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木秀于林(3) (第3/3页)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都有点纳闷,兴许我舅父在酝酿什么东西。总之,等过两天,我再去求他,一定要给你一个明确的官职。刘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殷红林这个人,要说实实在在的本领。那是稀松平常得很。看来对其他人也不怎么待见,但是对自己的确是一番真诚。从那天在三祖寺当面给自己道歉看来,他的内心还属于比较简单地一类,没有什么大丑大恶。当然,这种真诚,也可以理解为需要自己帮忙,他殷红林地确是想自己留在舒州刺史衙门,帮忙他们对抗贝礼翊一派的势力。 不过,王博到底在考虑什么呢?退退缩缩,遮遮掩掩,和这些文人打交道,真是有劲没处使啊! 殷红林也摸不透王博是什么意思,只好独自纳闷,难道舅父还没有觉察到局势地危险啊?贝然清和贝丹山随时都会发动军事政变,将他们来个一锅端的啊!在这种时候发动政变,失败者的下场可想而知,就算以殷红林单纯的脑袋,也深深的明白绝对不能失败,否则就只有到地狱里面去潇洒了。 偏偏王博居然就给了刘鼎一个押衙的官职! 在唐末,押衙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名称,一般是指州衙的军事官员,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按说,押衙可充任都虞侯、都兵马使、都押衙、镇遏使、都牢城使、游奕使、节院使、都头、将头、诸司押衙、孔目官、州学博士、画匠、县令、乡官、都指挥使、军使等官,权力可大可小,但是必须有个明确的说法,才能有效的行驶权力,否则只有一个押衙的空名头,谁也不会买账的。 无奈的想了想,殷红林又说道:“也罢,舅父可曾交待你什么任务?” 刘鼎说道:“大人让我找你,说你这里有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要交给我去处理。” 殷红林随口说道:“什么为难的事情?” 忽然目瞪口呆的说道:“不会吧?他让你去……去、去、去处理桂花湾和檀木乡的械斗!?” 刘鼎说道:“可能是吧!这件事情是不是最为难的?” 殷红林苦涩的说道:“其实我不喜欢管事,因此手上的事情不多,但是说到最为难的,就只有这么一件了。可是,你不过是一个带兵的,舅父怎么会让你去处理民政呢?” 刘鼎皱眉说道:“民政上的事情?” 殷红林吃力的吞了一口口水,艰难的说道:“纯粹的民政事务,而且不在怀宁城附近。我也搞糊涂了,实在不知道舅父这样对你是何意思……你等等,我现在就去找舅父,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贝然清和贝丹山都要打到刺史府来了,他还派你离开怀宁城,真是……我想不明白,我一定要问清楚!” 转身就走。 他当然想不明白,彭勃都带人杀到刺史衙门门口了,贝丹山明目张胆的想要他殷红林地小命。贝然清在一边厉兵秣马,庞丹和董澜举棋不定,好不容易来了个强有力的援手,王博居然派别人去解决两村之间的械斗!而且还不是在怀宁城附近!雷池水寇头子雷暴和白朴都关押在刺史衙门的地牢中,贝然清在打他们的主意。其余地雷池水寇也有可能前来营救。殷红林最大地指望就是刘鼎,可是王博居然将刘鼎派出去干别的事情! 刘鼎在后面说道:“红林,你那么着急干嘛?把这个事情详细说清楚再说嘛!” 殷红林说道:“说了也没有用。除非让你将两个村子的人都杀了!” 忽然间。他若有所思地停住脚步,转过头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难道……舅父地意思竟然是要你大开杀戒?将这两个村的人全部杀掉?对!一定是这样的!把他们全部杀光。一个不留!看他们还怎么闹事!” 刘鼎心想王博才不是这样的意思,缓缓地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殷红林却好像没有听见,喃喃自语地说道:“对,一定是这样的,舅父这次终于下狠心了,交派给你这个艰难的任务,就是要将那些闹事的家伙全部铲除。一劳永逸!之前我就说过。那些人太难对付,得寸进尺。如果不狠狠的杀他们几个,他们还要继续闹事的!杀了他们,朝廷也没有心思认真追究!” 刘鼎沉声说道:“红林,麻烦你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我听。” 殷红林回过神来,急忙说道:“不急,不急,我们去弄点宵夜,一边吃一边聊,没有两个时辰地时间,我根本和你说不明白。什么叫做最为难地事情,就是说起来至少也要两个时辰,想当初我可是花了三天的时间,才弄清楚事情地来龙去脉。” 两人回到侍卫营房,大部分的侍卫和鬼雨都战士都睡下了,只有各自的哨兵和值班军官还在巡逻。因为外面的形势比较恶劣,鬼雨都战士当然不敢麻痹大意,在多个地方都安排了潜伏哨。刺史府的侍卫已经接到命令,全力帮助鬼雨都战士尽快熟悉这里的地形和武器,因此,各种大型弓弩的性能和cao作方法,鬼雨都的战士也都掌握了。 今晚的值班军官是藏勒昭,看到刘鼎过来,立正敬礼。 刘鼎招招手,三个人一起首先去看了地牢里的两个人犯,发现他们都在,各项警卫措施也都运转正常,然后再一起来到侍卫饭堂。舒州刺史府资金充裕,侍卫们的待遇都很不错,饭堂是提供宵夜的,当然,宵夜不会非常的丰富,也就是米饭、馒头、大饼之类的,却要比霍山县的伙食好多了。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讨论有关桂花湾和檀木乡械斗的事情。 桂花湾和檀木乡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最初没有妥善处理好,最后恩怨层层叠叠的堆积起来,最终成了今天的棘手难题。这两个乡在太湖和怀宁交界的地区,桂花湾属于太湖县,檀木乡属于怀宁县,中间有一条河流相隔。地域上的不统一,也是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一个原因。这两个乡最早出现矛盾是在德宗年间,最初的争斗非常简单,仅仅是涉及到两个瓷窑的归属问题。 有唐一代,瓷器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玄宗时期,名窑具备,民间工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制瓷的技术。生产瓷器,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三种成分的粘土,其中,氧化铁不得超过百分之三以上;具有上釉的技术,瓷窑的温度至少要在一千二百度以上。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能够烧制瓷器了,如果条件越好,要求越高,烧制出来的瓷器就越是精美。 当时最有名的瓷器,莫过于越州窑出产的青瓷,茶圣陆羽对此称赞不绝,还有将整个青瓷做的跟婢女一模一样的,放在窗下,居然骗过了来访的客人,以为窗下的就是活生生的婢女。根据记载:越州兵曹柳崇忽疡生于头,呻吟不可忍。于是召术士夜观之,云:“有一妇女绿裙,问之不应,在君窗下,急除之。”崇访窗下,止见一瓷****,极端正,绿瓷为饰。遂于铁臼捣碎而焚之,疮遂愈。精美的青瓷已经令人产生鬼怪的思想,可见其栩栩如生。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