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重点不突出的后果 (第1/2页)
为了自己的屁股不被鞭子抽的血rou淋漓,伊尔根在安抚好马圈里受惊的马匹之后,顾不得漫天的大雨立马跨上一匹骠壮的骏马,去追赶那几匹跑散的马匹。 作为一名优秀的牧人,他有信心只要追上就定然能够将这些跑掉的马匹带回来。 密密麻麻的细雨打散了奔马的足迹,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伊尔根打马向着南方追去。 一个时辰过去了,都已经快到大河岸边的伊尔根却没有找到自己走失的马匹的踪影。 他的心中也是越发的焦虑起来,一下子走丢这么多的马匹,他伊尔根作为牧人自然难逃干系。 突然间伊尔根的耳边传来一阵阵低沉的骏马嘶鸣之声。 虽然与他放牧的骏马声音有所不同,然而隔着密密的雨帘,这一点的不同伊尔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唏律律~”伊尔根高声呼号到,这是他归拢骏马的声音。 在绵绵的细雨中,为了能够将声音穿的足够远,他用上了自己最大的气力。 一边呼喊着一边向着声音来源的方向策马狂奔。 越过一个低矮的山包,黑暗的天地间伊尔根只是模模糊糊的看到远远的大河岸边仿佛耸动着一片巨大的马群。 一道闪电适时的闪过,奔驰的伊尔根急急勒住了奔驰的骏马。 “秦人!秦国军队!” 调转马头,羊皮缠成的长鞭狠狠的抽打到马腹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 秦军来袭。 和大多数的匈奴人一样,伊尔根并不识数,但是透过闪电的光芒,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人群。 哪怕自己所处的右谷蠡王王庭驻地也没有这么多的人。 这么多秦人北渡大河自然不会是带着和平而来,唯有战争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早在伊尔根第一声呼号时渡河的秦军便已经注意到了北方传来的动静。 在一个秦军军官的命令下,弩箭已经上弦,只等这个匈奴人进入到有效的射程。 大雨中,弩箭的射程大大打折。 突如其来的一道闪电让这个匈奴人看清了前方的情况,让秦军等这个匈奴人送死的想法功亏一篑。 一队骑兵立马从战车的缝隙中冲出,追击回转的匈奴人。 然而却是越追越远。 为了能够追上跑丢的马匹,伊尔根所骑的自然是马群中一等一的骏马。 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远超一般马匹,为了能够尽快赶回去报信他采用的更是不计马匹损伤的方法。 秦军战马自然难以追及。 子婴闻讯当即和蒙恬渡过大河,抬头看了看接连不断照亮天宇的闪电。 “我军骑军渡河几许?”子婴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沉声问道。 “回长安君,两万骑军均已渡河。”一位小校当即回答道。 屠睢的南越战事虽然胶着,然而南越的地形却非常不适合骑军作战,故而大秦的骑军大多跟随子婴来了北方。 其中自然包括子婴的嫡系——神州铁骑。 只不过如今这只骑兵的统帅已经不是年龄渐长的司马尚,而是随子婴一同对楚作战的秦国名将李信。 因为灭楚一战戴罪立功的李信此时正是大秦的骑军统帅。 若是没有子婴力排众议,让他参与灭楚之战,恐怕他李信这会依然是一个戴罪的败军之将。 对子婴李信不但是上下级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感恩戴德的言听计从。 …… 听完小校的回复,子婴和蒙恬对视了一眼,而后下令到:“令,骑军聚齐出征,步卒渡河后会车军后往” 将长剑拔出指向远方 “踏平右谷蠡王王庭” 马蹄轰隆声在这嘈杂的雨夜响起,秦军两万骑兵冒着磅礴的大雨奔袭向北方。 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夜晚行军,实在不是一个好注意。 缺少油水的军人很多都患有夜盲症,不过好在骑兵这一“贵族军种”待遇在秦军之中是最优渥的,比之步卒能够吃到更多的油水。 夜盲的情况相对较轻。 天空不断闪过的闪电也给突袭的秦军指明了方向,减少了黑夜行军的弊端。 伊尔根可以不惜马力,然而马匹相对短缺的秦军却难以如此为之,只得在后面尽力追赶,希望能够减少匈奴人准备的时间。 一场争分夺秒的追赶在雨夜的草原上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