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五章 一片冰凉 (第2/2页)
,几十军仗打个小死都是轻的。 念头一起,这厮拔脚就像唐成追去,除他之外尚有两个眼尖的大头兵也一脸苍白的急赶过来。 可惜的是门口的地方就这么大,原本守在鼓下的两个军士也被郑三等人吸引走了,此时再赶如何来得及不等他们走到,占了先手儿的唐成已抡起两个鼓槌使尽全气力向鼓面儿上砸了下去。 这的确是面好鼓,鼓面绷得不紧不松,敲上去声音又响传的又远,“咚”的听到第一声鼓响时,校尉就觉心里猛然一空,那两个大头兵腿都软了。 “还愣着干什么,拿下,给我拿下”,校尉的喊声都变了调,等唐成敲到七八下时,双臂连整个子都已被人紧紧锁住。 这鼓声一响,那边六个大头兵也急了,手中的制式单钩矛也不再如刚才般只是做棍子使,翻腕一亮,明晃晃的矛尖便将郑三四人bī)住。 “不得拔刀,住手”,被校尉三人紧紧扭住的唐成张嘴刚说出这一句话,上就又多挨了好几下的。 正在这当口儿,就听府内传出一阵整齐的脚步声,随后便见一员下镇将领着一队五十人的军士列队而出,稍一打量门口的况下,随着他一挥手,那五十人的军士已分作四面将郑三等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校尉的脸更白了,不过他也只能上前凑到那下镇将面前将事分说了一遍。 那下镇将听完狠狠瞅了校尉一眼后冷眼向已被紧紧扭住的唐成扫了过来,眼神里有着nongnong的讶色,显然是想不到唐成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将唐成看完之后,下镇将一挥手,“带进去”。 就此,唐成终于见到了幽州大都督张守义,尽管现在被人押着的他衣衫凌乱,形容实已狼狈到了极点。 一戎装的张守义已端坐于点将堂帅案中,后两侧各司其责的校尉也已捧好各自该捧的物事雁翅站定。却没想到摆下偌大一个阵势后迎来的却是这样的场面。 下镇将将门口那当值校尉的说辞禀说一遍后,便自退到了一边。 “你速领人分晓众将”,向那下镇将一挥手后,张守义寒着脸扭过头来,“你真是饶乐都督府司马”。 此时唐成子犹自被人扭着,但脸上的神却沉稳的很,“饶乐都督府司马唐成见过张都督”。 张守义察看过唐成腰间由吏部下发的银龟袋后吩咐道“放了他”,他也没看那两个押解军士,只是盯着唐成,脸上的神色虽是平静了些,但语声却更为森冷,“你为何击鼓若是无因,休怪本督军法无”。
“下官虽品秩低微,却也是执掌军法的司马”,唐成也没整理上凌乱的衣衫,只是沉稳着语调道“仓促击鼓一则是因为有紧急军通报,再则也是张大人这都督府的门槛实在太高,下官抛出七贯门子钱居然连个名刺都递不进来,没办法也就只能借鼓一用了”。 闻言,张守义细长的眉毛猛然一挑,不过他却暂没理会唐成后面的话,“有何紧急军”。 “契丹人出兵饶乐了”。 唐成淡淡的一句话却让张守义神陡然一紧,“此言当真”。 说到正事时唐成也就将刚才所遭受的一切暂且压下,收起心中的负面绪正色答道“契丹第一批两万五千骑兵已经由落雁川南下饶乐,后续兵力正在集结中”。 契丹人的数量和行军路线都已清清楚楚,唐成又是饶乐司马的份,这个消息张守义已是不怀疑了,一时他也没再问话,沉默着思忖。 唐成静静的等着,良久之后,才听张守义开口,“唐司马此来就是为通报此军”。 “若只为此事随便谴一二属下即可”,话到这里唐成却没接着再说,而是抬头看了看张守义后的那些值守小校。 张守义见状淡淡一笑,向后摆了摆手“都下去唐司马也坐下说话”。 见那些小校鱼贯而出之后,自寻了座头的唐成再不耽搁,拱手肃容道“下官此来是特向都督大人借兵的”。 尽管张守义早就从经由贾子兴发往长安的急脚信中估摸出唐成的来意,此时依旧做出一副吃惊的表,“借兵”。 那两封信本就是唐成刻意想让他看到的,目的就是为此后说动幽州大都督府出兵打下伏笔,刚才自己击了聚将鼓也不见这老家伙脸上有什么吃惊的神色,此时却是这番做派,还真是明摆着的盖弥彰了。 尽管唐成心里已经笃定张守义早该猜出自己的来意,面上却也是丝毫不显,“是”。 “这兵却不是某家私人的,说借就能借唐司马许是不知道,某虽为幽州大都督,但只要不是敌军来寇,本部军马调动总需请旨朝廷之后方可行事。再则,不得出兵饶乐乃圣意所在,非有朝廷明令,某安敢违背”。 闻听此言唐成脸色半点没变,张守义说这话一点也不意外,要是自己刚一说他就答应了那才真是奇怪,“幽州大都督府下辖十二万边军,若是下官没记错的话,唯有要动用四万以上的军力时才需请旨朝廷吧。这四万以下皆在大都督临机专权范围之内。而下官想请的仅只三万人”,说到这里,唐成话语稍稍一顿之后,愈发沉稳声道“饶乐乃我大唐藩属,朝廷断不会容其为契丹奴染指,于这一节上大人知道的清楚,自无需下官多说。当此契丹人刚露爪牙之时,大都督临机决断出兵饶乐不仅可为幽州都督府省去此后许多麻烦,亦是扬我大唐国威之举,朝廷再没怪罪的道理”。 “唐司马言之有理”,张守义依旧是一副微笑的表,“然则,本督却需依朝廷章程行事,非奉朝廷明令,大军决不可轻动”。 “饶乐乱象至今实已到了百年未遇之机缘,若张督肯出此三万兵马,便可获饶乐五部内附,以区区三万兵马可获数州之地,近百万子民,更可使我大唐边军北进至落雁川扎营,此诚国朝数十年未有之大功,如此大功,张督也不想要”,说到这里时唐成已不由自主的站起来。 “某为一军统帅,自然想为朝廷开疆拓土。只是这饶乐之事唐司马未免太想当然了些,契丹兵盛,既已决意南下,三万人真就能把他们bī)回去奚蛮桀骜,又岂能甘心内附”。 “契丹兵马再盛,焉有与我大唐对抗之力又焉有与我大唐全面大战的决心至于奚族内附之事,自在下官上,下官此前”,唐成正说的兴起时,却被哈哈一笑的张守义摆手给打断了,“唐司马少年豪气自然是好的,只是兹事体大,若无朝廷明令,本督定不会轻忽用兵,此事就不必再议了。不过唐司马也尽可放心,契丹南下饶乐至事本督自当以羽书报往朝廷,定不会埋没了你这份勤劳王事之功就是”。 眼见张守义眼中连一点意动的意思都没有,唐成心里真是既后悔又失望,后悔的是来前就该先从三残部那里拿到愿意内附的明证,失望的是张守义这个态度显然是劝说不动了,这无关用什么说词,而是他自始至终就从没相信过自己所说的饶乐大功能实现。 就凭着这一点,这次若想说动张守义就注定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然不相信会有如此大功,这老家伙自然就不会冒任何风险出兵饶乐,一切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自然最为稳妥。 怪只怪自己这些子被这份大功迷了心,加之又焦躁太甚,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过这些事,结果换来的就是李隆基与张守义接连两桶冷水从头浇到脚。 这一刻,唐成心里一片冰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