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634_第四十一章 秋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秋收 (第1/1页)

    崇祯8年正月,从车厢峡逃出生天的流寇,于正月初六攻陷荥阳,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大会荥阳,共同商议抵御官军,史称“荥阳大会”。

    会上众流寇采纳了李自成“分兵定所向”之策,以革里眼、左金王攻四川、湖广,横天王、混十万攻陕西,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攻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居中策应。

    荥阳大会后,崇祯8年正月十五,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攻陷中都凤阳,焚毁皇陵,斩中都留守朱国相及官军四千余人,一时间,流寇声势大振,天下震动。

    消息传到京城,崇祯悲愤不已,身着孝服,声泪俱下,太庙告罪。同时撤陈奇瑜,升洪承畴为5省总督,率兵出潼关,围剿流寇。

    崇祯8年正月底,洪承畴亲率主力出潼关,大会诸将于河南信阳,准备对流寇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

    崇祯8年8月,明朝廷以流寇势力太盛,洪承畴一人不能兼顾,升卢象升为5省总督,擢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总督洪承畴办西北,总督卢象升办东南。

    洪承畴和卢象升都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围剿流寇。

    崇祯8年,后金天聪9年,多尔衮奉皇太极之命,征伐林丹汗的余部,四月,多尔衮打听到了林丹汗长子额哲在鄂尔多斯,于是率部西渡黄河前往鄂尔多斯。

    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苏泰太后和着她的儿子额哲,见后金兵势强大,无奈之下,率只剩下的一千户部众投降了多尔衮,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林丹汗彻底灭亡。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多尔衮将得到传国玉玺的喜讯报与皇太极,皇太极闻听大喜。当多尔衮得胜班师回朝时,皇太极破例出行百里之外,到辽河以西的阳石木迎接,并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接宝仪式。

    崇祯8年,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皇太极下令改族名“女真”为“满洲”,一个以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为主体的名族,就此诞生。

    而在隐藏在大巴山深处的李国强,并不知道发生了这些大事,他正在忙着准备今年的秋收。

    上半年收获了第一季粮食,李国强的钱粮紧缺状况缓解了不少,王老汉更是干劲十足,带人把西河边的土地也全部开垦了出来,这样,李家庄已经开垦出的土地,达到了6000亩,比先前预计的数量,大概多了400亩左右,但跟后世后子沟镇,全部开发出来的土地面积18000亩,还是没法比。

    崇祯8年7月28,上半年种下的水稻和粗粮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李家庄全体总动员,下到田里收水稻,8月的天,24个秋老虎不是说着玩的,阳光依旧毒辣,但丰收的喜悦却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一切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李家庄通过不断的悄悄招募流民,现在人口已经突破了400人,人手的充足,让秋收很顺利,到8月15前,所有的水稻和粗粮全部收获完毕,亏得李国强预先在新庄子里建了大粮仓,不然收获的粮食还没地方放。

    过完中秋节,全部人员又投入到冬小麦的种植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加上畜力的充足,6000亩地的冬小麦播种,在10来天就全部完成,让王老汉这老庄稼把式也心悦诚服。

    秋收后经过统计,4000来亩的水稻田,共收获水稻9100石,合后世110万斤左右,2000多亩的粗粮种植,共收获各种粗粮7300石,合后世88万斤左右。

    结果统计,水稻平均亩产才260斤左右,而粗粮也才亩产400斤左右,有了上半年收获小麦的经验,对于水稻平均亩产260斤,李国强有心理准备,但红薯、玉米、土豆这三样后世的高产作物,亩产也才400斤,李国强就难以理解了。

    红薯、玉米、土豆这三样的亩产,虽然没有粮店老板说的产量那么低,但这三样作物的产量确实不高,仅仅比李国强种的水稻、小麦高一点,也才亩产400斤左右,玉米还低一些,这样低的产量,加上食用方法不对,明朝人不知道种植方法,还要占农田来种植,难怪没有在明末推广开来。

    李国强反复研究,发现问题主要是出在种子和土壤和肥料上,当然种植方法的改良也是一个问题,李国强当然不会放弃,这是以后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加大育种和改善土壤和肥料,这后世的三大高产作物,就可以成为自己重要的粮食武器,这是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红利,李国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季粮食已经收获了,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李国强叫来赵令德、王老汉等福新公司各位管事,吩咐王老汉继续管理农事,特别是山地可以开荒的地方,也要加大开荒力度,这些山地种小麦和水稻不行,但种植红薯、玉米、土豆这三样粗粮是没问题的。

    秋收的红薯、玉米、土豆这三样粗粮,王老汉也看见了,原来这些粗粮是可以种在山地上,而且还是很耐旱的农作物,这让他对当初自己反对种植粗粮很后悔,早知道在老家就种植这些粗粮多好,也不用现在出来逃荒了。

    吩咐刘木威也继续管理好养殖。

    “小王管事,现在新庄子建得怎么样了?”李国强问王峰金。

    “总司,新庄子从3月就开始建了,中间因为农忙耽搁了一个多月,现在庄子里地面已经全部平整完毕,按公总司的要求,围墙还没修建,只是把地基打好了,庄子里总司的房子也还没建。”王峰金脸有愧色的说道。

    “这不怪你,主要是我要的东西,到现在都还没烧制成功,不过估计也快了,到时候,如果烧制成功,庄子的建设会大大加快。”李国强安慰王峰金。

    “王大叔、小王管事,你们要互相配合,在不耽误农事的前提下,把新庄子的准备工作做好,我明天要和赵令德去一趟汉中府办事,我走之后,福新公司的事,就由慧娘做主,就拜托各位了。”

    众人点头答应。

    等众人走了后,李国强又拿出一份工作计划,交给了慧娘。

    慧娘跟李国强扫盲已经一年多,汉字也能认识一千多个了,这小妮子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学会汉语拼音后,再加上简体字很容易学,现在基本上可以看得懂李国强的这份工作计划了。

    “慧娘,我走以后,你按照我这份工作计划,按时检查他们的工作进度就行了,其他的事,不要乱指挥,有什么事决定不了,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商量,最后你拿主意就行了。”李国强细细的吩咐道。

    “哥,奴家笨,怕是做不好哥交代的事。”慧娘担心自己做不好,说道。

    “慧娘,不要怕,哪有人生来就会做事的,现在咱们的家业越来越大,我身边又没有其他的帮手,只好叫你来帮忙了,只是辛苦你了。”

    听到李国强说道“咱们的家业”,慧娘立马羞红了脸。

    李国强随手抓住慧娘的手,说道:“我相信慧娘做得好的,庆山和庆生两兄弟,这次就不跟着我去了,我这次是快去快回,来去没多少天的,就让他们俩留在家里,也好帮着你做事,但功课一定不要荒废了,我回来要检查的,如果做不好,我就打那俩小子的屁股。”

    “哥就放心去吧,路上不太平,哥要小心安全,慧娘一定把家管好,等哥回来......哥还要带够换洗衣服......哥,赵令德这人,办事不错,就是不会侍候人......哥”。

    李国强的亲热动作,让慧娘脸红得像蒸熟了的虾子,但嘴上,却像一个看着丈夫远行,唠唠叨叨的小妻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