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神鉴师_第五章:初识古玩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初识古玩界! (第2/2页)

便放心的一件件去看,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去看,总归还是要捡成色好一些的去看,只是,他一连看了好几件,都是一等一的假货。更让王跃感到有些啼笑皆非的是,有一个地摊之上摆的所谓的古董玉器,居然是用塑料制作而成的。

    只怪他一点都不懂,还傻傻的用破妄之瞳去鉴定,白白浪费一点灵力去鉴定,唯一的收获就是,多了一点的升级经验。

    这更让他知道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眼见着自己的灵力已经耗尽,王跃也不打算再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没有了破妄之瞳,他这个所谓的神鉴师,简直比一般的小白还要小白,留下来只怕只会被人家宰。

    所幸没事,王跃便打算去上网,查一查有关的专业知识。这一查,他才知道了自己的有关专业知识有多么的差劲,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得这一刻,他才算是明白这句话的涵义了。

    有关的古董文物鉴定,他一查才知道,古玩一般分为六大类:瓷器(包括陶瓷之类的)、青铜器、杂项(牙雕、木雕、竹雕、鼻烟壶、漆器之类的都是)、书画、玉器、家具,然后,在这六大分类之中,又细分为更多的分类。由于古玩的种类繁多,内涵复杂,质地各异,若按质地和类别大致可分为:陶瓷、玉石、纺织品、金银、珠宝、玻璃、珐琅、漆木、青铜、书画、法帖、碑碣、墨迹、钱币、玺印、雕刻、建筑、家具、远古动植物标本化石、遗址遗迹等等。在众多的古玩中,必须首先确定它们的年代、真伪,然后才能知晓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古董是指古人所留下来的珍奇物品。以前古董的“古”字,是用骨头的“骨”字,现在用古今的“古”,是因为音同而参杂应用。后来我们所称的“古玩”这两个字,是从清代才开始流传下来的,那是因为古董可以作为一种玩物,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古玩指南》是相当厚的一本书,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来解说和研究,当然,这本书只是概说,而不是对每一项目做很专门的陈述。现多数人称为古玩。古董、古玩均指古物,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述方式。

    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民国建立后,政府出面保护重要的古物和古迹,并成立了相应机构,于是便出现了“文物”一词。

    文物与古董的区别是:古董是指过时的东西以及可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古董、古玩并不一定都是文物。文物是指过去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文物一般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以及石窟、石刻等;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能反映各时代的社会制度、具有社会生产代表性的实物。

    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一件古物,对文物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文物,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而像王跃检漏的那战国玉璧,对选料非常重视,多采用新疆和田等地产的优质玉料;玉璧出现新的品种,即在玉璧上“出廓”,俗称为“出廓玉璧”,皮种玉璧形式多样,制作极精致,为此时期玉璧的佼佼者,如:战国谷纹镂雕出廓双龙玉璧。玉璧在制作方面比较讲究,注重器表面上的抛光度,孔径未见有两面大小不等的现象,璧身薄厚均匀,多在内、外边缘起边线,形成窄而笔挺的高墙;玉璧在纹饰方面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西周时期所见的用线纹刻琢的鸟纹、龙纹等基本不见了,而前期所未见的谷纹、去纹、卧蚕纹和蒲纹等大量出现,也有饰龙纹和兽面纹、螭虎纹的。战国时还有断面作八角形、菱形的素面环和断面椭圆形雕绞丝纹的环,这些均是战国时期新出现的形式。战国时期玉璧造型上基本有二种:一是继承前代的传统玉璧;另一种是出廓玉璧(即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是此时新出现的品种。饰纹较前期有很大的变化,所用纹饰极为丰富。说明战国时期的琢玉艺术已跨入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新领域。

    所以,战国时期的玉璧一般来说价值很高,而王跃的那块出廓玉璧更是品相极好,若是拿上拍卖会,说不定派上四百万也说不定。那个叫做曾建国的老者实在是不简单,他看出王跃想急着脱手,所以将价格压倒了两百五十万,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却是拿捏的极其精准。

    王跃虽然有些惋惜,却也庆幸,毕竟,两百五十万的价格对于自己来说已经不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