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保镖_第392章、宛城,群英聚(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宛城,群英聚(四) (第1/2页)

    从城楼上看下去,下方的黄巾军团密密麻麻,就如一大片的蚂蚁涌过来,让人心里免不了产生一点毛毛的感觉,毕竟在人数上,黄巾军实在是占据了太大的优势,光光看着这一先头部队,就有不下于五万余众,后面还有四十余万人,虽然战斗力实在是差的可以忽略不计,但俗话说蚁多也能够咬死象,而如今宛城守军不过也就才不超过三万人,就算是将城内的青壮百姓一起调动起来,可用的战斗力,也不会超过这先头部队的数目,而且早在备战之前,曹cao便已经下令让宛城内愿意的百姓都迁移到荆州境内去安置,再加上之前黄巾过境的时候宛城也有受到不小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到现在留下来的人口也不超过万户,这样几乎是十比一的人数对比,就是在战争史上也不多见。

    有幸的是,曹cao他们是据城而守,占据了地理、人和的优势,至于天时究竟会站在哪一边,犹未可知,但此时打出第一个进攻波的黄巾军,肯定没有办法登上城楼的。

    先不说宛城城楼如何,就说在城楼前,霍峻早就命人构建下的防御工事,拒马桩、浅坑,以及最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就不是那么容易过来的了。

    城门早就紧闭,而原本横亘在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早就拉起来了。

    倒并不是霍峻不敢出城迎敌,而是黄巾贼来势汹汹,总要打击一下他们的气势,而且目前来说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据城固守才是良策,不管说是缩头乌龟也好,闭门不战也好,只要敌人攻不过来、攻不上来,他们就算是成功了,然后才去考虑反击的事情。

    这一次黄巾来袭,可谓来势汹汹,而且也很突然,就算是心中有鬼的曹cao,也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来的这么快。

    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在这一年里面,除了继续四处肆虐,还有和朝廷军的屡次交锋,黄巾还做了什么事情,曹cao也不知道,就算是火影卫,恐怕也未必探查得清楚,毕竟那张角也不是易与之辈,凌巴甚至都曾经怀疑过这家伙是不是也是一个穿越者,毕竟他的许多事情放在这个时代里都是匪夷所思、或者说是很超前的;而黄巾这一次的进攻,规模较之以前更大,也更加正式,现在的荆州,就犹如黄巾肆虐大版图上的一颗顽固的钉子,张角肯定是急于拔除之而后快的。

    这最先进攻的这一支黄巾军,说好听点叫做先锋,说难听点其实就是炮灰了,而且精锐都不会放在这里,都是最最普通、甚至可能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普通流民,被后面的主力队伍驱赶着前来,分明也就只能是做炮灰的作用。

    而迎接他们的,首先却不是那渴望的高大城墙,而是在外面的防护设施。

    其实拒马桩在这种时候的用处反而不大,毕竟这些黄巾哪里有多少人能够骑得上马,但刘晔略微改良了一下这拒马桩,将其高度缩减,宽度加大,而且还在上面夹杂了一些尖刺,于是便变相的成为了“拒人桩”,还别说,看下面那些黄巾炮灰一个个在这里倒下,实用效果倒是不错的。

    但可惜这些黄巾是无法用常理来度之的,只见那一个个倒下的黄巾“先烈”们非但没有受到多好的待遇,反而是被后来者们一个个都踏着他们的尸体过去,而也正是有着尸体的铺垫,等于是变相将“拒人桩”垫平了,一直到前面的浅坑上,同样也是如此,一个踏着一个,前面的最先倒霉,而后是后面的,而后再后面,没有人知道下一刻倒下的会是谁,但没有人敢后退。

    这群炮灰是值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很“敬业”,他们只顾着往前冲,从来不会看一下左右,从来不会回首一下,因为不敢。

    但即便是垫平了“拒人桩”,填平了浅坑,度过了前面的那些个大大小小的障碍,他们依然到不了城楼下,因为还有一条护城河的阻隔,这仅仅数米间距的阻隔,却仿佛将两边各成了天涯海角。

    但危险并不只是来自于脚下,因为进入到了这块地域,形同于将自己整个人都暴露在了敌人有效远程打击的范围之内,于是还没有等到他们想好要怎么淌过护城河去,城池之上的招呼已经到了。

    “弓箭手准备!”随着守城主将霍峻(临阵换将最是忌讳,而且曹cao也想看看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