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目不暇接 (第2/2页)
的岗位。 没想到今天中午,办事处主任就客气地上门了。看着红头文件上自己的名字,后面括号内一行文字:副科级别,享受正科级待遇。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自己就乌鸡变凤凰,一步登天了。 随后接到电话通知,来组织部谈话,他都晕晕乎乎的,好像一个机械人,他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太真实。 桌上的手机响了,他惊醒过来,拿起一看,原来是徐艳红发来的信息,只有四个字:珍惜!感恩! 刘志成淡淡一笑,收起手机。徐艳红去找李晓实际上是刘志成的主意,李晓的逆天大反转,让他看出了许多玄机。没有山城前几号人物的支持,甚至是省城的力挺,李晓不可能因祸得福,成了东城实际上的主宰。 对!就是主宰。他为自己找到这个词形容李晓,而暗自高兴。今天中午,那连续发布的九个公告,更是确定了他心中对李晓的判断。别说东城区了,就是山城全市,谁也不会有这样的大手笔,那只能是出于李晓的主意。 别人可能对公告内容,还糊涂着,大都持怀疑态度,他却对李晓有超乎寻常的信任。他在街道办郁郁不得志,空闲的时间多,没事了就私下揣摩,对区里的大小人物都有探究。现在,李晓的出牌,令人眼花缭乱,看不出究竟。他感觉,这只是李晓大动作的前奏,后面必有令人出惊的举动。 他的答案,来源于下梁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镇,李晓去了,就成了经济明星。要不是有人故意压制,下梁镇的名气还要大得多。 李晓人品好,有过人的本事,又有强大的助力。自己能出人头地,被他发现重用,何不好好跟着他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艳红说得对,就是要珍惜,要感恩。
思谋已定,他拿起桌上下发的城区拆迁工作指南,和领导小组工作流程,细细地看起来。过了一个小时,他就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了。刘志成一点也不谦让,打电话就通知召开了小组全体会议。 他的小组成员有三十多人,齐聚在一楼新设置的大会议室。让副组长点了名,看人都到齐了,刘志成这个早上还是个老科员的新领导,显出了他的霸气。会议只开了不到半个小时,新扎的刘组长,没让任何人发言,一个人有条不紊地下达指示。 三十多人被分成了六个小组,指定了负责人。刘志成分配了区域,要求会议一结束,到晚上七点以前,所有人必须下到分配的区域,进小区,入民户,走访摸底。然后,刘志成宣布散会。 后勤组调来六辆小车,又安排餐厅留了加餐,拆迁小组的人就急忙乘车出发了。大院里的人目瞪口呆,下午报到后,仅仅两个小时后,刘志成的小组就率先进入工作状态,都出外勤了。这是什么节奏!其它小组也急了,立即也召集开会,研究分解任务。一时间,两座大楼里的人脚步匆匆,忙乱成一片。 东城区纪委在外秘密的办公地点,也临时定在了一家宾馆。龚鹏亲自坐阵,看着分别进行谈话的各个房间,他心里涌起了无穷的干劲。在中午,区纪委根据李晓的提请,请示了马区长,然后秘密行动,把水泵厂的领导班子一个不剩地全带到这里。 这仅仅是自己新上任的第二天,区纪委里的人还没认全,反腐行动就开始了。当然,为稳妥起见,他还是请示了市纪委刘书记。市纪委当然高兴,派了一个小组来坐镇指导这次行动。 龚鹏不敢大意,亲自来这里盯着。这是他来山城后的第二次出手,他可不愿意再出现像上次“双规”李晓的事了。否则,自己的前途真会有麻烦了。好在这次还不错,带来的三个副经理已经开口了。从目前到手的证据看,那个沉默不语的秦总经理和女财务科长,免不了吃牢饭的命。明天,就可以让区检察院提前介入了。 李国良在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听秘书小声汇报今天东城区的新鲜事。随着秘书的叙述,他的眉头一会儿紧皱,一会儿舒展,嘴里喃喃自语:“还真有点看不懂了,这小子,胆子很大啊!” 秘书汇报完,悄声出去了。他默默思索着,心里暗暗分析李晓的意图。这时,桌上的固话响了,他拿起话筒静静听完,挂了电话,心中有点担心。咦!下梁也有了大动静,这小子不老实啊。一下子铺开这么大的摊子,那里能搞来这么多的资金?有哪里去找那么多投资商? 对我这当叔叔的也隐瞒,亏我这么挺你,这小子欠收拾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