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_第一百七十章 学院(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学院(下) (第2/2页)

了下去。但是还有三分之二的蛮人。还没有赶到指定的点。甚有一些蛮人。听见要迁移。举族迁移到深林之中。难以追捕。”

    方信听了。只是格格一笑。说着:“这也无妨。不听号令者都是弃民。不出者罢。出者人人可捕之为奴。先照此执行下去罢!”

    “是。主上!”

    安昌之的。经过二十年战争。人口现在已经锐减到一百五十万左右。其中蛮族六十万。而汉族九十万。相比别的省。规模以五百万以上计。的确寒酸了许多。

    但是二十年战争。反而也使环境受到了保护。现在草场连绵。森林连绵。环境上根本就算未开发的。

    “主上。关于军粮的事。”沈轩这时说着。

    十万大军。就单靠这一百五十万人养。实在相当的吃力。

    方信这数年来。通过各种方法来开源减支。化作军资。而且这数年来。许多粮食靠着南方和中原输送。这种依靠。在秩序相对存在时。还可。真的到了乱世。那就难说了。

    现在屯田。基本上只能自给。但是日后在粮道被切断的情况下。要远征。时日一长。就会产生很大问题。

    方信自然知道此意。他沉吟了片刻。

    现在这个局面。幕府已经产生共识。现在由于战争领的内豪强也没有了。劝农桑。是时刻都在作。兴水利、修道路。也没有人觉的不对。可是问题是。现在人口太少了。

    兴水利需要人。屯田需要人。修道路需要人。这收流民之策。现在都眼红红的望着。至于鼓励工商。现在大家都靠着商路呢。没有这商路。哪能短时间为安昌聚拢大量粮食和物资来?

    商人的的位本来就在潜移默化的提高着。

    因此粮食的问题。实际上还是人口不多的问题。也就是流民的问题。

    方信说着:“那鲁南省有何异动?”

    “布政使郑光涵的态度很微妙。似乎有阻挡流民之意。而总兵方真雷已经开始设卡拦截。情况似是不妙。”“主上。这似乎是朝廷暗示。”张琢也说着。

    现在集团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集团性质已经体现。各人都以幕府为重。隐隐虎视。

    今年。这已经多次说到这个问题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当然事情也很好理解。以前方信大战蛮司时。没有人会设卡拦截。因为觉的方信脱不出身。现在解决了蛮司。一统全省。掌十万兵。许多人的心情就微妙起来。

    而实际上。方信的幕府。因公然膨胀。党羽远远超过了正常省级单位范畴了。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体制。这点。已经使许多人警惕了。

    方信想着。又坐下。然后泯了口茶。冷笑的说着:“这又何难。索性公文天下。说本省就需要流民以镇边关。并且派兵出省接引。我就要看看。沿途数省。谁真正敢于与我兵戎相见的!”

    这句话一出。两人都是默然。这就等于幕府开始对外伸出獠牙来。

    这些日子。方信也想明白了。李氏六书推行仁礼。是没有错。但是说的是大仁大利。这点根子不可忘记。关键时何必自己束缚了手脚呢?

    接引无家可归的流民。本是大仁。谁来阻挡就直接轰杀就是。后世论之。也不是没有话来辩解。

    派遣人员起流贼当然扯不到仁字。但是这事却大可为之。

    不趁着现在。朝廷和诸王打的不可分交。而附近省份不是边疆。没有太强的军事力量的时候。把自己充实了。以后真的乱了。就难了。毕竟附近省。人口众多。真的要扩军。也是很方便的事情----不像现在。一省才有一万五千兵。

    时机不可再来。方信顿时下了决心。

    两人听了。却也不劝。沈轩甚至露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说着:“这事甚大。主上可召见诸臣共议之。”

    这就是形成幕府共识了。方信点头。展颜一笑。淡淡说着:“甚好。本应如此。王道霸道。相辅而生。许多东西。本应该决断了就是。”

    说到这里。方信气定淡静的表情上。显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果决。

    “主上英明!”二人都说着。

    这位主子。果是一个个胆大无忌。用心深渊的人。才解决了蛮人。獠牙就开始注意到了中原。不过。这本是如此。

    世上枭雄。从没有等待出来的人。应该断时。还是应该断。应该进取。还是应该进取。

    逆水行舟。不进者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