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纯属谣传 (第2/2页)
,李晓回到后楼别墅,和纪委的人一起吃了午饭,给纪处长说了宋茜的事,就随便找了个房间休息去了。 廖中峰到了山城,按省领导的安排,把前面赶到的调查组整合成一个调查组。他去市里和市委、政府领导见了面,交换了意见,了解市里先行调查的情况。而网络舆论上越发谣言四起,重点集中在李晓是否被抓,各种记者也在山城四处搜集素材,事情再拖下去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调查组也不敢怠慢,大致弄清了事情原故,廖中峰十分愤怒。原本想李晓有了自己的支持,又调查了赵海,应该刹住了山城胡乱插手东城计划的歪风。看了帖子揭露出的内幕,他才知道李晓是顶着这么大的压力,独自支撑苦局。他就想立即请示万书记同意,把姜斌好好查一下。 马建国父子的问题基本坐实了,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可姜斌暂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要收拾就要详细的调查,这需要不短的时间,可现在的舆论风波不允许再拖下去,必须当机立断,尽快平息事件。 廖中峰给万书记通报了调查的情况,分析了严峻的形势。万书记想了想,指示他和山城市政府,立即召开新闻分布会,让李晓也出现在发布会现场,澄清谣言,引导舆论回到正面评论上来。至于其它问题,留待以后调查。 带着万书记的指示,和山城几个主要领导开会商量了应对方案,又通知新闻媒体,忙到下午下班,发布会筹备工作还没做完,只好晚上又加了会班,才把一切安排妥当。 第二天上午十点整,新闻发布会在山城宾馆一楼大厅如期召开,除了记者和省市新闻媒体,还邀请了部分社区居民代表。李晓和宋茜,姜斌和马建国也出现在主席台上。廖中峰代表省里主持发布会,当介绍到李晓时,会场微微有些sao动。
廖中峰简要通报了这起网络发帖的起因和经过,接受了现场记者的提问,有些记者的问题很刁钻,主要集中在东城工程的停工方面,也有新闻记者对东城的工程正义性的存在疑问。 时间不长,廖中峰额头上的汗就下来了这那像在纪委办案,根据线索查证就行了,幸亏有李晓在现场,及时补上才应付了过去。 因为李晓和宋茜都在现场,对两人被抓的谣传自然不攻自破,李晓更是坚决地来了一句“纯属谣传”,也就没有记者纠缠了。发布会看似平静,但李晓还是担心,帖子中揭露的所谓黑幕,涉及到姜斌和马建国,记者能放过嘛? 不出所料,省日报的一个女记者突然发问,“姜斌作为市里领导对东城建设持什么态度?” 姜斌一愣,随口就对东城的建设大唱赞歌,表明了市里支持的态度。 李晓看到女记者狡黠的眼神,心中一突,宋茜的稿子也投寄到省日报,内幕人家也是清楚的,现在她却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这分明是挖坑的节奏啊! 果然,女记者接着的问题确是一刀封喉:“姜市长,据我了解,你从省城一家公司借到一笔巨额的资金,而此前,东城区也是从同一家公司借到的资金,而后东城区的第二笔借款便落空了,你能解释一下,你借款的目的是什么?” 姜斌脸上红了红,不自然看了李晓一眼,想了想,回答道:“市里是根据招商引资的需要才借款的,这笔钱主要用来加强市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和东城区的借款没有冲突。” “哦!这就是你说的对东城区建设的支持?”随着女记者嘲讽的话语,台下传来一阵低声的哄笑,姜斌尴尬地不知如何应答。一旁的马建国却先紧张起来了,停工是自己亲自出面的,看样子台下的记者知道的更多,这要如何应付? 李晓清楚,帖子已在网上流传很久了,什么事也休想瞒住有心人,原先议定的应对方案已经不能应付了,只有换个方式才能平息眼前的危机。 看到有记者已经对准了马建国,不等敏感的记者再开炮,李晓抢先一步说道:“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今天能来这里,也是出于对东城建设的关心,我谢谢大家了。你们都是新闻界的精英,应该知道东城现在很落后,等到这个发展的机遇很不容易,还要请你们笔下留情啊!大建设就需要大稳定,可是现在流言四起,人心动荡,已经影响到了东城的建设。再去追究深挖,势必使风波愈演愈烈,大家最终也不想看到悲剧发生。今天,请求大家抱着宽容的心态,多做正面的报道,引导网上舆论平息下来,给山城一个机会,更给东城一个机会。” 李晓突然起身,走到前台,“我代表东城一百二十万群众求你们了!”弯下了腰,深深地鞠躬不起。台下的人群都被李晓的举动惊讶了,不知谁带头鼓了下掌,顿时,掌声就响成了一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