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金甲沉江捞不起 崇岛横沙阻激流 (第2/3页)
摩曼说的虽然不无道理,可张三链子毕竟是混迹江湖的人物,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他只觉得刚才的失败全在自己的无能,没有必要去借助托词来加以诡辩,什么“天空”“人心”的,怎么看都像是化外高人才能参悟的禅理,自己对此是既听不懂,更加丝毫不感兴趣…… 摩曼将张三链子的神情看在眼里,好像猜透了他的想法一般,自怀中摸出一个包裹来递到他的手上,并说: “天命有归,万事万物皆有道数可循,刚才你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性命系于一线,其后之所以能安然脱身,并非源自我的帮助,而是上天赐予的重生,被表象障蔽了双眼,待到柳暗花明之时,自然会体味到其中的玄机。你我相识一场,我就将这两本上古天书送给你,闲暇之余可以翻看一下,或许能对你虚妄的心境有所改善……” 张三链子接过包裹,打开来发现封面上用古体小篆分别写有《连山》《归藏》几个字,心中不由得一惊,心想这两本书在行内人看来可是早就失传了的至宝,摩曼却随手将其送给自己,真可谓是高人行事,只让旁人钦佩不已,却又无法体会个中的深意。 虽然得了两件宝贝,可张三链子并未显出太多的兴奋,摩曼见状只“呵呵”笑了两声,问他是不是还别有所求?摩曼如此大方,张三链子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怯怯地说那副从东陵带出来的铠甲,看样子是件不世出的宝贝,您是化外高人,如果真的看不上这等俗物的话,能不能也一并送给我? 张三链子自知提出的要求太过无礼,可一想到摩曼既然已经将两本上古的奇书赠与了自己,那副铠甲纵使再怎么宝贵,终究也比不上天书,对方大抵上还是会成人之美吧。 然而摩曼却立时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自己,对张三链子说: “你没看到铠甲已经不在我的身上了嘛,刚才救你上来的时候,我就把铠甲全部脱下沉入江心当中了——世间之物自有一套彼此关联的命数,这次铠甲算是代你死了一回,自此后百年之内都不会复现于人间,是福是祸就犹未可知了,劝你不要再打东陵的主意,一切善因恶果全都交由后人去探寻。正所谓‘缘起自有缘灭时’,你我好歹也算是相识一场,以后再难有见面的机会,说来虽然难免让人唏嘘感慨,可毕竟生死有命兴亡在天,也没必要长吁短叹,今时今日咱们就此别过,安于天命好自为之……” 正衡听张克易说到这里,心中不由得窃笑了好一阵——原来那个摩曼身穿的铠甲早在百余年前就被他沉进了江心,这么说来,不管韩四等人如何努力,最多也就只能找到所有铠甲中的十二副了。 虽然不知道这会对他们的行动产生什么影响,不过在正衡看来,总比一切都尽数落到心怀不轨的人的手上要好,只是他原本想要知道东陵的出口为何被设置于远在辽东的小岛上,张克易却岔开话题,讲起了张三链子和人鱼摩曼之间的往事,到底是何用意呢? 对于正衡的疑问,张克易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声“勿急勿躁”,然后才继续讲道: 当年张三链子与人与摩曼分别后,虽然得了两本旷古奇书,可仍旧还对那副沉入江水中的铠甲念念不忘,于是在附近的村落里寻了一个住处,指望着能够找几个水性好的村民,帮他把铠甲打捞出来。 辽东之地民风淳朴,对于张三链子的借宿请求,几乎立刻就应承了下来,可随后听他说要打捞遗落在水底的“货物”,又都纷纷规劝他,说这条河虽然不比中原的江河那般辽阔壮丽,可也是东三省首屈一指的大河,最重要的是辽东的地质不比别处,河床上尽是细小的碎石和泥沙,被水流一卷就会形成无数大小不一却又凶险异常的潜流暗涌,正因如此河中虽然盛产渔获,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最多也只敢在河边近岸的地方垂钓或者下网而已,即便要乘船到对岸去走亲访友,也都会选择晴朗的天气,并且选择黄道吉时出行。泛舟江上尚且如此谨小慎微,哪有人敢舍命下到水中啊? 见张三链子并不以为然,村民又故作神秘地告诉他说:据传这河中卧有一条黄龙,乃是是东海龙王敖广最小的儿子太子崇横,千余年前,不知因何缘故负气从龙宫出走,来到了辽东之地盘亘在了大河当中。要说起这个崇横,虽然算不上是大jianian大恶之徒,可秉性极其暴躁,稍有心绪不顺的话,就会在江水中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世代以来辽东的居民吃了不少苦头,即便是逢年过节在江边虔诚祭拜,始终也没能将其安抚,只好退而求其次惹不起躲得起了…… 张三链子身为摸金校尉的魁首,对捕风捉影的民间传闻,一向报以既不轻信亦不忽视的态度。他忽然想起事关人鱼的惊天秘密来,思量再三之下,仍旧觉得辽东百姓口中的崇横,大概就是当年哈赤族长的化身。 人鱼从海上登上陆地,并且在辽东兴盛起来,最终袭取了中原,这事虽然隐秘,却也未必就没人知晓,只不过碍于当权者的压力,往往都会表现得噤若寒蝉,唯有借助神话故事加以暗喻,流传得久了真相也就不复被人知道,反而对那些传说深信不疑了…… 当然,这件事对张三链子看来,只是一个并不特别重要的插曲,他满心想着将铠甲捞出,村民的话又岂会听进心里?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他拿出数量不菲的银两后,终于还是寻到了几个亡命之徒,问渡口的船老大租了艘小船,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划到了当初铠甲沉江的大概位置上。 那几人都自恃在江边长大,虽然也心中没有多少底气,可为了拿到张三链子许诺的金银,互相鼓动了一番后就都翻入了水中。张三链子坐在船上,眼见着脚下河水极其浑浊,能见度尚且不足三尺,别说是河底就连那几个人的踪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