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张俊订婚 (第1/2页)
旦日已过去三日,这一日下邳府衙内一片忙碌,不为其他,这一日正是张俊和吕婉君定亲的日子。 张俊在旦日的前两日才率军返回下邳,将士卒安顿好之后又带着严氏母女一起去了彭城过旦日,旦日之后第二日才返回下邳,同来的尚有吕布以及军师陈宫。 古代从订婚到结婚有一套完整的礼制,这便是‘六礼’,此礼分为六部,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礼西周便已建立,见于《礼记。昏义》中,以后各代大多沿袭此礼制。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曾命刘歆制婚仪。 如今这么个动荡的时代,各地结婚礼仪已经不再这么繁琐了,乱世之中能简则简,但这一次在严氏的一再要求下,张俊决定按照‘六礼’来迎娶吕婉君。张俊其实也知道严氏的意思,她想要给自己女儿一个完整的婚礼,毕竟吕布子嗣艰难,只有这一个女儿,不能办得像寻常人家一样,要和士大夫、世家一样。 府衙算是吕布的家,张俊搬到了刚来下邳时住过的那个小院子里,这次订亲的媒人是陈宫,而男方的代表是徐干。张俊真不懂这些东西,索性全部都交给了徐干去cao办。 这日便是‘六礼’之首礼:纳采。《礼记。昏义》曰:‘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首先是南方通过媒妁之人代男方求婚,女方同意后,再收纳男方送来议婚的礼物。 而纳采时所带礼物为大雁,有几种意思在里头,《仪礼士昏礼》认为:‘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再就是不失时、不失节。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白虎通·嫁娶篇》则曰:‘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据说了为这大雁,徐干派人好一顿寻找,最后还是在广陵郡才找到。纳采之礼比较简单,陈宫前去府衙内,见过女方吕布、陈珪之后便定了下来,而后陈宫便将张俊的生辰八字告诉了女方。 接着便是问名,这还是陈宫的事情,就是让陈宫这个媒人去女方家问女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这里所说的名字有两个,一个是女子出生三月时所命之名,俗称小名,再一个便是以姓氏为名。 问名之礼仍然是大雁,礼序为‘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问名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近亲结婚,二是后世通常所说的合八字。 然后便是纳吉,纳吉是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决定缔结婚姻。三国时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张俊这是在客乡,哪里有祖庙,不过张俊还是在正堂之上放置了祖宗的牌位,施礼之后陈宫和徐干合议,便将婚期定在了二月二十二。 订下日期之后,陈宫和徐干便携带者聘礼去了府衙,将聘礼送上,这便是纳征,纳征和纳吉是一并进行,纳征也叫纳币,也就是后世的彩礼。张俊很惭愧,自己的聘礼还是严氏给自己的。 再接着便是请期,也就是将婚期告诉女方,求其同意。请期之时所带礼物还是大雁,《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至于最后的亲迎,就是娶亲了,不过婚期订在了一个月以后,一般不会这么长时间,但是吕布和张俊都知道,徐州之事繁多,需要好好布置一番,左右只有一个月而已,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 忙完这些,张俊着实感到头大,古代的婚礼仪式也太复杂了些,张俊觉得真是委屈了那几只大雁了。 这一日,张俊和下邳一众文武在府衙内商议下邳之事。 “如今曹cao兵败返回许都,大家觉得曹cao近日内还会兴兵吗?”张俊看着众人问道,张俊最高兴的事情是自己这里也有了一套完整的班子了,堂下徐干、徐盛、高顺、桥蕤、纪灵、韩浩、秦宜、杨必,虽然文官少,但武将方面已经够领军了。 “大人,此事难说,曹cao兵败,但并未损失多少士卒,若其执意兴兵来攻取徐州,我军还需多加防备啊。”徐干说道。 张俊点点头,张俊以为曹cao很有可能会趁着此次兵败休整一段时期,但以曹cao的性子,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下邳目前有兵两万两千人,除却高将军所部四千人,秦将军所部一千人,桥将军所部两千人外,便只有一万五千人,且多为降卒、新兵,劳烦诸位抓紧cao练,以备曹cao。”张俊说道,自从回到徐州后,张俊所带去的五千精锐士卒已返回了彭城,剩下的便是降卒和高顺招募的新兵。 “高将军,你部扩为五千人,纪将军为副将,你二人抓紧cao练士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