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衣帛食rou (第1/2页)
苏寒笑道:“张老大,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跟你交朋友,现在这种气氛,好像不太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不如我们出去走走怎么样?” 现在正是清晨,微微的海风吹来,带着一股新鲜的咸腥,同时也微微带着一股工业废气的味道,那些战舰的锅炉已经给这个完全无工业污染的婆罗洲,带来了第一缕工业废气。 张珞琛能够看出眼前这座城市,比一个月前他看到的又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商业区已经开办了起来,这些假洋鬼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大量便宜的印花棉布和漂亮成衣,大量地向外发卖,不只是南洋这边的商人,甚至清朝和日本商人也有人慕名而来。 城市中一座座建筑已经开始兴建,并且大量使用起重机械,这让建筑的效率大大提高,很多楼房已经初现轮廓。 而在渔港上,一艘三百吨规格的拖网渔船正在缓缓靠岸,船主喜滋滋地打开船舱,满船舱的金枪鱼,也难怪船主会笑得连皱纹都张开了。 老船主看到苏寒,连忙提起一条大鱼,用草绳串了,来到苏寒面前笑道:“苏先生,正好我这次弄到了一条龙趸,正好给您送过来。” 苏寒奇道:“野生龙趸,这可是好东西啊,行了这东西我收下来!” 苏寒以前就是个花花公子,更是个会享受生活的,简单说来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不精,碰到这种野生龙趸他可不会放过。 苏寒从兜里掏出两枚银元,说道:“这条龙趸得有四五十斤了,两枚银元应该够了。” “哎,这可不行啊,苏先生,您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这东西我们怎么能收您的钱?” 苏寒笑道:“你的恩人可不是我,而是我们政府的政策,你要是感谢就应该感谢国家和政府,另外不收钱是不行的,老人家你这可是逼着我破坏纪律,到时候我的官可就没得做了。” “那,老汉就腆着脸收下了。”实际上能收获着两枚银元,对于这位老船主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张珞琛冷笑道:“苏先生,你在向我展示你爱民如子吗?” “爱民如子?”苏寒嘿嘿笑道:“我可没那么厚的脸皮,人家刘老汉都已经五十多了,我还爱民如子?” 苏寒说了个冷笑话,张珞琛却没有搭茬,苏寒讨了个没趣,只能继续说道:“张老大,我是说你有没有注意到那艘船有什么特别的。” “船?那艘渔船?那似乎是一条钢铁制成的船,船里好像还有一些机器,那是用来收网的吧?而且还有小烟囱,那是一条小火轮?”张珞琛瞪大了眼睛,说道:“你们居然拿那种小火轮当渔船?那老头也真够富裕的,居然能买得起这种渔船。” 苏寒嘿嘿笑道:“张老大好眼力,这种拖网渔船,每次出海满载回来的话,至少能有七八十吨的渔获,不过这种船造价不菲,他们当然买不起,其实这是一种按揭,也就是分期付款……好吧,就是先把船给他们用,然后让他们以渔船的收益来付款,每个月大约只要付款十个银元,只要五年就是完全还清。” 张珞琛是疍家出身,对于渔获当然十分清楚:“十个银元?那艘船得有几万斤的拿吞鱼吧,这一船鱼至少能卖十几个银元,他这一次出海应该只需要十天而已,你们居然只要十个银元,这么说他们每个月就能赚十个银元?你们……” 苏寒他们弄的这种按揭,几乎把渔民三成多的收益给弄走了,而且渔民还要担负维修保养、油料之类的费用,这可比共和国的房贷狠得多了,原本蒋若琳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苏寒却坚持这种按揭,他认为每个月十几个银元的收入还是太多了,这些渔民大部分也没有消费意识,即使他们赚了钱也根本不知道消费和投资,只能用罐子藏起来埋在老宅地下,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将这些钱流通起来,避免造成通货紧缩。 每个月能有二十几个银元的收入,对于两家渔民来说的确也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收入,也难怪张珞琛会如此震惊。 苏寒得意地笑道:“怎么样?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渔船大放送,只要来我们这里,集齐十五名船员就能从我们这里零首付领到一艘渔船,可以参与我们的渔业公司,从事远洋捕捞,也可以自行出海,自负盈亏。” “零首付?”张珞琛奇道:“你们就不怕他们连人带船都跑了?” 苏寒说道:“连人带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