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保镖_第344章、风云涌,天下动(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风云涌,天下动(中) (第2/2页)

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围棋,在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甚至早在春秋战国、乃至于夏商周之前。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围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举棋不定”也是因此而发的一个成语。

    到了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期,围棋的发展,却是陷入了一个瓶颈,这一时期发展缓慢,有各种因素,但显然政治是最主要的因素,当政者秦始皇习惯的并非博弈,而是掌控。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西汉,为期都没有太大的发展起色,汉初的时候,因为奉行黄老,不兴搏杀,故而围棋这种“搏杀之术”并不为当政所推广,又因为其在流传中渐显高深,在普通民众中间的受众也并不算广,反而是同一时期、从战国开始起源的象棋,因为其通俗易懂、而且其趣异常,颇为人喜爱。

    也是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在那三国时代里,曹cao、孙策、陆逊等人更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

    后来的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足见围棋重新在士大夫阶层兴起。

    和象棋一样,围棋也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主要的就在于局道的增多,而魏晋时期,便是那第一次变化时候,其基础,便在于这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的一系列积累下来的发展。

    而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围棋在文人名士的桌子上已不是“稀客”了,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变化,作为一种娱乐更胜于研究,围棋的发展显然不会是一门能够与诗书礼义相提并论的学问,不过随着乱世的来临,想必这“搏杀之术”,会得到更多人的亲睐,尤其是那战场之上纵横捭阖的大人物们。

    此时,这一老一小在这棋盘之上,你来我往,一攻一守之间,杀机暗藏、绵延不绝。

    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可见围棋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军事指挥者必须领会的一门学问。

    偷眼瞥了一眼老人,少年眼神突然一顿,因为他竟然看见老人笑了,而且还是笑着在和他说话:“下棋的时候,专心一些……”但还是看着棋局,而没有看他。

    少年就在这一刹那,不禁心烦意乱了起来,然后……

    结果很明显——困龙头,大杀之局!

    “老师……”少年欲言又止,老人呵呵笑了笑,“知道你今日心不在焉,不过养心养心,可知其关键?”

    “养心,心要稳,要静,要……”少年却是“要”不下去了,因为想象,他刚才一点也没有做到。

    老人仍然是笑眯眯的样子,突然叹了口气,指着苍穹道:“看那天……”

    天谓之无穷,其阔也不见尽头……

    “看那地……”老人又指着脚下大地。

    地谓之无尽,其远也不知张进……

    “再看你自己。”老人转过头来,看着少年,目光炯然而热烈,“你……做到了吗?”

    做到了吗、做到了吗、做到了吗……

    心里一个声音不断的在问自己,少年猛然深吸口气,对老人道:“我只要问老师一个问题?”

    “说吧……”老人脸色平静,又去看向了天空。

    “洛阳……真的没事么?”

    “能有什么事?该来的还得来,历史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阻挡。可以趋利避害,却不能够一味穷求改变。”

    “老师,学生受教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