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务员_第一百八十一章 风乍起〈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风乍起〈求月票〉 (第2/3页)

。而这宽度正与高大耸立的城墙相的益彰。

    到了长安。唐成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眼前所见的一切似乎都是大号的。而正是这种种具体而微的大。撑起了整个长安恢弘磅礴的大气。

    一进明德门踏上朱雀大街后。眼前就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说一句车如流水马如龙并不为过。许多士子之类的人物。迈着方步。端颜紧肃的走过;也有那鲜衣怒马的豪室子弟。带着大群的仆从呼啸而去。引的路人纷纷侧目;间中夹杂着身着轻皮裘。辫发。脚穿乌皮六合靴的突厥人;戴耳环。披肩布的五天竺人;以及身穿小袖袍、皮帽上绣着花纹镶上丝网的中亚胡人昂然而过。而行人毫无惊奇之色。短短的时间里。唐成已经见到了来自数十个不同国家的人。在这长安街头来去。

    “千国之都。省市气象。名不虚传哪!”。至此。史书中的长安。想象中的长安与眼前的长安已在唐成心中融合为一。访古之幽情彻底发泄出来后。唐成一改刚才的缓辔而行。加快了脚步。

    “大官人。咱们在那儿投宿?”。来福跟着唐成一起出来。两人的食宿及杂事俱是由他负责。此刻已到长安。按唐成山南东道乡贡生的资格时能住进礼部安置的的方的。是以来福因有此问。

    “有一两千士子从各的赶来应考。礼部安排的的方还能好到那儿去?”。唐成笑着摆了摆手。“咱们就不去找那个不自在了。捡离皇城近的坊区找间客栈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唐成两人在距离皇城仅有一街之隔的道政坊安顿下来时。发现他们投宿的这家客栈里几乎八成客人都是各的赶来应考的乡贡生。

    在对长安没有一个更为细致的了解时。唐成没打算去见临淄郡王李隆基。是以他也就没去找张亮。由来福拿着行囊随小二去客房安置。走进客栈的唐成则施施然走进了客栈一边附带着的酒肆。

    秋风起渭水。落叶满长安。秋末冬初天气已寒。鱼儿酒不合时令。但三勒浆却是正当其时。叫了一瓯三勒浆及几个下酒小菜之后。唐成边在靠窗的座头上持瓯自酌。边听着酒肆中其他士子们的随意闲话。

    唐成听了几句。明白酒肆里的这些士子们在议论的正是今次科考之事。此刻说话的是距他座头不远处的一个三旬儒生。“镜元。你倒不必如此。礼部不是已经张榜说明过了。那些个宾贡生并不占咱们乡贡生的取中名额”。

    毕竟也是读书人。唐成对这宾贡和乡贡还是清楚的。此时唐朝的礼部科举就跟后世里那些个知名大学的录取一样是对全世界开放。像他这等唐人考生便被称为“乡贡生”。而那些异国申请参加唐朝科举的考生则被称为“宾贡”。取宾客之意。这些宾贡生若能考取。则与乡贡生一样经由吏部分发授官。所以长安皇城各部里还多有深目高鼻的异国官员。

    而在所有的宾贡生里面。尤以扶桑和新罗之人最多。听那些士子们说话的意思。今科日本和朝鲜韩国的宾贡生比之往年更多。由此。这些乡贡生们就难免担心他们会挤占礼部的取中名额。

    “说是这么说。不过每年礼部取中的人就那么多。宾贡生取中的多了。咱乡贡生的自然就会少些。也不知礼部在想什么。竟然放了这么多蕃人应考”。那字唤镜元的年轻考生愤愤然端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后。“嘭”的一声往桌上一顿。“还有那些扶桑矮子和新罗棒子也真是犯贱。不好生在他们那鸟岛上呆着。跑长安来凑什么热闹?”。

    “万国云集正是我朝兴盛之明证。镜元。你这话却是不对了”。那三十多岁士子的这句话倒也引的酒肆内和者甚众。唐成也由此直观的感受到了这些士子们心态的开放。

    那三十多岁的士子说完这句后。因又一笑道:“听说礼部今年给出这么多宾贡生额度。乃是出自韦皇后之意”。

    “是嘞。皇后娘娘要彰显盛世气象。好为她明春参与南郊祭天大典做准备嘛。明春的祭天大典里。咱们皇后娘娘可是要出任亚献的”。接话的这人是另一边坐着的一个士子。士子这句语带讥诮的话刚一出口。顿时引的满座皆惊。

    “这位兄台。这……祭天大典可是至阳至刚之事。自古以来那有阴身出任大典职司的道理?更别说还是给皇帝陛下捧送祭品的亚献!此事……可是真的?”。旁边士子的这一问实是问出了众人的心声。一时之间。整个酒肆内静悄悄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士子身上。

    且不说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喜欢关注政事。而没有言禁的唐代更是如此。单是这件事情本身也委实太大。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这句话自商周以来便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祭祀与战争并列为决定一国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其重要性及象征意义已毋庸赘言。尤其是每年的南郊祭天大典更是朝廷的三大祭之首。参与人的身份及各人所持职司都是有着近乎苛刻的规定。天子为主献。而为天子捧递祭品的“亚献”自古以来非爵高身尊的王公亲贵不可担任。有唐以来。出任亚献的多为正一品的三公。久而久之已成定例。

    虽然贵为皇后。但毕竟是阴身的女子。如何能担任祭天大典的职司?遑论还是出任大典中仅次于天子的亚献?

    这在后世人想来是很无所谓的。但在古人看来。却简直就是如天崩的陷般震人。

    “阴身怎么了?”那士子待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后。嘿嘿一笑道:“列位想必都忘了吧。以皇后之尊出任祭天大典亚献职司的。本朝韦皇后可算不的第一人”。

    “武……后?”。

    “是啊。前朝高宗皇帝南郊祭天大典时。亚献就是由则天武后出任的”。那士子轻悠悠晃荡着手中已然饮尽的酒盏道:“说起来咱们韦皇后不过是在学婆婆的样子罢了”。

    闻言。刚才还是热闹嘈杂的酒肆之内愈发寂静。良久之后。才听适才快嘴发问的那个镜元失声叹道:“难倒。本朝又要出一个女天子了?”。

    涉及到这个话题时。众人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由是。原本热闹的酒肆内就愈发寂静的沉闷。自大唐开国百余年来。国势蒸蒸日上。到目前为止的四任皇帝中高祖开国。太宗雄才大略。高宗与当今虽然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