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爆发(二) (第1/3页)
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日本政府以清**队在朝鲜挑起事端,刺杀朝鲜大院君,攻击日本驻朝军队为由,正式对大清宣战,并照会西洋各国。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 当天就有翰林院的学子举起横幅,跪在紫禁城外面恳请朝廷倾举国之力,和倭寇决一死战。 也有老成持重者,认为朝廷推行新政不久,国家元气尚未恢复,正当韬光养晦积蓄国力之时,贸然与日开战恐又重蹈北洋舰队的覆辙,还是等等看洋人的调停有无效果再下决断较为稳妥。 市井民间这会子倒是喊打之声一片,不过也还真有点糊里糊涂的感觉,这太平了才几日,怎么又打上了?还又是朝鲜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是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太往前的咱就不提了,就打前明万历朝开始,这小鬼子就没有歇过气,一个劲的往朝鲜折腾,难道这朝鲜的风水就那么邪乎?………… 其实大清时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早已如同一间摇摇欲坠的破屋子,但凡有识之士都多少看明白了一点,在西洋的文明制度和坚船利炮前,仅靠数千年的微言大义是救不了这个国家的,所以鸦片战争后,才有大清自强和洋务运动,然而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皇上临危亲征挽狂澜于既倒,大清恐怕早就败得一塌糊涂了。甲午过后,朝廷全力推行新政,整顿军备,振兴工商,国家的元气也在一点点的恢复,可偏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人好死不死的又打上门来了,难道这个国家又要走上甲午的老路? 老大帝国的迷梦早就灰飞烟灭,国家自强之路又走的无比艰辛坎坷,可以说正是因为处在这种极度失落的纠结中,当日本对大清宣战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才会在忽然之间表现出难以言喻的复杂、苦闷、躁动和患得患失。 而此时此刻,日本人宣战的消息已经传开有大半日了,朝廷里面却一直没有消息出来,军机处的几位军机大臣也是连人影都见不到,凡此种种不免更加让朝野内外猜疑莫名。 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三日下午,紫禁城 从外表看这些层层叠叠的宫殿和往日并没有多少区别,禁卫军照常换防上岗,太监宫女也是按例值守当差,用西洋人的话说,这个帝国的一切都和桌上的沙漏一般,平和而安静。 这当然只是表象,事实上东暖阁里如今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墙壁上的字画全都被收了起来,换成了总参特制的军事地图,往日里的太监宫女也全都没了踪影,只有神情肃穆的作战参谋在东暖阁内进进出出,各处战事情报的收集汇总,部队兵力部署进展情况,后勤保障人员调派,忙的是脚不沾地,看这个架势皇上简直就是把总参的作战室都搬到了东暖阁。 从半个月前开始,皇上就下旨让军机处的那几位军机大臣入值宫里,平常就在紫禁城东暖阁皇上身边处理政务,各部要紧公务统由军机处章京直送宫里,军机大臣拟出意见,皇上当场裁定用印发往各部,基本上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夜里实在熬不住了,那几位军机大臣才回军机处签押房眯上一会儿。 这半个月下来,不要说年老体弱的李鸿章翁同龢打熬不住,就算是年轻一点的谭嗣同也是累得半死。谭嗣同如今虽然只是在军机上行走的身份,名义上协助皇上处理政务,但举凡大小奏章公文都要经过他的手,哪些要紧公务需向皇上请旨,由皇上圣心独断,哪些军机处大臣直接下文就可发往六部各省,斟酌挑检居中承接,全都在他一人身上,好在他少年习武身体底子不错,又是第一次亲身逢上这样的生死关口,精神倒是比平日看起来还旺盛许多。 “朝鲜急电!”一个军官匆匆走到谭嗣同身边,从怀中掏出一份电文递给谭嗣同。 正埋头在公文中奋笔疾书的谭嗣同听到朝鲜二字顿时就站了起来,一把拿过电文匆匆扫了一眼,心头一股热气猛地往上一冲,握着电文的手都不禁有些颤抖。 “皇上,平壤急电!”谭嗣同急忙走到光绪身边,努力压住内心起伏的情绪低声说道。 “念!”光绪头也不回,负手在后目不转睛的望着墙上的地图。 “三月十二日上午八时许,日军第五师团第11联队率先向我平山一线发起进攻,激战至上午十时,平山守军王昆平所部237人全部战死,平山失守。日军随即以第五师团、第七师团之主力向我平壤全线发起进攻,现日军先遣部队距平壤不足100里,我第五师正以逐次阻击之方针向鸭绿江防线撤退…………” 谭嗣同一口气念完,又拿过第二页电文念道,“另据军情处汉城获悉,日军第十一师团已于十二日下午开始在仁川登陆,现兵力正在集结展开中,预计十一师团将会同汉城日军后备第二十旅团作为日本朝鲜驻军之总预备队,掩护第五师团、第七师团之侧翼。” 谭嗣同话音刚落,东暖阁内顿时一片沉寂。 日本人真的是发疯了,在朝鲜集结了近三个师团的兵力还不够,现在又将第十一师团调往朝鲜,想一口吞掉朝鲜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而大清朝鲜驻军目前兵力仅有日军的一半,不仅要顺利从朝鲜撤退,将来还要担负死守鸭绿江防线的重任,兵力如此悬殊之下,杜振武的第五师能守得住鸭绿江吗? 沉默片刻,光绪转过身看了众人一眼,淡淡说道,“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日本人派了一个十一师团到朝鲜,就让我大清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