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元宵新春诗会 (第1/2页)
这简单的三句,却道出了人世间不知多少的无奈。 包括群里,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无奈与迷茫。 所以,这三句词方一读完,很多人突然一下子便被这词给吸引住了。 紧接着,这词也到了尾句,只剩下那最后一句千古名句了。 所有读到这词的最后一句的人,心里齐齐一震! 所有人的鸡皮疙瘩可都起来了! 这诗写得太好了!太棒了! 好多人在心里拼命地呐喊道。 有些人更是整个人激动到浑身颤栗,情难自己。 这是一多么伟大的诗啊! “好诗!” “好诗!这诗太棒了!” “太厉害了!真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么一写元宵的诗!” “好词!我有种感觉,此次之后,再无元宵诗!” “我都被带入到了这诗的那种气氛里去了,这诗好厉害!” ... 群里很多人片刻后,才纷纷回过神来,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阵惊呼!叫好!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学生会副主席刘才,看到手机屏幕上孙晓天刚出来的这诗,直接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紧接着,他手没拿住,“吧嗒”一声。 吓得手机都掉地下了! 而此刻,他并没有马上捡起手机来,看看有没有摔坏了。 此刻,刘才的脑海里,还在反复地叨念着那么几句。 闹元宵,煮汤圆,骨routuan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怎么会有这样一首诗? 怎么会有这样一首诗!! 刘才看着前方,跟魔障了一样,满脸的难以置信,他直接被孙晓天的这首《元宵月正圆》给吓傻了! 这时,三哥见到孙晓天刚才在拿着他的手机飞快地打字,他也着急地凑了上去,想看看孙晓天到底写的什么东西。 他这一看不要紧,读完之后,整个人都傻在那了。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routuan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三哥心里一直反复回荡着这几句词,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的天!这是什么词?这词真的是我弟弟孙晓天写的吗? 怎么写的这么好? 紧接着,三哥抬头看着近在眼前的孙晓天,眼里充满了震惊与骇然。 一旁的王雪见到李峰满脸僵硬而难以置信的表情,也心里好奇,凑过来想要看几眼。 而她这一看,就再也没有摘下眼睛。。。 这,,,这词太棒了! 许久之后,王雪抬起头,震惊的看着孙晓天,不敢相信道:“这真是你写的?” 孙晓天看到三哥跟未来表嫂的表情,也知道这词放到这里确实是大材小用了。 这词在孙晓天那个世界,上下几千年的文化里,也是屈指可数的。 《水调歌头》被人称为中秋词首,词一出,再无中秋词,而这首则是元宵词中的魁首。 由此可见,这词到底有多么厉害。同时,这也是孙晓天最喜欢的一词之一。 不过,这会儿,孙晓天可不会说这些,他答应道:“嗯。” 再看王雪,脸上露出深深地敬佩之色,赞叹道:“这词写得太好了!” 而此刻,三哥的同学群里,也彻底变了一副样子。 刘才跟他的狗腿子直接被孙晓天的这词吓得再也不敢出来说话了,群里所有人都在称赞李峰的这元宵词。 “这词太棒了!我都读了不下七八遍了。” “你这算什么,我都快能完完整整的背下来了。” “这元宵词真是神了!” ... 李峰看着群里同学们的惊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