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版第二部分 (第2/3页)
诉你,郑总兵在威武堂等着,有请老大呢。” 第三十四章小兵传奇(中) 这支准备和郑和远洋的水军,是由南北两军组建而成,不过是以南军为主体。最高领导是由朱棣最信任的郑和,以及其手下统领的几名太监来担任,下级的将校极军官即有南方的建文旧臣,也有北军中新官勋贵,主要是由来自锦衣卫、水军右卫、金吾左卫、龙江左卫、宽河卫、府军右卫组成。其中金吾左卫和宽河卫是北军新建,人数较少,但习于骑射,而南军则熟习水战。 威武堂,是军营中的议事之所,高闯赶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许多军官在等了。趁着守门的兵士进去通报之机,他藏身在半掩的门后向大堂内观看。 就见大堂迎面的地方摆了一张阔大的书案,书案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张椅子。右边的椅子上坐的是郑和,他正与坐在左边的一位武将说着什么。那武将非常年青,也就二十多岁,瘦削而精干,脸露英气。 下首有一排椅子,年青武将的这一侧也坐着三个武将,郑和那侧却坐着两个太监,还空着一个位子。 高闯正想看得更仔细些,已听到郑和叫他进去的命令,只得先行进入。他低着头,胸中十分闷气,在现代社会,他没向任何人低过头,可在六百年前,他却不得不一再的屈从于所谓的权威。 “卑职高闯,见过各位大人。” “不必多礼。”郑和并不尖利的沉稳声音传来,“先见过各位大人,然后坐下说话。”他指了指左首的年青武将,“这一位是御封武义都尉王正国。” “这一位是周闻周千户。”下首第一个的武将,身高马大,还有一蓬大胡子,看不出年纪。 “巩珍,武德骑尉。”面目清秀的中年人,像是文官一样。 “费信,锦衣卫副指挥史。”香港电影中常见的反派人物,不过和传说中不同,竟然温文尔雅,当高闯的目光扫来时,还友好的点头微笑。 “这边是我的手下,内监的两位副总管,王景弘、李挺。”这两个人看来比这些武将更难相处,叫王景弘的是个胖子,眼神冷冷的,看似对高闯相当怀疑,那个李挺却一脸戾气,看来脾气相当不好。 这些人看样子官职都不低,可能以那个叫王正国的职位最高,因为他和郑和平坐,并且是坐左边,古人以左为上,所以虽然高闯从这些人的官服上看不出什么,但也明白,这里只有他是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其实这也没什么,他就是有点不想坐在两个太监的下首,但又不能违命。 “各位大人,此人是我在民间识得,蒙皇上隆恩,亲自盘问过他的才学,认为此人可堪重用,是以破格御封为从九品的修武佐校尉。”郑和撒谎连眼睛也不眨,把高闯佩服得差点当场下跪,“虽然他的品衔较低,按理是不应在这里与众位大人一起议事的,可是他熟悉航路水道的事,咱们都是行武出身,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一切海事为重。各位大人有意见吗?” 他一番话有义有理,以主事人的姿态说得无比大方,哪有人说个“不”字。 “既然如此,高闯,你先说说那个海军陆战队的事。还有,你来军营半日,有没有发现应该改进之处呢?” 高闯把那天和朱允文所说的话说了一遍,听得几位武将频频点头,就连两个分明看不起他的太监也认真了起来,态度没有那么倨傲了。 “我只是个在海上呆了十几年的人,不懂带兵之道,全凭一张嘴,真才实学是没有的,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人原谅。”高闯说的是实话,不是对这些人溜须拍马。他虽然海上的生活经验丰富,但那是在现代,有高科技的设备做为后盾,在这里一时之间是玩不转的,要重新适应才行。 “你读过兵法吗?”李挺突然插嘴,声音尖利刺耳,和郑和的浑厚嗓音差别很大。 “卑职对于兵法,那是六窍全通。” “怎么讲?” “就是一窍不通!” 高闯话音才落,堂内的人全笑了起来,紧张如考场的气氛有所缓解,让高闯也舒服了些。他从小成绩就不好,最怕这种考试式的盘问。 “那么你对水兵的cao练有什么建议吗?”大胡子周闻问。 “不敢说是建议,只是在海上生活的一点感觉吧。”高闯说:“大明水军,无敌天下,只不过以往大约只是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作战,假如到了外海,那里的风浪自然与平时不同,更加颠簸,遇到风雨时甲板滑得站不住人。所以卑职以为,cao练水军时应该想办法让他们渐渐适应颠簸,而且战靴也要改良。” “哦,要怎么改进呢?”中年人巩珍问,显得特别好奇。 古代物质提供有限,最后高闯想出了弄一个巨大的辘轳,把人装入其中滚动,以练习适应海上风liu的训练要求,而战靴,则一人配一双木底鞋,鞋底下有轮胎那样的花纹,以增加摩擦力。他买过一双荷兰木屐,又防潮,又防滑,只要鞋旋儿做得好,还很舒服。 在高闯的“奇思妙想”下,开始时大堂还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到后来所有人都围到了书案边上,听高闯一边说一边在纸上乱画。高闯提议在原来的水兵基础上增加三种作战小队,一是尖刀小队,要选择作战勇猛,脑筋聪明,举止冷静之人加以训练。如果在海外遇到敌军,这种小队可起到突袭作用,直插敌人心脏。二是蛙人小队,这要选用水性极好的水手,还有招募来的渔民。这些人配备上高闯画在纸上的设备,可做潜伏和侦察之用。三是工程小队,这是高闯玩军棋时的感想,如果外出作战,工程兵必不可少。虽然船上带了各种工匠,但这和工程兵是不同的。总之,在威武堂呆了近两个时辰,天色已经渐渐擦黑时,他才讲解完毕,把他从那个美国海军精英那所学的,一点不剩,全倒出来了。 “就是说海军陆战队,不单纯是搭载船只的步兵,而是装备精良的骑兵?”郑和终于明白了高闯所说之意。 高闯想说,实际上海军陆战队是搭潜艇或者从飞机上跳伞的兵,可此时却只能点点头。心想,谁说海军陆战队的萌牙是出现在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海军,明明在大明朝的时候,郑和的船队已经具有海军陆战队的雏形了。 高闯离开后,郑和还捧着他画的图纸细细研究,但高闯明白,那几个武将和管事太监虽然认同他所说的东西,但对他还是一样的态度,没那么容易改变,但愿他们别卸磨杀驴就好。 第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