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中原路 第四十三章 汴梁㈢ (第1/2页)
尚书省内,太学生刘祁与麻革两人相视苦笑。 他们二人被翟奕锁在尚书省的某个公房里,失去人身自由。他们二人十分气愤,为崔立撰写功德碑之事,本摊不到自己身上,奈何这王、元二人找了借口,让他们代写,企图将自己置身事外。 “麻兄,此事你我得想明白,万万写不得啊。”刘祁道。 “刘兄说的是啊,我们要是写了,此生将自污于世,洗不清干系。纵是你我能言善辩,也是百口莫言。”麻革点头称是。 “可是今日之事,你我若是不写,恐怕项上人头将不保。”刘祁哀叹道。 他这话只引来麻革的一番长吁短叹。公房内正中央只有一桌一笔一砚和两张椅子,以及一沓稿纸,除此之外别无它物。他们感觉这幢偏僻的公房就如斩首台一般。 “刘兄请!”麻革拱手谦让道。 “麻兄先请!”刘祁同样也很谦让。 “刘兄请座!” “麻兄请上座!” “刘兄才高八斗,小弟哪敢占先?” “刘某虽也识得诗文,但麻兄的才学,举世皆知,刘某也是极佩服的。” 这两大才子推来推去,推了大半天也没推出个先后来,两人都觉得很无趣。刘祁哀叹一声,呆呆地坐到了桌前。 “咱们不能就这样让王、元二人置身事外。”刘祁道。 “那当然,咱们只是太学生,虽有薄名,也是文坛小卒而已。这碑文咱们只是草拟。人卑言微,还需他们二位文坛高人指正、润饰,方才定稿。”麻革道,“学生找师长指点一下文章。那也是天经地义之事。” 他们二人准备让王若虚与元好问脱不清干系,被世人骂就大家一起挨骂。 “哎。咱空有才子的名号,却一事无成,国破山河碎……”刘祁叹道,挥了挥手,“罢了,写就写吧,任凭他人评说。” 说罢,麻革在一旁卖力地磨墨,刘祁捋起长袖。捡起羊毫蘸了蘸饱墨,一挥而就。全文倒无阿谀奉承之词,全是直叙其事,敷衍成文。 “麻兄以为如何?”刘祁指着手稿问麻革道。 “若是以往同学‘吟’风‘弄’月,小弟倒是要贬你两句,此文有负你刘大才子的盛名。”麻革的表情十分玩味,“今日嘛。此文倒是极好,就这样吧。” 刘祁走到‘门’前,敲了敲‘门’,大呼道:“来人、来人。快放我们出去,我们已经作完了!” ‘门’外却无任何回音,就连守卫也一个没有出现,两人面面相觑。 “完了,他们不会是想饿死我们俩吧?”刘祁道。这时二人才觉得肚子饿得慌,都是年轻人不经饿,已经从昨夜到现在粒米未尽。 “这里庭院深深。本就极偏僻。许是吏书们都去公干去了吧?”麻革道,“新主子驾到。他们怕都是忙着去拍马去了。” 两人从中午只等到日落时分,饿得手脚无力,两人索‘性’趴在书桌上睡觉,直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地奔跑声。 “兄长、兄长,你在哪里?”一个焦急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刘兄,这像是令弟刘郁刘文季的声音。”麻革推了推刘祁道。 刘祁立刻来了‘精’神,冲着‘门’外高呼道:“弟弟,为兄在这里,在这里!” 外面的嘈杂地脚步声像是朝这间房子奔来,刘郁在‘门’外说道:“将军,家兄就在这里面,这‘门’被锁上了,得找来钥匙。” 另一个洪亮的声音却是大笑:“哈哈,哪里需要那么费事?瞧本校尉地。”那声音又冲里面的刘、麻两人呼道:“里面的人躲开点,本校尉要撞‘门’了,‘弄’伤了二位,可别怪我手太重。” 刘、麻二人连忙从‘门’前闪开,一声巨大的“咣”声响光,两块‘门’板立刻变成了七八块,‘门’外那位校尉嫌‘弄’开锁链太费劲,直接用兵器将‘门’板给砸个稀巴烂。 刘郁从‘门’外跑了进来,一把拉住十分诧异的刘祁道,关切地问道:“兄长没事吧,那崔党有没有难为你?” 刘、麻二人见刘郁的表情,像是不将崔党放在眼里,又看了看他身后军士们,更加诧异了。 “请问阁下就是浑源刘祁刘京叔?”那位外貌英‘挺’的校尉恭敬地问道。此人正是郭侃。 “在下就是太学生刘祁,字京叔,正是浑源人士。不知将军……”刘祁问道。 “师长严重了,在下郭侃,乃贺兰国王麾下行军校尉,可不是将军。”郭侃道。 “师长?”刘祁感到疑‘惑’。 “郭某曾在河西中兴府客居三年,曾在贺兰书院读过几日书,书院山长刘明远曾对郭某有过教诲。”郭侃道。 刘祁这才知道原来来人却是自己那个多年未见的堂弟的半个弟子,自家还是太学生,除了名气,几乎一事无成,自己那个堂弟倒是有了自己地弟子。只是这位戎装在身的英‘挺’男子脸上的恭敬的表情,倒没有丝毫作伪。 “师长不如先回去歇息一日,待我禀报我家国主后,郭某再来邀请师长赴国主驾前叙话。”郭侃道。 刘祁悄悄地将自己起草的那篇功德碑文塞进衣袖之中,跟在郭侃后面离开尚书省,他们看到兵甲鲜明的军士正忙着在每间屋子里翻腾着。街上到处都是军士,刘祁等人看到许多人被就地处决,却无一不是崔党之人,他心中感到十分痛快,心中的疑‘惑’却更多了。 他与兄弟刘郁往家中走去。拉着刘郁悄悄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