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宗师_第145章 秦轩回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秦轩回京 (第2/4页)

你想徐州刺史府禀告一声。本官也自会向朝廷说明一番!”秦轩说话间,便站起来,威威而立,不怒自威,让中官员有些敬畏。

    县主簿,本名王令坤,在广陵也算个正直不阿的人,这一点,秦轩早就听钱如海说了。秦轩这么做也是想告诉刺史府,自己有意让王令坤接受朱县令的县令之职。

    听到秦轩的话。王令坤微微一怔,便想通了秦轩的意思,感激的看了一眼秦轩,便直接拜道:“下官遵命!”

    其他官员无不对王令坤产生一些羡慕,他们当然清楚秦轩这么做。便是想让王令坤接受县令之职。之后后来,他们看见秦轩经常出入钱家,有经过打听,才知道秦轩是钱家的女婿。想到王令坤能够暂时主政广陵,终于知道,这不是偶然,而是王令坤之前曾帮助过钱家,对此,他们除了后悔莫及之外,也没有说什么。

    王令坤知道也十分积极,自己虽说是县主簿,可依照往常看,很少有能够从县主簿变成县令,除了听说杭州有那么一出之外,自己也算是一个奇迹。

    对秦轩王令坤也有了几分感激,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是因为当初帮助过钱家,才得到这么大一个机遇。想起当时自己错阳差帮助钱家之事,王令坤还道是自己家祖坟上冒青烟。而且还是滚滚浓烟。

    不知道王令坤是因为秦轩的原因,还是因为什么,朱县令的事,仅仅花费了三天,便将物证,人证,包括朱洪文的供状,整理出来。当秦轩看见这些之后,心中也没有将朱洪文彻底踩在脚下的喜悦,这一点不但秦轩有些疑惑,就连前来禀报的王令坤也不明所以。秦轩只是简简单单的交代了一下,让王令坤依法处理,便直接离开了。

    回到钱家,钱如海看着自己这个妹夫,也是百感交集,除了对秦轩能够短短三年便有这么大的作为的羡慕,还有对秦轩的敬畏,对是敬畏。即便秦轩是自己的妹夫,可也仅仅是妹夫,况且秦轩和钱如玉之事,还是钱如海心中的一道疤。

    钱如海倒不怕秦轩记仇,其实也没什么好记仇的,可是再怎么说,也是有些让钱如海敬畏。

    秦轩也看出了钱如海的异常,拉着钱如海坐在钱家后花园的凉亭,好生的劝解了一番,才让钱如海慢慢,变得不那么客气。

    在广陵住了一段时间,朝廷的旨意也下来了,除了让王令坤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广陵县令,也让秦轩离开回京。前来宣旨的是秦轩的老朋友杨恒均,杨恒均宣读了圣旨之外,便和秦轩坐在内堂饮酒畅谈。

    酒过三巡,杨恒均便咯咯笑道:“秦师,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大功赫赫啊!”

    秦轩伸手一摆,谦虚道:“杨公公真是抬举在下了,都是机缘巧合,语气罢了!”

    “呵呵,秦师这话说的,咱们大唐这么多人,想有你这运气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啊!”

    秦轩摇了摇头,回道:“杨公公不要再夸张在下了!对了,陛下此次如此匆忙,诏令在下回京,是关何事?”

    “事关何事,杂家也清楚,不过应该是与西域有关!”

    秦轩一皱眉。急问道:“西域,这和西域有什么关系?”

    “这个杂家真不清楚,秦师也不要再问了,既然陛下已经降旨了。你也不要着急嘛,等咱们回京之后,自然有人相告,秦师和房相,还有长孙大人,程知节等人的关系。杂家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些朝中之事,害怕不能知道么?”

    秦轩正和杨恒均在内堂喝酒的时候,钱如海抱着一个木匣慢慢走了进来,秦轩有些迷糊不解,不过还是起介绍道:“杨公公,此乃在下大舅哥钱如海,在此地经商!”

    杨恒均看见钱如海抱着一个木匣,微微一笑,便对着钱如海说道:“原来是钱员外啊!杂家这项有理了!”

    钱如海急忙回礼道:“杨公公这不是折煞在下么!”说话间,将木匣放到杨恒均的面前。接着说道:“杨公公,听之豪说,杨公公久居深宫,什么也不缺,可是杨公公能够驾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这是一些广陵特产,虽然不值钱,可也是在下和之豪的一些心意。”

    秦轩虽然也知道杨恒均这一来,肯定得送些东西,原本秦轩还打算等走的时候,准备一些,却没想到,钱如海倒送来了。

    其实这只能说明钱如海在商场上待的时间长,对官场之事自然也知道一些,而且自己的妹夫秦轩帮了自己这么一个大忙。自己怎么能没些表示呢。给秦轩钱财,那只会降了自己的份,说不定还能让秦轩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那可不是钱如海所想要的结果。

    杨恒均这一来,也算是给了钱如海表现的机会。替秦轩这么一送礼,自然而然也会拉近和秦轩的距离。

    杨恒均拒还迎的将木匣收了起来,眉宇间更加高兴,对秦轩,还有秦轩这个大舅哥,更加看好,这都是上道的人,自己是个阉人,钱权色之间,自己权利拿不上,色有没那个资本,当然对钱财很喜了。

    这不仅仅是杨恒均的毛病,这也是古代所有太监的通病,只不过有些人对权利更加看重一些,比如鼎鼎大名的九千岁,而有些人则对钱更加看重,就像眼前的杨恒均。

    别看木匣有些小,可木匣却不轻,杨恒均有些吃力的将会木箱弄到一旁,便来着钱如海一起喝起了酒,这是对钱如海的认可,也是给秦轩面子,毕竟钱如海一个偏远县城里的商人,杨恒均还看不起呢。

    可是这商人是秦轩的大舅哥,就不一样了,秦轩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指不定以后就会是当朝宰辅,和秦轩处好关系,杨恒均还是知道的。

    三人都明白对方的重要,自然喝起酒来,能够其乐融融了。

    又过几,秦轩等人终于启程回京,虽然钱老夫人有些不舍,可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秦轩说没事让自己的老丈母娘来京都家里坐坐,才让钱老夫人放行。

    这只能说,钱老夫人还是疼钱如玉的,对之前对不起钱如玉的事,还是有一些耿耿于怀的,对秦轩也些愧疚。

    至于广陵的其他送行官员,除了王令坤成了秦轩的人之外,其他没有依靠的人也都慢慢想王令坤靠拢,但从这一点看,钱如海今后在广陵再也不会让人看不起,更也不会让人欺负。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秦轩等人终于回到了京都,除了秦轩跟着杨恒均直接进宫之外,其他人都向秦轩在京都的家而去。

    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