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鹿大隋_第十四章 父子夜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父子夜话 (第2/2页)

氏,我可是知道还有几个皇家子弟如今尚存的,他们真不想光复大业吗?”

    听着儿子的话,窦建德心中愈加震撼,有心反驳,但发现每一句都真的有可能发生。

    窦虎郎继续说道:“这些不提,再说这大隋军威虽盛,但这兵权有多少是掌控在关陇贵族手中?军中将领,有几个是平民子弟而不是关陇阀门家仆家将?

    天子杀韩擒虎,固然因他功高震主,但真的没有剪锄他人羽翼之心吗?还有这朝中臣子以及那些封疆大吏,哪个不是出身豪门,哪个不是士族门生弟子?天子开科举,难道真是为了尽收天下人才吗?还不是为了培植实力跟这些士族对抗。

    再者说,皇帝之所以聚雄狮百万征发高句丽,难道真是只想取那弹丸之地吗?高句丽小国军少民寡,哪里用得着如此大军攻打?依孩儿看,他是想借此削弱关陇贵族在军中的影响,并震慑各地望族豪门。

    这几年凿运河修长城,数次征调几百万民夫,百姓早已苦不堪言;不待民力休养,又征发民夫去诼郡修路运粮,百姓还会继续做顺民么?”

    最后这句话说到了窦建德心坎里,这些事他自己亲身已经亲身经历过。

    从前,天子在他心中那是神一般的人物,可是这几年亲眼目睹乡亲流离失所苦难纷纷,朝廷、官府不管不顾,反而剥削更甚。

    此时的天子,在他眼中早已不复神圣。

    即使这样,窦建德从来都是想着自保,却从未敢生出造反夺天下的念头。在他看来,大隋是不可战胜的。高鸡泊这万余人跟大隋对抗,无异于蚍蜉撼大树。

    “爹,此次皇帝东征高句丽,看似是泰山压顶,但百万大军每日消耗多少粮草?行军要连绵多少里?若有不测,必将洪水溃堤之势不可收拾。所以孩儿料定这次东征,十有八九大败而归。到时,本已经跟朝廷离心离德的阀门士族怎能无动于衷?但有人动作,必定随者景从,如此天下也将大乱了。”

    窦建德真的震撼了,窦虎郎的话如一计计大锤砸在他的心头,让他头晕目眩,张了几次口,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直勾勾的盯着儿子,好似在看神怪一般,充满了不可思议。窦虎郎也跟父亲对视,他一定要改变窦建德和自己的命运。

    窦建德之所以失败,就是缺了大局观和雄心壮志,偏安于河北一隅不思进取。等到李唐坐大,窦建德想要反抗之时已经力不从心。

    窦建德总算艰难开了口:“现如今,我们又该当如何?”

    窦虎郎大喜,他知道父亲被他说动了,现在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候。

    便接口道:“现在很多事情没有发生,孩儿不敢妄言。但无论天下如何他人如何,我们壮大己身总是没错。现如今我们得了粮草,正该趁机壮大己身。高鸡泊虽易守难攻,但不是图大之地,此事不可急切,当下需要把寨子里弟兄练起来,拥有可战自保之力。

    然后我们静待天时,若此次东征真如孩儿所说,隋军大败,那我们就有更多机会徐徐图之。等我们慢慢强盛,对外远交近攻,兵来将挡即可。就算这天下乱不了,朝廷要收拾我们也需得耗费一般手脚,大不了我们受招安便是,也可保得身家性命。”

    窦建德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想通了一般,朗声大笑,窦虎郎也跟着笑了起来。

    成了!窦虎郎知道,他给窦建德成功种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以后会不断发芽成长,直到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窦虎郎知道现在窦建德肯定心乱如麻,便不再打扰,告辞退了出去。

    走出屋门,长出了一口气,太祖爷曾说过“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

    他窦虎郎决不能辜负这次重生的机会,一定要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留下属于他自己的身影!

    屋里窦建德沉默无语,蓦然想起了一件往事。

    开皇年间,曾有一方士路过,对窦建德说道:“汝面相大好,若有子,子必贵不可言,汝子孙当安享富贵,汝亦得上百年血食!”

    当时的窦建德还很是心喜,给了方士一贯钱,后来久不得子,还以为被江湖骗子所唬,好不恼怒,这些年已经淡淡忘却了这件事。

    还有,前些时日那逍遥子也说自己有富贵之相,今日看来,莫非就是应在了虎郎身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