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船事 (第2/2页)
的私话,及各自心思未有传出舱外,倒是舱外甲板上时不时传来汪中源的笑声,那笑声中不泛几近讨好的附和。 风清云朗,当真是个游河赏玩的好日子。 罗恭本受汪海下贴相邀,也是碍着殷国公的面子,这才应下了。 当然也有着趁此机会,探一探汪海虚实的意思。 可惜汪海虽不在朝为官,但在商海浮沉十数年,却是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可谓刀枪不入。 他在汪海这里,丝毫讨不到半点便宜。 正打算告辞之际,汪海又提出尽地主之谊,邀他到真水河游河。 那时汪府外院管事已候在厅外,说万事俱备,就只等他一声应下。 可见汪海早在下贴邀他过府之时,便已有了邀他同游真水河的打算。 他自是顺水推舟,也是想看一看汪海到底是打着什么算盘。 到了真水河,上了汪家楼船,一路顺着东风往下,到了郊外再转一圈回来,沿途可见大大小小的码头。 码头边又有各种卖吃卖喝,卖精巧物件的,汪家楼船却是未停,相随的还有几艘花船。 花船上请来了南黎府最好的女妓,有擅舞的欢欢姑娘,也有擅吟唱的梦清姑娘,还有一些仅次于这两位当红女妓的其他花楼姑娘。 罗恭均有听有看,也觉得缓缓行驶在前的两艘花船上的欢欢与梦清,真是歌舞合壁,当真妙绝,左右或伴歌或伴舞的其他女妓也是卖力得很,个个更是生得妩媚非常,天生的勾人妖精。 想到妖精,他就不免想到那个近年来,总让他想而不得的榆木妖精。 也不知她到孟府去见姚美伶,见得如何了? 还有孟良才这个姨父,她应当也会一并见了的,就知道结果如何,可有收获? 正岔开神想着玉拾,罗恭便见汪海亲自给他倒了酒,向他敬来。 他只好举杯相敬。 又听得坐在一侧的汪中源说起一桩妙事,说得眉飞色舞: “……那小凤虽生得不如欢欢与梦清,可那一身能柔腻出水来的媚骨可真真让人一见,便能先酥了骨头!正巧今日小凤也来了,大人可要见见?”
罗恭挑眉,却不作声,连眼神都不掀一个,只自顾着将青花瓷缠枝莲酒杯里的佳酿饮尽。 汪海见状,不由怒斥起汪中源来: “大胆逆子!大人乃清贵之流,又是做大事的人,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近身的?又哪里像你那般流连于花丛,整日不务正业,连个院试都没给我考上!不敢在大人面前如此无的放矢!” 汪中源再滑头,也不敢在汪海面前滑头,更不敢在罗恭面耍jianian取巧,当下起身想向罗恭告罪,岂料还未扑到甲板上跪下告罪,他下跪的姿势便让罗恭的话硬生生定住了。 罗恭满眼都是笑:“汪二爷客气了,说本座是做大事的人,本座自是受了这美名,可若说三少爷只懂得整日拈花惹草,这话说得怕得过了。” 这话无疑是在替汪中源说话。 汪中源暗喜。 汪海也顺坡下驴,让汪中源谢过罗恭的宽宏大量。 谢过之后重新落座,汪中源多少有点郁闷,心说楚京里来的大小官员不都喜欢风月这一套的么? 怎么到了罗恭这里,便不灵了? 河游了,酒喝了,话也聊得差不多了,虽然大多时候都是汪中源在自说自话。 也亏得有汪中源这个活宝在活跃船上气氛,不然按汪海的沉着,汪中通的木讷,还有罗恭素来的少语寡言,这游河除了载歌载舞,大概也真得闷死。 冰未虽未表现出什么来,但心里着实想着,还不如随着玉拾去探孟家的底呢。 汪家楼船游到一处码头,汪海便指着介绍道: “那是乔水码头,是南黎府最大的码头,如今两浙水路的货物皆在这个码头上下,平日里最是繁盛……” 玉拾自连城不知用了什么歪计找来一艘游船之后,她便让船家直追汪家楼船。 船家似是早从连城那里得知,玉拾找来游船是做什么用的,于是当下虽有苦难言,却也听话地掌舵向汪家楼船追去。 连城找来的游船其实不算游船。 真水河边的游船早让汪家的人说死了,哪里会有人敢不要命地出般。 于是连城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就近找了艘桅船,还是一艘单桅船,幸而今日吹的是东风,帆顺着风下,正好是往南黎郊外的方向。 玉拾也没兴趣问连城是用了什么法子,让船家那般听话。 问了,也无非是一些不是用钱买通,便是用命相挟的法子。 不是利,便是权,没什么新鲜的。 汪家楼船先行,但声势过于浩荡,又有花船歌舞相伴,那行驶的速度也就比蜗牛快一些。 玉拾的桅船要追上汪家楼船,简直轻而易举。 且汪家早就有人清过道,河上游船虽多,却皆避着汪家楼船而行,桅船一路直行,丝毫无障碍。 面前见汪家楼船似是要往一个码头停靠,连城问玉拾: “大人,面前看样子是有人要上岸买东西,我们可要过去?” 玉拾没回答连城,反而问了船家: “前面的码头为何那般热闹?” 一路过来,她也见过不少大小码头,却是面前这个码头最为繁华喧闹。 玉拾这样一问,连城也注意到了。 船家回道:“公子,这是我们南黎府最大的码头,叫乔水码头,公子可要上岸瞧瞧新鲜玩意?” 玉拾又问:“什么都有?” 船家点头:“什么都有!” 玉拾当下让船家将桅船靠岸,回过头便让连城下岸去。 连城看着明显只让他上岸,自已却不上岸的玉拾,不明就里地问道: “大人让我上岸做什么?” 玉拾道:“你去看看,从汪家楼船里下来的人是谁?还有上岸来做什么?” 连城往汪家楼船的方向看了看,果然见到有人自楼船上踏着船踏板下船,远远看去,便知是楼船上的女眷。 而在汪家楼船上的女眷,也只能是汪家的女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