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宋_第六十九章 明州布点【求收藏,求推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明州布点【求收藏,求推荐】 (第2/2页)

,这是官人定下来的常例。你现在最主要的是给你自己找个浑家。呵呵。”

    “啊,这个,嘿嘿,这个不着急,姻缘天上定,有了自会来的,多谢都头和主母关心了。”

    婉儿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在山庄训练过的人,官人可都是当你们是他的亲传徒弟一般,就盼着你们都能出人头地呢。好了。不说这些了。对了,官人还叫我问问你关于购岛之事办的如何了?”

    王九农说道:“这够岛之事,现在倒是有了眉目了。这明州府城,出了城东水门,向东行船三十多海里,就有一长条形大岛,宽数十里,长上百里。这大岛设下县唤作昌国县。昌国县乃是海外悬岛,除了这大岛还下辖,岛东三十多海里密布的几十处大小岛屿。

    这昌国县有民五千户,两大盐场还有一处官办造船场。岛上百姓一般是打渔,或盐场船场帮工为生。这百姓几乎都聚集在这大岛之上。岛东各处小岛几乎没有人烟。而这昌国县东面有一个岱山岛,这岱山岛位于昌国县本岛北约三十海里,东南至西北走向,呈贝壳状,岸线长三十多里,面积有百十多里,东南部平坦,中部及西北部丘陵小山,岛上树木繁盛还有一个岛湖,听说是泉水涌出形成,因泉水品质极佳,原来有一家官办酒坊在此,但是因为离岸有五十多海里出入运送不便,后来就废弃了。

    都头在我来明州之前,就和我说过,让我有机会购买一处海外荒岛,最好是有淡水之地和天然码头。将来咱们的酿酒坊开在这里,可以保密还兼顾方便运送。我觉的这个岱山岛不错。前些日子专门出海跑了一趟昌国县,和那里知县商量过,买下那荒岛只需要二十五贯即可,但是不管咱们以后在岛上开作坊,还是开荒种地,都必须按时交纳相应税费。我本来想要将此事书信禀告都头,不想主母亲来,那您看是不是就购买此岛。”

    婉儿仔细的听完之后想了想问道:“既然这岛环境不错,还有天然港口,为什么官办酒坊要荒废,难道真是运送不便所致?”

    王九农说道:“其实还有别的原因的,我也是去趟昌国县,和周边渔民打听才知道原因的。这明州海商众多。明州港是我大宋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其繁荣更是“万里之舶,五方之贾,南金大贝,委积市肆,不可数知。往来海商则是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船往来,物货丰衍。商业贸易兴旺发达。而这有钱的地方,就有是非,海商多了,相应的海盗便也多了。”

    这里的海盗泛滥和这昌国县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昌国县虽然有专门的缉拿海盗的巡检司,但是昌国县整个区域是个群岛,有一千多个岛屿,两三里大小的岛屿五六十个;而且长期云雾缭绕,视线不好,隐藏几个海匪窝子,绝对难以寻找。巡检司就那么几百人,那么多岛,你能守几个,只有昌国县本岛能护的周全,那些没有人烟的岛岂不是成了海盗最佳的老巢!”

    “恩,怪不得,那么大的岛屿二十五贯就可以呢,恩,这样,你先去把这个岱山岛买下来,地契文书办好了,至于海盗问题,官人在我来时和我说过,说这海贸繁盛的地方,周边有海盗那绝对是正常的,咱们不用怕这些的,官人说,咱们巡捕队人手绝对可以扫平周边海盗的。对了这是官人让我给你带的会票,你拿着,官人说了,让你这段时间,大量招纳些水手,然后采买几艘五百料的海船。先不着急出海贸易,先在那岱山岛驻扎下来,请工匠修缮房屋,修建码头。我这次带来的巡捕队,给你留下十人,让他们先熟悉海山行舟,周边水文情况,探查航道,还有就是负责训练水手。后续之事,官人会来信告知你的,今年你先把这些事办稳妥了。”婉儿仔细的将赵图意思传达给王九农。

    原来这些事,都是那天宣布开分店之后,赵图便去看了明州地图吩咐王九农和婉儿的。赵图也觉得这南宋歌舞生平,武备松弛。而再过两三年蒙古就把金朝灭了然后调转马头就会攻打南宋了。自己现在也是有家有业的,跟随自己的人不下五百多口了,一直在这绍兴府也不安全,还不如找个海岛栖身,战乱之时,实在不行带领驾船出海躲避也行,起码也算个退路。这人没有近忧,必须得有远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