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钦差 (第1/2页)
、 “大昭的事,暂且不急,十三王子毕竟还小,等大昭的使臣来了,再谈论这些也不迟!” 惠崇帝摆手道。 智奎先生点点头。 此事虽是由大昭内部的内斗引起的,但现在却将两国都牵扯进来,大昭总要给大齐一个交代的,如此一来,就不单单是这个尚在稚龄的十三王子的事了! 既然陛下忧心的不是此事,那就只能是案子上所提的另外一件事了! 与十三王子母子合作的,究竟是何人。 “十三王子所说的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估计是真的。” 见惠崇帝凝眉半句不言,智奎先生不由开口道:“徐大人用的那法子,最是消磨人的意志力,这十三王子连培养那些面貌一致的小厮来争取背后那人的支持这种隐秘的事情都吐koujiao代了,后面的这些对他无足轻重,想来他也没有瞒着的必要。” 惠崇帝点点头,眼神却愈发犀利起来。 “只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人到底是谁。”智奎先生看着惠崇帝冷冷的眼神,丝毫不为所动,随口说了句。 “不必怀疑了!”惠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既然十三王子承认了是滇南,除了成王和安远侯,还能是谁?” 智奎先生听到这里,依旧面无变化,他静坐片刻,才抬头看这惠崇帝问道:“这安远侯,陛下意欲何为?” 惠崇帝坐在上首没有答话。 …… “陛下预备处置安远侯了吗?” 翌日午时,等陆昀将今日早朝上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陆烁在凝柳堂也问出了同样的话。 “安远侯是谁?”陆舜英坐在一旁,原本正专注的写着描红,见陆烁说起安远侯,不禁抬头望着陆烁,开口问了一句,“是跟大伯一样的人吗?” 陆烁闻言,心中的涟漪稍微平定了些,低头笑着去看陆舜英。 陆舜英年龄尚幼,但她那一双大大的眼睛却日益灵巧,线条极美,目光干净澄澈,此时正好奇的看着陆烁。 陆烁不由大笑了一声,捏了捏她的脸,道:“哥哥也没见过他,只听说他守着滇南,防御着南边的大昭,是个有功之臣……” 陆昀坐在一旁,听着两兄妹的话,见陆昀对安远侯竟是这样的看法,不由拧起眉头。 有功之臣? 陆舜英有些懵懂,她从座位上跳下来,几步走到陆烁身边,捏着他的衣角,兴奋道:“那他是个大英雄咯?” 陆烁点点她的鼻头,正要回答她,那边袁氏就笑着阻止道:“哪儿那么多为什么?快到娘这边来,一会儿就要用饭了,你写了一上午的毛笔字,手上早就染上墨汁了,还是先跟着娘去净手净面吧。” 陆舜英自跟着薛先生读书开始,就一直喜欢问这个问那个的,今日更是如此,袁氏不由好笑,见陆昀父子两个明显是有话要说,忙出声制止了她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 陆舜英一向乖巧懂事,见袁氏如此说,她也不再追着陆烁问,牵着袁氏的手就出了花厅。 等女眷们一走,花厅就只剩下陆昀父子俩,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陆昀眉头依旧皱着,看向陆烁,问道:“你觉得这安远侯是个有功之臣?” “儿子没接触过安远侯,自然不知道他是好是歹!” 陆烁摇摇头,面上带着些笑意。 陆昀既如此问他,显然今日殿上惠崇帝对安远侯的处置必定不好。 “不过儿子身无一官半职,人微言轻,故而评价好也好,不好也罢,对安远侯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最关键的还是民意,还是要看滇南的民众、看咱们整个大齐的民众对安远侯是什么看法!” 陆烁说罢,笑看着陆昀,不知他这回答陆昀可满意。 陆昀刚刚那一问,明显就是在考验自己,这样的事情在以往他经历了许多,故而回答的倒是顺畅。 果然,陆昀听罢陆烁的话之后,面色舒缓了些,道:“是这个道理。” 只是话音刚落,他放下的眉头又重新皱起,沉沉叹了口气。 “难道陛下不是这个想法?” 陆昀见他如此,再结合陆昀自回来之后就一直情绪低落的表现,心里不由一紧。 前些日子,惠崇帝令陆昀派遣四所前往滇南秘密查探的事情,陆烁也是知道的,刚刚陆昀话中又提到惠崇帝当堂讲出了十三王子招供结果,驻守滇南的安远侯不知怎的也牵涉其中。 陆昀没有明说惠崇帝对安远侯的态度,但此时他脸上的表情却已表明了一切。 自古以来,皇帝对武将、尤其是掌一方大权的武将都是不放心的,更何况听近年来的传闻,这安远侯自先帝时期就驻扎在滇南,根基深厚,又不太听从惠崇帝调遣,惠崇帝没使计夺了他的兵权,都算是客气的了。 这样一想,陆烁就又觉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陛下态度尚且暧|昧,但总的来说,想要收拾安远侯的意思还是比较明确的。”陆昀叹口气。 陆烁明白陆昀在叹气什么。 大昭与大齐近年关系日益紧张,小摩擦不断,滇南的守备也就越来越重要起来,加之现在因为十三王子的事,两国的关系只会更加紧张。 不管这安远侯到底有没有存着贼心,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