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邪:盗墓救世界_第33章 荒野外再见石原 木屋中卷轴探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荒野外再见石原 木屋中卷轴探秘 (第3/3页)

看到的那个黑衣人我倒知道,后来也搬进那个小院里,因为男女有别生活不便,我这才搬到村外这个木屋里来的,没想到竟会在树林里碰到你们两个,真是巧了……

    石原一边说,一边伸手朝着窗外指了指,正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在不远处就是林地的尽头,几间乡下屋舍的尖顶和烟筒显露出来,应该就是他所说的那个村子吧——段连祥带来的黑衣人竟是个女人,想来大概是他的家眷吧,只不过因为于家先前闹出丧尸的乱子,段连祥出于安全考虑便把老婆安排在了城外,这也算是合乎情理。

    于家就好像是个不见底的深坑,能让任何人都有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觉,任凭正衡的好奇心再怎么巨大,也觉得这滩浑水并不好那么好蹚,原本能够全身而退地离开,应该是件天大的好事才对,只不过刚刚他们两个还在于家南院的山洞里,一转眼就到了城外,这事真让人想破脑袋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

    夏侯水和正衡同样困惑,两个人连同着石原一起把他们先前的经历分析了一遍,却始终不得要领,只是觉得于家那个麻脸老太,亦即封师古的小女儿,既然继承了观山指迷术,可能拥有某种不为人知而又玄妙异常的手段,只不过刚才她掌控着两个人的生死,却把他们放逐到了于家之外,这样做的目的比起手段来似乎来的更加重要……

    正衡依稀记得在麻脸老太最后曾在他的耳边叨咕了几句,大意是要他去帮她做什么事情,以保于家的安全之类,只不过当时太过紧张,加之麻脸老太的模样着实恐怖,一时竟听的不甚仔细。现在想想,既然麻脸老太的要求跟于家有关,又怎么会把他们送到了城外,并且还和石原碰到了一起,这事怎么看都不像只是巧合那么简单吧。

    又想了一会儿却仍旧不得要领,三个人都有几分困顿,纷纷或躺或卧地泛起迷糊。说来也怪,之前在于家锦床玉枕上也没今天睡得这般舒服,这一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待到三个人都迷迷糊糊地醒过来时,就见四下里一片漆黑,唯有从树林里依稀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啼哭,让人乍听上去只感几分恐怖。

    石原不知从哪摸索出了火柴,将木桌上的蜡烛点燃,不大的木屋里立刻就被照得透亮。是夜无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三个人睡了好久此时都再无困意,只好大眼瞪小眼地干坐在那里,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起来,没多一会儿,话题就落在了那个卷轴上。

    正衡怕石原多想,就先告诉他说:我可不是要抢那卷轴,只是自东陵时就觉得那东西有些邪性,我干爹和于峰都是被它发出的光线一照才变成了丧尸,你现在还把它带在身上吧,千万小心,别一个不小心再害了我们……

    正衡刚提卷轴的时候石原还略显警惕,不过转念一想,他要是有心抢夺自己始终无法抵挡,于是便放下心来,拍拍胸口让他放心,东西一直都被自己小心收着,比起容易走火的手枪,这东西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呢!

    也不知是有心炫耀,还是没把正衡当做威胁,他竟然主动讲起了卷轴的来历。

    他说:无论你们承认与否,在我们日本人的眼中,这场战争日本只是败在了海军,而非陆军上。因为就在我们投降的时候,还占领着你们大半个中国,更别说整个东南亚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下。只不过美国人太厉害,硬是投了两个原子弹才逼得天皇陛下终止了战争。原子弹,你们知道吧,那可是相当的利害,原理就和我手上这个卷轴一差不太多,只不过原子弹是不受控的爆炸,而卷轴的危险则是可控的辐射而已。

    正衡不太懂什么是“辐射”,但从石原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意味,赶忙就问他,难不成想接着卷轴的威力,制造出原子弹一样的武器,来继续日本的侵略战争吗?

    石原一怔,哈哈笑道:你也太小瞧了卷轴,如果只被用来制造炸弹,那可就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了——我一早就说过,世界上一切的战争,都是基于对能源再分配的需求上进行的,就拿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吧,无论制度还是经济都比你们中国强太多,但受限于岛国匮乏的资源,这才不得不发动战争对外扩张。你们中国人也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试想一下,如果解决了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又岂还会再起战端?

    正衡一脸茫然,反倒是夏侯水从旁插话道:你的意思是说,只那一个卷轴,就可以解决全日本的能源问题了?如果真有那么神奇,那可值老钱啦!

    石原点点头,却又不无戒备地说:“道理简单,但要想对卷轴充分加以利用,不但需要尖端的技术支持,还要有非常雄厚的资本,并不是三年五年能够实现。你以为贵国当权的人就不知道卷轴的用处?只不过他们并没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思想还停留在争权夺势上面而已……”

    夏侯水见利起意,就想着跟石原套套近乎,探讨起共同开发卷轴的可行性来。一旁的正衡虽然听得不太明白,可总觉得哪里不对,想了好半天才一拍脑袋,继而劝夏侯水说别听石原忽悠,想那卷轴少说也有千八百年的历史,怎么可能具有和原子弹一样的能量?难道说一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具有超越时代的智力和技术水平?

    没想到对于正衡这看似合理的质疑,石原却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悠悠地道:“谁说卷轴有一千年的历史了,你就是在那个年限后面加个“万”字,我还嫌少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