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消息(上) (第1/2页)
旗仗如林。在风中猎猎。明甲武士排列。 天使被迎入。礼官声如洪钟。将天使迎接到了幕府长阶之前。 方信率领幕府人员。按照身份品秩高低。排列而上。三跪九磕。迎接着圣旨。礼甚恭谨。 “诏曰:皇佑社稷。汉道辅正……安昌巡抚李睿。克尽蛮贼。尽复旧土……特封为太子太保。世袭镇南侯。安昌省总督。封赠三代。许建五庙正祭……蛮司虽灭。余部未绝。万望尽职。安守朝廷屏障。钦此!” “臣李睿奉诏!” 等起来了。这个天使就恭谨的上前行礼。说着:“下官潘靖。拜见太子太保。恭喜安南侯了。” “天使不必多礼。快快起来。”方信淡然说着。 同属官员。相差二品四阶以上。还需大礼参见。这是级别相差太多的缘故 潘靖不过是正五品官员。而方信太子太保。已是从一品。这等于宰相衔。相差太多了。至于爵位。男等于六品。子等于五品。伯等于四品。侯等于三品。也非同小可了 如在以前。从子爵一下子晋升到侯爵。的确是隆恩。但是现在?这实际上是一种安抚了。 安昌省的处边疆。离中原隔了几个省。附近也没有什么宗室王。方信只有半省之的。面对蛮司数十万军。大家都觉的此人无法脱身。因此只是礼貌性派来问候一下 但自从掌握全省。献俘太庙。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使者陆续不绝。宗王们现在虽没有大义名分。但是私下的许诺都已经到异姓郡王的程度了。 朝廷。或者说高相的这次反应也很快。千里前来本身就要一月半。现在竟然二月半就到了。可见其重视。 不过高相这时倒还没有打着召李睿入京的主意。这可一不小心。就会把李睿推到反面。但是也不会为李睿增加实力。因此这道圣旨。基本上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 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却是虚职。安昌省总督算是正二品。虽是正职。却也只是承认事实。并没有为方信增加管辖范围。至于侯爵之类也等同观之——特别是镇南侯。意思就是你给我老实的呆在安昌省吧。那句“蛮司虽灭。余部未绝。万望尽职。安守朝廷屏障”。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说词了。 不过。大楚爵位尊贵。含金量非同小可。一个侯爷。的确已经可以让天下人重视了。这名器算是有了。一省总督。五品以下可自任命。五品以上者也只要报个案。等于是合法独立王国了。 大楚此时还算是正统。方信也就受命奉诏了。对宗王也有说词:“吾忠的是正统。今幼主还在。自是奉诏守边了。” 这个态度一表。这潘靖很明显就松了口气。说着:“侯爷。营建五庙。事关重大。下官已经奉朝廷之命。赐上这些。” 宗庙是古代社会身份性阶层祭祀祖先和举行其它重大活动的礼制性建筑。历代朝廷。对不同阶层祖先宗庙庙数、祭祀仪式有着详细严密的规定。 一般来说。太祖三昭三穆。是以天子七庙。而王者有六庙。至于公侯伯者五庙。而子男以下。与士大夫同 因此立五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所谓世家了 方信看了上去。首先就是金冠。此时。侯爵可有四珠。这也是朝廷法度。 还有就是玄色的侯袍。再下面。就是明珠、碧翠、南玉、五彩石、羊脂玉、如意、祖母绿之类。朝廷虽然没有增加多少实权。但是在这方面却毫不吝啬。 方信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赏赐的物品一眼看上去。琳琅满目。华彩绚烂。也不由吃上一惊。 而这潘靖。就观看着方信的表情。见的方信稍少有吃惊。片刻平复。心中就是一惊。又浮现出失望之色。 来时。高相叮嘱。务必要仔细观察此人。如是贪财好色。自是上好。 倒也不是高相没有见过李睿。只是以前。此人不过是中品文官而已。虽有薄名。也不放在高相眼中。现在却手握十万军。可以影响天下了。回想起来。印象薄弱。不的不派人前来趁机观察。 如今看来。深沉有大略。实不可小看啊! 交割了赏赐之类。入了名册。撤了香案。也算是完成了。晚上就开过一宴。算是洗尘。潘靖自然趁机与众将交谈。加以暗示。但是高明统轼杀先帝。钳制幼主之名已经传出。在安昌。方信更是故意宣传。所以在这种大势下。高明统代表的大义名分。就很难有效果了。诸将都是不假于声色。让此人好生失望。 方信静而观之。不动声色。自亲领兵击破蛮王后。他在军中威望大增。无数有血仇的将士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