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峥嵘_94 经济定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4 经济定位 (第2/2页)

,是想了解东城建设的一些情况。国良同志说你们招商取得了大成绩,我向你们表示祝贺。现在市政府同志担心你们东城区会做不好这么大的项目,建议由市里统一协调招商项目,你有什么建议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不愧是一号,绝对的太极大师级别,一番话把什么都说清楚了,又重点说明了市政府的态度,显出两不相帮,圆滑至极。李晓原以为叫他进来是问网络风波的事,现在怎么却是招商的事,看来市政府还是不想放手,他不由得有点生气,都闹出事了,还不知收敛,真当自己是盘菜了。

    李晓拉下脸,不顾李国良眼神的示意,冷冷说道:“感谢常委会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我肯定地说,市里目前还不具备接手这些项目的条件。说句题外话,作为山城市的一名基层领导,我的体会是,在我们山城做点事真是太难了……”

    嗯!这是要逆天啊!一众常委都吃惊了。姜斌忍不住发作了:“李晓,汇报工作就行了,说那些无关的话题干什么!向组织发难?”

    “组织什么时候不让人说话了?说真话怎么就成了向组织发难?我说的话难道不是事实?”李晓毫不客气地连着三个反问。

    姜斌张了张口,想了想,还是忍了。李晓又不顾忌他的身份,再纠缠下去,自己反而丢人。

    李国良敲了敲桌面:“李晓,说什么话也要注意场合。我知道你为了东城发展,费尽了心血,也受了不少委屈。但是,今天大家都坐在这里,就为了听你的建议,不要带情绪。”

    李国良的话,让李晓情醒了过来,东城工程还要继续,可不能把人都得罪了。

    他冷静了一下,才重新开口:“对不起!请领导见谅,现在我就汇报一下东城的情况。各位领导都知道,东城区原来是市里的经济强区,这几年落后了,拖了市里的后腿,这主要是主要领导思想保守,不愿作为的原故。”

    李晓可不想放过马建国这个罪魁祸首,停了停,又说道:“组织让我当东城的常委,那我就要做出一些成绩。现在经济要发展,大家都知道首要就是招商引资,可招什么客商?这里面可是有讲究,必须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找准定位,才能对症下药。东城区经过努力,选择的是以家用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业,面对的是广大西部市场。为此,我们找到资金,按这个方向,完善了基础设施,目前工程已经完工。下一步就是让项目落地,努力建成西部机械制造的基地。”

    宋天明皱了皱眉头,李晓说得像花一样,可对自己提出的市里统一统筹绝口不提,这是表明不合作啊,他又看了看姜斌。

    姜斌知道李晓不好对付,想了想,只能从大局入手了。他尽力挤出一丝笑容:“李晓,你做的很好,成绩也是可期的,但是,山城全市现在发展很不平横,对东城的计划市里也是支持的,从大局出发,我们也应该考虑市里的发展,几百亿的项目,分配给市里开发区几个也不影响大局嘛!一支独秀不是春,东城发展了也不能不顾其它地方,应该共同富裕嘛!”

    这才是你们真实的想法吧!李晓心里冷笑,脸上却很平静:“姜市长,工业经济布局不能和地区富裕等同起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共同富裕,但现在却不现实。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不平衡,我们国家的发展也不平衡,南方比北方发达,东部比西部发达。工业经济发展更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有重点,国家建设也是这样做的。至于你提出的让给开发区几个项目,也不现实,不是我能决定的,主动权在投资商。”

    “为什么开发区不能承担几个项目?你能说说理由吗?”宋天明实在忍不住了。

    “是呀,这是为什么?既然市里设立开发区,就是为了发展工业经济呀!”主管开发区的常委副市长也急了。

    两个市长的问话,也引起了所有常委的兴趣,不都是招商引资嘛,开发区怎么就不行?

    李晓微微一笑,不懂经济的干部偏偏是决策者,这让他哭笑不得:“宋市长,经济是一门科学,而实际中我们都喊的最多,结果就成了口号。市里开发区我也去看了,也没有看明白。开发区设立也有很多年了,可为什么招不来投资商?原因不知可有人想过。”

    李晓的话,让一干常委都思索起来。李国良差点笑出声,和李晓辩论谈经济,这是上杆子找虐。

    李晓没有等人回答,都是领导,还是留点面子:“现在开发区里什么企业也有,五花八门,布局混乱,污染严重。就是有人想投资,也肯定是一看就走。实际上这还是客观原因,最关键的主观原因就是设立之初就没有经济定位,什么企业都想要,结果就是什么企业都招不到。”

    经济定位?这是什么东东?大家还是不明白,只能等李晓揭开谜底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