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8章、恶来下台 (第1/2页)
在历史上,对于典韦,如果是和同时期的关羽比起来,他的名气自然是要远远不如,这倒也不能够怪他,毕竟他死的太早了,而且身上发生的闻名的“事迹”又不太多,笼统地说起来,真正出名的,恐怕也就两件:一件就是在曹cao和吕布干架的时候,曾经和这位战神兄打了一个不相上下,虽然知道再接着下去打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败下阵来,而且到时候挂的肯定会是典韦,毕竟两人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当时的吕布早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头号猛将,号为“鸠虎”,尤其掌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都是天下闻名的利器,其人战天下诸侯的事例在前,让天下英雄无人敢小觑之,而当时还名声不显的典韦能够和他打一个不相上下,就算是想不出名都不行,也因此,他“为曹cao异”,被曹cao看中了,成为了曹cao的亲卫,从此也算跟着曹cao南征北伐,历经战阵,莫不威武;而再之后一个典韦的有名的事件,则是在建安二年的宛城之战中,曹cao和张绣之间的交锋,当时张绣先是投降,后来又反叛,甚至直追到了当时曹cao的本营当中,在救护曹cao的过程中,典韦硬是死守着本营大门,发挥出了其玩命的看家本领,正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就算是当时张绣的部下精锐再是勇猛,也敌不过这典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如虹的死扛,于是,就是典韦如此,才帮曹cao争得了喘息之机,得以顺利逃脱,并且说出了:“非典,吾命休矣!”的“千古名言”,而反观典韦,作为历史上有一个泪光闪闪的杯具男,其在与敌军经过了一番殊死恶斗,甚至杀敌过两百人之后,最终才因为寡不敌众,且体力消耗甚巨,而战死身陨,在浩浩荡荡的三国洪流中,算是混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另一方面其也因此而博得了一个忠勇之名,留名千古。 从中犹可见得,“古之恶来”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凌巴对于典韦的大致印象,也都基于此,大概就这两件事情了,更多印象深刻的,还是来自于曹cao的那句跟着一起流传下来的“古之恶来”的评价,当然,凌巴对这个评价不怎么感冒,因为他只认识典韦,可不认识什么恶来,要认识,也是“通过”典韦而知道的,而且想必后世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不过恶来这个称呼,即使是在现在,终究也是没有逃过典韦获得它的宿命,只不过给他这个称呼的人,却是由曹cao换成了刘宏。 但恶来典韦却没有变,仍然是静默以对比赛,凌巴不知道他这算不算时刻保持冷静,但确实,每当一到了比赛的时候,或者就是正常切磋的时候,典韦就会变得和往常不太一样,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很认真,真的相当认真,他就像是在把每一次的拼斗,都当成了生死决一般的重视。 这样的心态当然好,但有的时候,尤其在面对着极其骄傲和强势的关羽的时候,就给人一种信心不足的感觉,因为有一种“生死”的决心,同样也就有了“生死”的觉悟,但显然这个时候的典韦,还是做不到真正不惧生死的,因为他有了另外的追求。 虽然关羽的每一次攻击,典韦都没有逃避,而且还是十分勇猛无畏的前冲过去,直接与之进行对碰,但凌巴能够看得出来,典韦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这种被动地位,并非是因为关羽压他一头而产生的,而是他自己的战斗态度。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典韦曾经确实算得上是好战狂,但人都是会变的,现在的他,却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比凌巴刚刚遇见他的时候,明显多了一些犹豫,或许,在第一次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了爱人(也就是桃儿)、更是即将要有家室的男人,总会这样子的吧,就像是凌巴,当初也会多几分顾及,至少表现出来,更怕死了。 而这,对于此时的赛场比赛而言,确实是一种并不可取的心态。 关羽的攻势,却是越来越猛了,和典韦无疑不同,关羽一到了战斗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对场外的事情有丝毫的考虑,整个人都好象是出于一种唯我独尊的状态,放眼擂台,无人匹敌。 在关羽如此猛攻之下,典韦似乎渐渐有了抵抗不住之势,好在这个时候似乎是突然觉醒了一般,他的眼中突然闪烁起了点点火花,这让凌巴松了一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