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一、望逍遥(1) (第1/2页)
唐正峰转过身来看时,却已经不见了唐琳的踪影,心中一惊,他心知女儿挂念高吟天的安危,此刻必是去寻找那少年的下落,心中暗怪女儿作事也太过鲁莽,不考虑后果: “那赤阳子何许人也,岂是你一个小女孩子家可以对付得了的,真是胡闹。”但他父女连心,此刻毕竞当心女儿安危,只得向明因大师吿辞。 当下他深深一礼,说道:“大师在上,晚辈唐正峰拜见。” 明因大师颔首道:“唐施主不必多礼。” 唐正峰又道:“先父在日,常常与晚辈说起大师之贤德,只恨晚辈俗事太多,未能及时拜访。” 明因大师道:“世间一切万物集会,皆是有缘,唐施主乃是一派之掌门,但请随缘便是。” 唐正峰道: “晚辈此番前来,本拟盘亘数日,不想小女平日被晚辈骄纵惯了,竟然不辞而别,此番离去,只怕与赤阳子那恶道相遇,晚辈实在当心非常,今日就此吿别,还请大师见凉,他日必来重登宝剎,以谢其罪。” 明因大师合什答道: “唐施主不必拘礼,有事尽管请便,老纳观令爱聪敏机警,絶不会轻易落入敌手,不过事无绝对,还望唐施主此行小心在意为上。” 唐正峰拱手而别:“多谢大师金玉良言,晚辈铭记在心。”他实在当心女儿,便再也顾不得其他,转身大踏步离去。 昆仑派四真人见诸事已了,便也上前道别;明因大师道:“四位真人远道而来,只可惜老纳招待不周,实觉汗颜。” 云机真人道:“昨夜与赤阳子那厮一战,贫道始知不足之处甚多,惭愧之致,惭愧之致。” 明因大师道:“贵派武学,实是博大精深,一时成败,不足以定论,几位真人千万别放在心上,没的便‘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云机真人道:“大师之言,令晚辈茅塞顿开,多谢大师金玉良言,晚辈等回去必当禀明掌门师兄,闭门苦思制胜之道,不负大师今日一番心意。”众人拱手而别。 此时朱云、邵玉二人虽得解药,犹自打坐运功,王雄亦有轻伤在身,明信大师上前喝道: “你们三个日月派的败类,今日便铙了你们性命,他日若敢再到我潇湘大地啰嗦闹事,休怪老僧无情。” 朱云、王雄、邵玉三人均知他杖粗力雄,功力与大师兄相差无几,只在伯、仲之间,此刻三人都是负伤在身,那敢多言。 各人勉强站起,向两位大师微微躬身,便即离去,只是此番离开却再无半分嚣张跋扈之气。 山道弯弯曲曲,却甚宽敞,十余骑骏马在宽敞的山道上急驰,蹄声阵阵,卷起尘土飞扬,马上乘客体格健壮,青一色西方装束,马是北方良马,在乘客们的扬鞭催打之下,奔腾更急。 不一会儿便来到一个叉路口,一个红衣道人张口说了几句什么,前面五骑忽然之间便向左边叉路奔去。 马匹错开,便见那红衣道士马鞍上横着一人,那人赫然便似高吟天;此刻红衣道人一马当先,仍领着身后五骑向右边大路急驰而去。 高吟天悠悠醒来之时,却见自己已被人横夹在一匹马鞍之上,脸孔朝下,但觉得身子不住的剧烈抖动,地面不住的倒退,他全身动弹不得,只能看见马蹄翻飞,听之任之在他的口鼻中溅满泥尘。 如此又奔行数里,便又来到第二个叉路口,六马中又有三骑分道而行;到得第三个叉路口时,另外两骑又向西边分道扬镳。 高吟天此时心中依然明白,暗想道: “这恶道如此安排,实是意在扰乱身后追赶之敌,叫他们看了蹄印之后,不知应向何方追赶,他如此精心设计,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我这个穷小子么?” 他想到此时,不禁暗暗自嘲起来: “高吟天啊高吟天,你不过是一个天涯漂泊的流浪子,你身无分文,不会武功,更不知道阿爸阿妈还在不在这个人世之间,他赤阳子对你这样计算又有什么用?” 这时,他忽然间觉得神雕弓尚在自已身上:“对了,这家伙一定是垂涎于我手中的大漠神雕弓。” 高吟天心念及此,不禁暗暗叫苦: “苦也,我原本打算此间之事若能善了,便将此弓交与诺雅他们带回大漠,也算是物归原主,可是如今我却被这老道擒住,这宝雕弓分明是要被他抢走了的,不然他又何必沿途这样精心布置,大费周章?” 高吟天此时心中明了,只是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