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次海战(上) (第2/2页)
由张晓锋负责,这位陆军特种兵不但有陆航直升机的驾驶经验,还亲自驾驶过空军的运输机和超音速战斗机,像卡特琳娜这种时速不到三百公里的飞机,张晓锋驾驶起来根本没有丝毫的困难。 地勤人员迅速用牵引车将两架水上飞机拉出了机库,随着发动机的启动,螺旋桨开始旋转,等到两只螺旋桨转速同时达到最高之时,水上飞机开始从陆地起飞,肥大的机身像是只吃多了的野鸭子一样,费力地冲入了天空。 每架“预警机“里面的人员有三名,一名飞行员,一名雷达兵,一名通讯员,其中飞行员就是张晓锋和房震,都是穿越众,毕竟飞行是一个技术活,光仪表盘上那些英文就足够他们学上一阵了,文化基础差,飞行技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 林明凯也在张晓锋机组上作为雷达兵,这两架飞机的空军,可以说是抽掉了大明帝国最精锐的技术人才了。 每一架预警机都能监控上百公里的海面,再加上情报的支持,很快他们就掌握了德国舰队的动向,并将信息传输到了林豫章的舰队司令塔当中。 林豫章看着海图,冷笑道:“这次就让德国人看看什么叫做信息时代的战争。” 几个小时之后,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不足四十公里,此时正值正午,海面上风平浪静,因为此时的铁甲舰都是烧煤的,而且,林豫章甚至隐约可以看到铁甲舰冒出的烟柱。 虽然有情报和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但是林豫章却没有任何轻松的感觉,这毕竟是他们第一次海战。对面的德国海军也差不多,但是德国海军的训练时间却比他们长得多了,而且在一战时期德国海军对战英国海军的巨大战绩,让林豫章不敢对德国海军有任何的轻视。
随着舰队的靠近,提尔皮茨也收到了观察兵的讯息,连忙抓起望远镜,在海平面的确有淡淡的烟雾升起,提尔皮茨皱眉说道:“国内已经取得了英国人对于此次行动的谅解,英国人应该不会节外生枝,荷兰人也不会远道来迎接我们吧?难道是法国人?” 兴登堡说道:“即使是法国人,也不应该阻拦我们的这次行动吧?” “通知观察兵,看到是什么旗帜?有多少战舰?”提尔皮茨吩咐道,很快他就得到了答复。 “报告司令,一共六艘大型战舰,大小长度与我们萨克森级相仿,首尾相衔,排列成线,向我们前方斜插过来。” “整整六艘大型战舰,蓝底的黄色太阳?居然还要抢T字横头?”提尔皮茨心里有些不太好的感觉,这次作战行动似乎不会那么顺利,六艘战舰比他现在手里的战舰数量几乎多出一倍。 提尔皮茨满腹的狐疑,说道:“打旗语,让他们说明来意。另外马上右转,与对方保持平行。” 此时世界上的海战队形还是以战列线最为流行,虽说已经出现了对角炮塔这种主炮可以同时向前的铁甲舰,可以突击战列线,将敌方舰队分割消灭,不过萨克森级铁甲舰仍然是主炮沿中间线布置的舰型,最适合这种舰型的战术仍然是战列线。 “报告对方要求我们说明来意。”提尔皮茨明白,萨克森级虽然皮糙rou厚,但是火力明显不足,六艘大型战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海军虽然崇尚进攻,却并不是鲁莽。 旗语兵的讯息很快传了过来:“对方说我们舰队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他们帝国的安全,对方要求我们马上离开这一海域,并且就擅闯这一海域作出解释。” 相隔两万米,此时六艘大型战舰的身影已经完全出现在了提尔皮茨的视野内,对方的舰型很奇怪,舰体十分修长,这对龙骨的要求必然极高,全封闭的旋转炮塔,背负式的炮塔设计,每艘都有五座炮塔,但是很显然对方的主炮口径很小,目测只有一百多毫米而已。 最惊人的是航速,根据提尔皮茨的经验,这一支舰队的航速已经达到了二十五节以上,比他们的舰队航速高出了近一倍,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根本没办法阻止对方抢占“T”字横位。 “马上命令运兵船离开舰队,全员准备战斗。”提尔皮茨抓紧了栏杆,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这样强劲的对手,而他带领的舰队却还是一支不成熟的近岸舰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