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血_046、38年动荡的远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6、38年动荡的远东 (第2/2页)

报频传,已经成为全本,甚至是全世界关注的对像,而关东军在则岭之败以后,已经成为人们刻意冷落的对像。于是,关东军开始不停的向本军部提出各种进军华北的作战计划,并不断提出增兵东北的计划。

    正当关东军和本参谋本部为华北攻略而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个意外的天大礼物从天而降,一下砸在本人的头顶上。

    1938年6月13,苏联内务部远东地区局局长李修科夫携带大量苏联军事、经济、外交方面秘密文件,从俄满边境偷越国境叛逃到了满洲国!

    说到这次震惊苏两国的叛逃事件,就不得不得到自1936年起的苏联大清洗,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光是在远东军区1937年一下就洗掉集团军参谋长、2个副司令、3个师长,此后到1938年,清洗更是越演越烈,曾经有个低层苏联红军战士这样说过:“带着菱形章的军官百分之七十五成了间谍”,“菱形章”指的是苏联旅级以上干部。

    到后来,海军司令加参谋长一锅端,37-38年,远东地区总计有20万军人和平民以各种名义被捕,其中数千人被处决,而在1938年整个苏联远东地区人口不到500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对社会和军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惶惶不可终,军队中出现了思想动摇的况,在李修科夫叛逃事件后,又先后有师参谋长、团长等职务数名苏联军官逃到东北军那边。

    在大清洗中动摇的苏军开始对外越来越乏力,这就表现在1937年年初外蒙的三二六事变和对的韩岔子岛事件上,在这两件事的处理上,苏联军队都一改以往强硬的作风,进行了紧缩政策。

    而在李修科夫叛逃事件以后,苏联官方对此事极为重视,斯大林从莫科斯派来了特派员,专门处理此事,这之后,苏联军方加强在与东北边境地区的活动。到7月,张鼓峰这个地区变得激化起来。

    张鼓峰位于图们江口上游20多公里左岸,是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界处,有点“三不管”的味道,在过去一直是有争议的地带,军占领东北以后,苏两军对张鼓峰一带都没有驻军。

    7月,苏联军队主动登上张鼓峰开始修筑工事,负责防御张鼓峰一带的是军朝鲜方面军,他们很快发现了苏军这一动向,并派人进行了监视,这一消息传到关东军以后,则震动了关东军,三不管的张鼓峰,苏军主动出击,这一切和一年前的则岭战役是如此相像,简直是则岭第二嘛。

    关东军很震惊,但张鼓峰不属于关东军的防区,在本政府的严令下,本参谋本部严本军队进行军事冲突,本政府外相和苏联官方就此事进行了交涉,连续几天的本外交先软后硬,半威胁半示威的抗议,在苏联那边只得到强硬的回复:任何威胁都吓不倒苏联人民。

    这时,在张鼓峰附近已经集结起一个旅团的军军队,张鼓峰上苏军正在集结兵力加紧构筑工事,山下急不可耐的军越来越感觉到则岭战役正在张鼓峰这里重演,局势的发展简直和当年如出一辙,7月20,军关东军和朝鲜方面军经过密谋,决定在没有本政府和天皇的命令下,独自发起攻势。

    20清晨,朝鲜方面军所属的军2个联队对张鼓峰发起攻势,仅用一上午就拿下主峰阵地,击溃苏军约一个团的守军,苏军反应强烈,立即集中兵力进行反击,双方激战2天,苏军无法攻上山头。

    此时,本政府在得到本军队擅自行动并获取胜利后,包括天皇在内都没有对朝鲜方面军的违上行为进行指示,本政府的态度是,事已如此,那就让他……

    为了支援军作战,关东军迅速动员起本部重炮部队和坦克部队前往支援,并向朝鲜方面军承诺,将额外出动一个师团的兵团进行支援。

    苏联在阵前调整部署,休整一周以后,集中3个师的兵力,空军、重炮、苏联远东军区司令官布留赫尔亲自督战,苏军在炮火支援下发起猛烈反击,苏两军在张鼓峰一带大战,并反复争夺。

    激战持续到8月中旬,苏军伤亡惨重,但主要阵地依然在军手里,但此时本人自已去着了慌。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