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陋室铭》 (第2/2页)
唐宋急忙回礼,面带笑意道,“爷爷,您请您请,我不过随口胡言罢了。” “被人叫了这么多年爷爷,今天这声爷爷,却是老夫这些年来,听得最舒心最舒畅的一声!”司马文哈哈一笑道。 司马晴川闻言,不由得撇了一下嘴。敢情,我这些年都白叫您爷爷了,您老到底是谁亲爷爷啊?这才跟唐宋见一面,就如此偏心,也太没有天理了吧。 司马文这番话,若是被职场旁人听到,立马会三叩九跪行大礼认他当干爷爷。这司马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再说了,认了这么一个干爷爷,房子车子女子还用愁吗? 这层意思,唐宋自然听出来了,不过,他想的却是,这个司马文好不地道啊,一见面就想占我便宜,叫你声爷爷那是出于礼貌,你丫的还登鼻子上脸了!“那我就只能改称呼了,老人家,对就叫老人家!”唐宋一本正经地说道。 闻言,司马晴川一惊,他竟然不领爷爷的情! 就连自认为看破一切的司马文也不由得一愣啊,老人家,这是什么称呼,似乎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 “也罢,高人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吧,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而矣!”司马文爽朗地说道。 “当真?”唐宋却再次开口说道。 闻言,司马晴川有种想掐死唐宋的冲动。你一根筋啊,写诗填赋的智商去哪儿了?会说话不? “当真!”司马文很久很久没有遇到这么一个有点意思的人了。这个很久他已经忘记是多少年了,三十年还是? “其实,我最想叫你---老头!” “唐宋,你休要得寸进尺!”司马晴川顿时就勃然大怒了,在她的心中爷爷就是神格一样的人物,从小到大,她最崇拜的人就是爷爷。而如今,一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人,竟然叫自己爷爷老头,简直无法可忍。 如果司马文不在场,司马晴川一定会让人撕烂唐宋的嘴的。 “唐宋,我记住这个名字了!”司马文扭头瞪了一眼自己的孙女,顿时司马晴川就闭口不言了。 这样的眼神,司马晴川印象中,上一次爷爷瞪自己那是几年前来着??? 木屋,木桌,木椅,木床! 屋内唐宋看到的一切,都是木制品,极为平凡,就像寻常百姓家一般。只不过,如果非要说不同的话,那就是木质地面极为干净,一尘不染。 唐宋跟司马文均已落坐,而司马晴川却站在爷爷身后,一动不动。 司马文盯着唐宋道,“高人。” “那个,您叫我名字就行。” “好吧,唐宋,敢问师从何人啊?”司马文觉得,这个唐宋出口成章,必然是有高人指点,其小小年纪已然有如此才华,那么指点他的那个老师,岂不--是真正的学富五车。 唐宋笑了笑,“其实,我是---自学成才。” 自学成长?司马晴川凤眸微微眨了下,眼神中充满了质疑与不信。 自古文人多-毛病,这一点司马文很清楚,于是便笑了笑,道,“那你上的哪所大学?导师又是何人呢?我虽然年长些,这有名的学校里的名师,还是认识一些的。或许,我们还真有些渊源呢。” 唐宋苦笑,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个,其实,我大学没上完,就被学校给开除了!” 闻言,司马晴川险些笑出声来。 不过,对于这番话,司马文却不信。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老师指点,你当我司马文白活了这么多年啊! “唐宋,刚才大作,可有题目啊?”司马文问道。 “《陋室铭》” 司马文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思量片刻之后,突然兴起,道,“晴川,研墨!” 木桌,笔、墨、纸、砚,样样皆有。一袭旗袍装的司马晴川如同书童一般,安静地在那里研墨,手法娴熟,力道不轻不重。 将纸平铺好,凝神注视片刻后,司马文提笔蘸墨,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竟然一气呵成。 唐宋很纳闷啊,自己就有感而发地朗诵了一遍,这司马文竟然都记住了,如此年纪,这脑子竟然还这么好使? 停笔之后,望着这篇《陋室铭》,司马文的眼神越来越诡异。 单从表达来看,它则是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 从写作技术来看,区区八十一个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流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线索看,以惟整整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始终…… 想到最后,这司马文的眸子中竟然露出了一丝崇拜之色。 但下一秒,看到唐宋的年纪后,不由得疑心再起,这真的是他写的吗?而且那么短的时间,几乎没有思考没有揣摩-----不不,这绝对不是他写的,而是那个指点他的老师。 当然了,既然对方不想明说,那司马文也不再追问,笑了笑,盯着唐宋说道, “唐宋,能让晴川把你带到我这儿来,想必一定各法皆通。来,你来点评下老夫的字如何?” 司马文一言一出,司马晴川就不得不开口了, “爷爷,我带他来,其实是因为---《上林赋》。” 唐宋看得清清楚楚,这司马文的表情在这一瞬间变了数变,先是惊讶随即恍悟,最后却又是惊讶。 什么情况? 唐宋有点不知所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