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四十四章 汴梁㈣ (第2/2页)
乌古大人可别‘弄’错了。这是贵国大臣崔立亲送来的?”赵诚反讥道,“太后诸人在我营中,我可没为难她们,每天还得好吃好喝伺候着。要知道。本王在中兴府内可没多少人伺候!” 乌古孙仲端一时语塞,听赵诚这意思似乎有些余地。他仍自不甘示弱地说道:“我朝国力虽每况逾下。也曾沙场兵败。但我朝仍有可战之兵,我朝陛下正在卫州枕戈待旦,国主若是因为斩杀了‘蒙’古可汗就小看我大金国,怕是要吃亏地。” “乌古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说想让我退兵吗?”赵诚盯视道。 乌古孙仲端当然是极希望如此。 “皇宫中所有我感兴趣地东西,本王都令军士们搬到本王的营中,崔立之徒的豪宅军士们也翻了个底朝天,官府中的东西本王自然也没有放过。”赵诚道,“不过寻常百姓家里,我军将士可没动过?” “国主若须提要求。请国主详言!” “崔立将两宫及梁王等五百口送至我营,太后王氏、皇后徒单氏、梁王从恪、荆王守纯,本王将带回河西,余人不顾。”赵诚道,“我军退兵时,金军若是在后面‘sao’扰,太后地人头将不保。等本王回到河西之后。本王自会放了他们。” “国主以手无缚‘鸡’之力者要挟我朝,此举不怕天下人耻笑吗?”乌古孙仲端道。 “耻笑?乌古大人信不信我现在就当着你地面,将太后地人头砍下!”一旁的秦九怒喝道。 “乌古大人稍安勿躁,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rou’地道理。”赵诚有恃无恐。“你家皇帝将宗室‘女’子送给‘蒙’古人还少吗?听说曹王完颜讹可在我军渡河之前,为速不台所杀。” 乌古孙仲端默然。 “崔党本王已经捕杀迨尽,只留下崔立一人,本王会把他‘交’给你处置,希望贵国好生相待”赵诚接着道。 “本朝一定会让崔逆不得好死。”乌古孙仲端咬牙切齿地说道。
“如此看来,本王为贵国陛下清君侧,又立下一功了。乌古大人准备如何偿付我?”赵诚明火执仗地邀功。 “这个……宫中的金银财宝都落入你手。你还……”乌古孙仲端气不一处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嘛。本王得了钱财,你也别叫屈,这是本王应得的。本王只取的不过是钱财等身外之物,人家崔立可是窃国大盗啊。”赵诚一本正经地说道,“自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是何道理?” 耶律楚材等众人在一旁颇觉好笑,赵诚轻描淡写将自己的责任给推得一干二净,好像金国皇帝还欠着他好大的人情。 “耶律楚材,你说说看,我一来免了‘蒙’古人对金国的屠城灭国之恨,二来又未让徽、钦靖康之旧事重演,三来又为金主诛了一个大‘jianian’臣。此何功也?”赵诚问道。 “此不世之功也。国主若是将太后与皇后送给宋国,则宋国君臣必付太庙祭祖,举国相贺也!”耶律楚材也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乌古孙仲立刻端面‘色’如土,双肩剧烈地抖动,赵诚说话时仍然含着笑意,在他看来却如同一个恶魔一般令人恐惧。他唯唯诺诺,只得哀求道:“金银不过身外之处,国主若是能谨守诺言,我朝自不会计较。不过,在下不过是我朝一小臣,无法代我朝陛下首肯。” 赵诚自信地挥了挥手:“无妨!贵国皇帝陛下不久就会回汴,你只要将我地话带到就行了。” 然后赵诚的条件并未说完。 “河东平阳府与河中府,为本王河外之侧翼,本王想得到它。”赵诚道。 “可那里已经被逆贼侵占。”乌古孙仲端道。 “本王会率军取来,不劳大人费心。”赵诚道,“潼关以西诸州,如今也为本王所有,贵国也不可妄想收回,否则本王与你们就是敌人。” “就怕国主守不住。”乌古孙仲端说着气话。 “本王跟你谈这些,只是要你传个话而已。”赵诚不以为意,“贵国皇帝若是寻本王晦气,本王下一次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刘翼刘明远是本王之心腹,他的两位亲属浑源刘祁刘郁兄弟就在汴梁内,我要带走他们。”赵诚不管这位金国大臣的感受,又道,“听说崔立这次想给自己立下功德碑,让翰林王若虚与元好问撰写碑文,这两人这次有些不地道,但也是人之常情。王、元二人之才名,本王也曾如雷贯耳,这次本王会将他们带走。太学里的学生看来留在这里也无用,武不能沙场却敌,文不能治国安邦,本王就受累一些,全部带回中兴府。” 巍巍汴梁城下,尽管刚入秋,暑热仍未消散,乌古孙仲端心底却感到一丝寒意。 眼前的这位王者,将自己扮成一个古道热肠的救世主,却根本不在乎别人地感受,乌古孙仲端知道他既使用最好听或者最难听的字眼去形容赵诚,也不会令赵诚收回自己的决定,因为赵诚是刀俎,金国却是鱼‘rou’。 这算是一个不是城下之盟的城下之盟。乌古孙仲端无权代替皇帝完颜守绪答应赵诚什么,更无力反对,只能任凭赵诚为所‘欲’为,半强迫地夺取他所感兴趣地一切东西。因为在这个大帐之中,除了自己,人人都认为自己的国王已经很客气了。 “乌古大人不妨留下来,与本王同饮几杯?”赵诚最后说道,“你虽为金臣,本王却将你看作朋友的。朋友来了,怎能没有酒呢?” 乌古孙仲端‘欲’哭无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