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中原路 第五十二章 河东烽火㈢ (第1/2页)
中条山下,解县。 刘黑马闻听贺兰军主力从山南登岸,大惊失‘色’,但并不惊慌。 正如郭德海所言,刘黑马身经百战并非无能之辈,否则他就不可能身居要位,经略西京大同府及河东路的兵马都总管万户,在诸路汉军首领中实力第一。一个半月前的怀、孟一战让刘黑马警觉起来,至少在他的眼里,他决不会小觑了贺兰军。所以,他从晋北整军南下,至河中府时,潼关已经隔河在望了,却没有立刻渡河,而是站稳脚跟,派人过河试探最可靠的军情。 贺兰国王对潼关围而不打,刘黑马更是觉得可疑。当陈不弃率部在他的身后出现后,他为自己的小心谨慎感到庆幸。因此,他更加认为自己不应该着急渡河,反让贺兰军断了自己的后路。 “潼关已经失守了,据逃回的士卒说,宋平原来早就投靠了贺兰国王,以至李守贤与奥屯世英所部自投罗网,几乎全军覆没了。”麾下得力的下属田雄道,“大帅,我军眼下该如何?” “贺兰军真是神出鬼没啊!”刘黑马却答非所问。 “大帅,依末将看,贺兰国王赵诚更是让人难以捉‘摸’。”田雄道,“从宋平部的反叛来看,赵诚怕是蓄谋已久。‘蒙’古军强大在于弓马娴熟,在于其飘忽不定的战法,‘蒙’古军有的,贺兰军也有。贺兰军直捣‘蒙’古草原,杀了‘蒙’古可汗,却让‘蒙’古元气大伤。其用兵之诡异,令人钦佩,总是在对手意想不到的软胁地方下手,而且是一击致命。今日之情形亦是如此,幸亏大帅也久经战阵,不急于求成。否则我等全军渡河,将失了后路,万劫不复。” “在我们身后的那支骑军,眼下有什么动向?”刘黑马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那支骑军作风强悍。来去如风,当是贺兰军中最‘精’悍的一部。他们虽屡夺了我军辎重,但我军将士拼死与其周旋,近几日来此军大概也无处下手,只好暂避我军锋芒,眼下约莫在闻喜附近躲藏。”田雄道,“该部人马不过千五百余人,虽不能予我军重创。但锲而不舍,如附骨之蛆,挥之不去。我军小部出动,其便来攻我小股,我军大部前去围剿,其又动辄如惊弓之鸟远遁百里开外,或隐于茂密山林之中。实在难以对付,让末将无可奈何。” 田雄小心地看了看上官的脸‘色’,他其实想劝刘黑马回晋北。 “平阳府还有什么消息吗?”刘黑马面不改‘色’,沉静地问道。 “贺兰军在平阳府作‘乱’,百姓恐慌。正四处奔逃。看来赵诚是想吞下平阳府。”田雄道,“平阳府乃我军退路,大帅还是早做决断。战或不战?以免延误战机!” “战,当然要战!”刘黑马将拔出的钢刀还回刀鞘,发出刺耳的声响来。 田雄一愣:“可是贺兰军大军正在渡河,又挟连胜,士气正高,我军身后又有小股‘sao’扰,我军虽有两万人马。恐势单力孤啊。难道大帅遂拒城而守。扬长避短,让贺兰军的骑军无计自退?” “不。本帅若是野战能全歼贺兰军,当初在孟州我们早就亲手斩了赵诚。”刘黑马道,“至于守城,那岂不是自困我军地手脚?正中了贺兰军的下怀,被其围而聚歼吗?” “大帅意‘欲’何为啊?我等为大帅马首是瞻!”田雄等说道。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田雄决断道,“本帅不会让贺兰军就这么轻易地得到平阳府,否则会让赵诚小看了天下英雄。战阵之道讲究一个势字,我军若是未战即退,将来我军若是再与贺兰军对阵,会失了锐气。本帅以其人之道还诸其身,一部但事‘sao’扰之能事,大部全歼贺兰军一部,让赵诚心痛,也知道我军的厉害。否则,他便会一鼓作气,率军追我们追到晋北,让我等永无宁日。” 左右聚拢在他的身边,定下计策。先锋官秦九渡过了黄河,抵达了芮城。芮城在中条山地南部,紧抵黄河,在宋属陕州,在金属解州,这里是秦九先锋军过黄河的地点。在秦九部成功渡河半日之后,左路军元帅何进由永乐镇渡河,右路军元帅从平陆渡河,形成并进包抄之势。而宋平与郭德海的军队在秦九渡河的地方集结,带着大批攻城的器械渡河。 刘黑马部的游骑这时在山林间出没,伸头伸脑地刺探着。秦九卯足了力气,一口气击溃了七个百人队的‘sao’扰,半日之内斩首六百余口。 秦九杀得痛快淋漓,胜利来得太容易,他带着两千人马奔到了虞乡,将中条山甩到了背后。涑水河方向突然出现了一支大队人马,黑压压地列在远方严阵以待,当中一面大旗上写着一个“刘”字。 “告诉后方,我部已经发现了敌军大部,正‘欲’全歼之!”秦九兴奋地向传令兵喝道。 “秦将军,我部的职责是与赴闻喜与陈将军会合,不是与敌死战。”参军杨寅说道,“陈将军率轻骑深入敌境,连番奔‘波’,已成疲军,正等我部与其会合。” “哼!”秦九冷哼道,“尔等若是怕死,不如回去,本将军一人足矣。” “秦将军……” 秦九打断了参军们地话,满不在乎地说道:“陈不弃打仗最刁钻,打不过他就会跑,当缩头乌龟,他岂会这么容易被吓倒?” 参军们太年轻,在秦九面前资格又太嫩,被秦九这话给难住了。 “你们看。”秦九鞭指着敌阵道,“敌军人数众多,看那帅旗,大概是刘黑马亲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