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十五章 官山月㈠ (第2/2页)
只有速不台一个老将了。”窝阔台回忆着。 拖雷见窝阔台有些伤感,宽慰道:“汗兄何必伤怀呢?老一辈虽然都不在了,但是我们草原上的豪杰层出不穷。再说,你我兄弟二人率领千军万马,征战天下。哪个敢不服?” “拖雷此话说地不错,我们何必对往日挂怀呢?如今,我们就要征服中原了。父汗的在天之灵也应该感到高兴了。”窝阔台扬了扬眉道,心中颇有些自豪之意,他手指着身边的帐前千户曲律道,“比如曲律就是新一代的豪杰,将来是可以做万户地。” 曲律在身旁听到窝阔台这么公开地夸自己,心中喝十分自豪,却十分恭敬地说道:“我的一切都是可汗赐予地。能效忠于可汗是我地荣幸。” 窝阔台听曲律表着忠心,十分高兴。拖雷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打量着身材高大的曲律,口中也夸赞道:“曲律我是知道地,自从成为汗兄的怯薛宿卫以来,平时护卫在侧,战时冲锋在前,确实是一位豪杰。哦,对了,你还是不儿罕的安答吧?” “回那颜。不儿罕正是我的安答。”曲律恭敬地说道。 “最近,好像没有听到不儿罕的消息。”拖雷突然问道,“汗兄知道吗?” “前几日,我接到从大斡耳朵传来地消息,说不儿罕派人‘交’了一大笔税款。”窝阔台道,“若是人人都能像不儿罕这样既能干又手脚利索就好了,呵呵,我的库房是不嫌财物多的。” 拖雷低着头,没有答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窝阔台与拖雷的目的地是官山,那是一个避暑胜地。 官山地势较高,是大山之下的一个台地,是一个十分适合大军停驻的地方。当窝阔台与拖雷抵达这里的时候,正处于夏季,放眼望去是无穷的碧野。夹杂在草丛之中是点点繁‘花’。当地最著名的要数九十九个地下泉眼形成地海子。在夏季却清凉无比,所以此地就成了一个令窝阔台十分满意的避暑胜地。 拖雷伴随着窝阔台在此避暑。时而共同出去行猎,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此时此刻在窝阔台看来,南方金国已经他的囊中之物了,来自南方的军情报告,大有运筹于帷幄之中之气魄。
‘蒙’古也有自己的驿站,这是成吉思汗时代就仿照中原制度建立起来的驿站制度,‘蒙’古人称之为“站赤”,而在站赤中负担役务的称为“站户”。窝阔台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来自北方大斡耳朵的信件,那是赵诚实施的战略欺骗,每次窝阔台都能得到诸如西域某国送来贡物等等好消息。 一弯新月在官山之上升起,月光照‘射’在泉水之上,折‘射’着清冷地光晕。在这盛夏季节,官山的夜晚竟有几份凉意,就是下起冰雹也不是太令人意外。 ‘蒙’古可汗帐前千户曲律在营帐外巡视着。如水的清冷月光让他思绪万千,他常常想那一弯新月之上是否住着神仙,正在俯看着人世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他有些思念家乡阿勒坛山了,在这个星稀人静的夜晚,尤其如此。 曲律这个名字,在‘蒙’古语中是豪杰的意思,爷爷为自己取这个名,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豪杰之辈。想起了爷爷,曲律感到一些羞愧,自从当年跟随不儿罕离开家乡,自己就不曾再回去过,爷爷已经去世好些年来,而自己却未曾尽过孝。他早已不是阿勒坛山下地那个牧民地儿子了,他如今已经是人上人,而且是‘蒙’古可汗身边的人,那些各地来地贵人们就是见到自己,也毕恭毕敬,不敢怠慢。 从夏营地转移到秋营地 又从秋营地转移到冬营地 学会了拾粪、捉牛犊 哄起‘春’季里的小羊羔…… 学会了套上犍牛游牧去 我成了一个地道的牧子…… 曲律时常在这样的夜晚哼起了儿时的歌谣,在这轻盈的歌谣声中,他每每都能缓解心头的思乡之情。那过去的日子早已经离他而去,遥远的仿佛是上辈子,他不再是个在草地上嬉戏的牧羊人,他甚至已经忘记了第一次杀人时的感觉了。他经常在想,如果当年自己父亲不让自己随不儿罕去大斡耳朵,那自己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 曲律还是感到骄傲的,因为他如今成了‘蒙’古可汗身边的千户,是怯薛军的千户,这是他为可汗尽忠的结果,这是别的‘蒙’古人做梦都没有的机会。 不过今夜他有些踌躇不安。 远远地行来一队骑兵。曲律高声喝道:“什么人?“曲律,是我拖雷。”对面为首之人回答道。 曲律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待对面人马走近了,在月光之下,他看清了来人正是拖雷。 “原来是拖雷那颜啊,曲律见过那颜。”曲律恭敬地说道。 “呵呵,曲律,堂堂千户竟然亲自巡视啊。”拖雷轻笑道。 “职责所在,曲律不敢忘责。”曲律道。 “上次我听说汗兄病了,没当回事。今天白天时,我听说他病越来越重了,所以我来看看他。”拖雷道,一边又像是自言自语,“前些日子骑马打猎还好好的,现在怎么就得了重病呢?” “是啊,可汗现在已经不能下地了,连说话都有些困难,这两日时常会昏厥过去。”曲律道。他的脸‘色’变得煞白,在惨白‘色’的月光之下,却看不出什么。 “这么重?”拖雷大吃一惊,“我本以为只是受了点风寒,快快让我去探视一番。” 曲律引着拖雷往营地的最中央窝阔台的金帐走去。拖雷也走向了自己人生的悬崖绝壁。 注:官山今内‘蒙’古‘阴’山中段大青山的分支,在卓资北,集宁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