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中原路 第二十七章 瓮山泊㈡ (第1/2页)
居庸关上,赵诚思‘潮’起伏。 两边雄奇的峻岭之间,居庸关扼其关键紧要之处,自古是兵家必夺之地。然而关防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可是却轻松地落到了赵诚的手中。赵诚登上月楼,极目望去溪谷中清流萦绕,翠峰重迭,那青青大山的秀‘色’让人心驰神往。然而关城之内的墙脚还残留着点点黑干的血迹,与这号称“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胜景格格不入。 浩‘荡’雄关,不过是一个死物,它既不能抵挡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能抵挡南方的统治者。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关内关外的鲜血流得更多一些。现在赵诚也参与到这个流血游戏当中。 “禀国主,曲律要见您!”一名医官过来报告。 “知道了。”赵诚回过神来。跟着手下往关内走去。 曲律终于从昏‘迷’中醒来,这多亏了他本身的强健的体格和赵诚的‘精’心照料。他的脸‘色’仍十分苍白虚弱,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无数承受这种创伤。 “曲律,你醒过来了,这真是一件大喜事!”赵诚开心地说道。 “你还活着?那说明可汗已经不在了。”曲律道。想起这件事,他就又有些哀伤。 “是的,我已经击败了他,所以他就不可能还活着。”赵诚道,“你应当知道,战败者的下场都是一样的。窝阔台不可能臣服于我,我更不可能让他还活着。” 曲律双眼赤红,却没有愤怒。赵诚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却没有。 “若是我战败了,你也会我伤心吗?”赵诚问道,“你也会为救我而甘愿自废一条胳膊吗?” “我不知道。”曲律道,“你若是被可汗俘获,我当然会为你求情。这跟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不一样。” “不一样?仅仅是因为我是臣子,窝阔台是可汗。我不管为了什么。都不应该反对他,我战败那是咎由自取不应该得到同情?”赵诚反问道。 曲律低下头,喃喃道:“我不管你有什么雄心壮志,一个人若是不忠,他就称不上是豪杰。” “但若这位豪杰所臣服的上位者做尽了伤天害理之事呢?比如你曲律,你当然是豪杰,但我认为‘蒙’古可汗不值得你去效忠。你不过是帮凶罢了。”赵诚道,“评心而论,你难道就没杀过无辜之人?” “我承认我是杀过手无寸铁之人,我只是……”曲律想为自己辩护。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遂又道,“我如今已经再也不能使箭了,不过是一个废人,什么是功名?都已经不重要了,我还是安心当我的牧民吧。你放心,我对一切争斗已经不再感兴趣。” “你要回阿勒坛山下的家乡吗?”赵诚问道,“这样也好,等你的伤完全好了再走。” 曲律轻蔑地看了看自己地伤口,心头又是一阵哀伤:“不必了。我一天也呆不住了。你知道吗?在昏睡中,我梦起了阿勒坛高高地雪岭。梦想了碧绿的草原,还有好云朵似的羊群,那里才是我应该老死的地方。” “那好吧!”赵诚答应道。曲律的话让赵诚想起了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是那过去的日子早已经离他而去,赵诚已经回不去了。 曲律虽然对赵诚还是一百个不痛快,但他已经放弃了为窝阔台尽忠地心思,赵诚也就不再阻拦他。给了他两匹马和一把刀。一些干粮和水。 曲律跨上了骏马,只说了一句话:“你若是也像我一样不想再为野心和权势而活。就到阿勒坛山下来,那里才是你真正的家乡。” 说完,曲律就策马出关,一路往北方奔去,再也没有回头。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赵诚的名字,大概是他认为赵诚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安答了。 从夏营地转移到秋营地 又从秋营地转移到冬营地 学会了拾粪、捉牛犊哄起‘春’季里地小羊羔…… 学会了套上犍牛游牧去 我成了一个地道的牧子…… 曲律一路放歌,他的嗓子不算好,将这首充满情趣的牧歌变成了一首充满悲凉之意的牧歌。他脚下没膝的青草伸向远方,直到遥远的天边,连接北方的沙漠与戈壁,指向他回家的路。一只雄鹰在空中盘旋,时而发出一声悲怆的鸣叫,让蓝天下地人们为之黯然神伤。 赵诚站在居庸关外的最高处,目送着旷野中曲律萧索地背影,直到再也看不到。赵诚有种望尽天涯路之感,他摇摇头,将一切与功名无关的事情甩掉。他再一次凝神着自己的军旗,赤‘色’军旗让他打起‘精’神来。 今日长缨在手,正是缚住苍龙时。 这样想着,赵诚的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