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星传_149 智多星殒命囹圄 好事人立传树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9 智多星殒命囹圄 好事人立传树碑 (第2/2页)

,后车之鉴。乡民教子,当以此为鉴!”

    再说白育才先生,自出狱后,地无一垅,房无半间,自被捕之日始,便没有了养老金和一切福利,年近七旬,成了被社会抛弃的人。最倒霉的是,身无分文,仍不被金狮被服厂集资户所宽容,扬言要对白育才进行人身报复。为了避免连累家人,迫不得已,便离家出走,沿街乞讨,浪迹天涯。

    他有心到寺院出家。但几经联系,都因年龄太大而被婉言拒绝。后来他就在某寺院的印经处当义工,主要作些经书校对、登记善款、清扫卫生等工作。他一方面想将自己的余热献给佛教,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己找个吃饭和安身的地方。

    白育才有了固定住处,一日三餐也有了保障,工作之余,便写了二百多首诗歌,回忆自己的流浪生活及沿途见闻,抒发感想。现摘录几首:

    一、清平乐愁

    愁是何物?

    总被忧愁苦。

    愁前愁后愁无路,

    愁吃愁穿愁住。

    愁到白发苍苍,

    愁至地老天荒。

    纵有消愁老酒,

    不解愁闷凄凉!

    二、江南春暮秋

    雾漫漫,

    天昏昏。

    凉风拂落叶,

    孤雁鸣浮云。

    铁笛呜咽思乡曲,

    痛断肝肠谁忍闻?

    三、天净沙梦登西山

    荆棘老树山鸦,

    旧亭斜路残花,

    冷草秋霜蚂蚱。

    潸然泪下,

    故乡远在天涯。

    四、蝶恋花月下听泉

    月色轻纱罩碧树,

    野庙荒村,好梦难留住。

    幸有亲人来看顾,

    茫然醒后无寻处。

    踱步漫游林下路,

    心事重重,月下听泉去。

    满腹离愁向谁诉?

    惹得露珠湿衣裤。

    在印经处做义工的工友们,都是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善男信女,多是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或失业暂无出路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逐渐知道了白先生的身世和遭遇,感慨之余,劝白先生将他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说那将是很好的劝戒“三毒”(指贪、嗔、痴)的活教材。

    白育才说:“可惜我不会用电脑写作,多年的监狱生活,让我把电脑最基本的cao作方法都忘了。更别提文字输入,文件编辑和上网传输了!”

    工友们便说,工余时间可以教他用寺院印经处的电脑练习cao作。

    他从零开始学习电脑,在工友们指导帮助下,用了近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才掌握了上网、(手写板)输入文字、新建文档、文件编辑、保存文档、网上文件传递等基本知识和cao作方法。便着手写作。

    白育才的想法也得到了徐莎莎和孟丽芳的支持,徐莎莎为白育才在寺院附近租了一处卧室,供白老师和老伴居住,以便辞掉义工,集中精力,转入写作。古明德送给舅舅一个手掌电脑,供他写作用。

    白育才每天废寝忘食,除了上街买菜、回来做饭,照看老伴外,便全身心投入写作。有时也偶尔写诗抒怀,如:

    自嘲两首

    (一)安贫

    萝卜南瓜熬清汤,

    茄子西葫拌粗粮。

    笑对朱门酒rou臭,

    安居蜗室菜根香。

    (二)自嘲

    房租涨,住不起,

    市场菜贵吃不起,

    医疗费高不敢病,

    墓地天价不敢死。

    人穷鬼不理!

    须发白,口缺齿,

    藏镜不敢照自己。

    命兮运兮无暇想,

    风烛残年不自弃。

    子夜犹奋笔!

    白先生偶尔也领着老伴去寺院拜佛,再到经书交流处,请些免费的经书自读,顺便蹭一顿斋饭果腹。有时候,他也乘车到汇源电子中心商场,找梁尚君和蒋占维,听他们讲述黄飞虎生前事迹。两人便将黄飞虎在武校学习期间以及出道后的事迹毫无保留地讲给白育才听。他们希望能写出一个真实的黄飞虎。希望智多星黄飞虎能在长篇小说中复活重生。

    为了练手,白老师先写了长篇都市言情小说《祸根孽胎》,又写了长篇都市小说《华北第一狼》,几易其稿,反复修改,才略觉满意。然后才着手写长篇都市小说《白眼狼外传》。

    后来偶然遇到初中同学孟树才,他在寺院食堂做义工。孟树才在业余时间,便来白育才的住处,将黄飞虎的一生事迹全部讲给白育才听,请求白育才写一本长篇小说《贼侠黄飞虎》。

    白育才便想,何不把白眼狼的种种劣行、自己的遭遇和黄飞虎的一生事迹合写成一本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