拖雷志在必得,带着自己的军队,铁骑踏着秋天第一片落叶南下,开始了又一次血地狩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