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盗墓救世界_第04章 河洛映照图一张 明修栈道暗过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章 河洛映照图一张 明修栈道暗过桥 (第3/3页)

不由己,恐怕早就落荒而逃了。

    见有人进来,屋内围在圆桌上的十几个人并不感到意外,其中三支撑着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近上前,好像早就熟识的哥们一样,勾肩搭背地把他们拖到桌边坐下,又是斟酒又是夹菜,毫无半点应对陌生人应有的戒备之心。

    韩四受宠若惊,很快就与这帮人推杯换盏大唠家常起来,正衡看在眼里,表面上赔出笑脸,私下里留心倾听着他们的每句谈话,没用多久,就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足足上千人涌进了马兰峪,都是遵化当地或者周边郊县的农民。不知他们最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只是说有个王姓的响马正在打着皇陵的主意,可他人单力薄,就在当地广泛散布消息招揽帮手,并且许诺所获全部按照人头均分。遵化当地的百姓大多都是守着几分土地养家糊口的农民,自打战争爆发起日子过得艰难,祖辈上流传下来的关于皇陵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再加上存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以至于马兰峪的人就越聚越多了。此时,每个人都抱着大发横财的美好愿望,一肚子“要劫劫黄冈,要睡睡娘娘”的匪气,恨不得立马就找把铁锨在地上挖个坑出来。可真问他们是否知道怎样盗陵,除了几个喝得不省人事的人外,其余的都大摇其头,一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架势……

    正衡心想这事还真是有点意思,要说起来有人打皇陵的主意没有什么,可怪就怪在,这帮人的行动恰好与他们的计划同时抵达,世上不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发生,除非……

    正衡想了几种可能,最后虽然还不敢确定,此时韩四已经喝得半醉,跟村民的交谈大多变成毫无意义的胡扯,正衡心想再这样下去看来也无法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若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只要尽快跟自己人汇合就可得知了。想到这里,他扶起韩四,向那些大多已经进入到酒醉不醒的状态的人一一道别,径自走出屋去。

    想不到刚出门口,正好与大帅手下的一个工兵打了个照面,对方长舒口气道:“您二位还有闲情在这喝酒,军座正四处派人找你们呢!”

    正衡和那工兵一人一边,架着韩四,急急忙忙的就往前走,好在这镇子本就不大,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以前的镇政府大院。

    说是镇政府,其实以前清朝的地方衙门的所在地,进得院门后,正对着一个算是宽敞却很破败的大堂,应该是从前提审案件的地方,左右两侧各有偏室,不过都小的甚至无法住人,一眼望去,只见到孙殿英带着手下的工兵坐在堂上,却不见其他人的踪影。正衡心想难道自己先前猜测有误,那些人见到已经走漏风声,索性放弃了计划不成?那为什么孙殿英还在留守此地,该不会是想独自一人行动吧?

    孙殿英命人取了盆凉水一下倒在韩四的脸上,韩四一个激灵站起身,见到大帅满面怒气,酒早就醒了七分,悻悻地不知所措。正衡见状忙帮他打圆场道:“大帅,韩副官是看那帮镇上百姓可疑,特意去摸他们的底细去了……”

    “那你们摸出什么来了啊?”

    正衡见孙殿英如他所愿的“上道”,心下不免窃喜,表面上却装作一本正经地说:

    “不查还好,一查可真不得了啊,原来我们这次行动的计划早就被人泄露出去了,附近十里八乡这么多人聚在此地,依小的看现在是人多眼杂,绝对不是动手的好机会,倒不如……”

    “倒不如就此打道回府是吧?”孙殿英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你懂个鸟蛋,走漏消息的不是别人,是老子我故意派人干的,正巴不得这马兰峪聚满想发横财的盗贼呢——去去去,赶紧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动手……”

    韩四吃了孙殿英这通数落,自觉在正衡和手下面前丢了面子,退到院中角落后对着堂上恨恨地啐了口痰,随即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佯装着干咳了两声,转而问正衡道:“大帅到底打着什么主意,还没听说有谁是自己给自己拆台的,你说这乱哄哄的,还怎么动手?”

    正衡一笑:“四爷,这就是你不懂了,浑水里面才好摸鱼!”

    见韩四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正衡进一步解道:

    “一帮只懂种田耕地的百姓能干什么?说是盗陵,恐怕连墓室在哪都说不清楚,到头来还不是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冲乱撞一气后败兴而归嘛。不过被他们这么一搅和,对我们来说至少有两点好处:其一是将那些致力于‘防贼防盗’的当地百姓转变成志同道合的盗贼,等同于在无形中减少了紧盯着我们的耳目,在这样的环境下,做起事来不是就更加得心应手嘛……”

    韩四想想也对,刚才在镇口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想来那些百姓虽然愚蠢,可也最易被人拉拢和利用,大帅这招等同于是让他们明修栈道,而自己人则在掩护下来个暗度陈仓,不可谓是不高明啊。

    “这还不算完呢——”正衡接着说,“盗掘皇陵毕竟关系重大,一旦时局企稳,自然会有人来翻旧账,到时候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有可能被拔出萝卜带起泥一样的牵连出来,正所谓城头变化大王旗,孙大帅虽然今朝大权在握,难保明天还是一样得势,所以与其背负未知的风险,倒不如现在就找好替罪羔羊——若干年后,如果有人提起这次盗陵事件,恐怕只说是附近的百姓村民在一个王姓的响马带领下为之,却不知道真正的魁首还另有其人了……”

    韩四听正衡这样说,开始还一脸的钦佩之情,随即脸色阴沉了下来,半响不语。正衡心知他感觉到了孙殿英的狠辣,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担心,嘴角闪过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