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_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年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年贺(下) (第2/2页)

铁帽子。封不起。但是又不能没有铁帽子。至于功臣贵族阶级的稳定性。还是必须地。这是日后与科举产生的官僚对抗地一分力量。就不至于产生皇权尽在科举之士手中地情况了。弄地断无退路!”

    到了现在方信这个见识。想起宋明时官僚。特别时明朝中后期。皇权就几被官僚或者本质的来说。被学说礼法派控制的事情。就知道科举考试发展到一个颠峰。那些科举地主阶级同样成为了严重束缚社会发展的僵化力量。与当年的门阀一个性质。

    这点萧冰也很明白。主世界对此有精辟的理论研究。所以贵族和官员的平衡。这是定下的国策。她沉吟的说着:“科举之士为官不为爵。不世袭。贵族虽然可以世袭。不过开国时就算封个三百家。如果不作官地话。也难以对抗呀!”

    “所以。科举之士为官不为爵不为商。而贵族世袭不替不可为官却可为商。”方信这句话一说出来。萧冰顿时眼睛一亮。

    世袭贵族。经商的话。就有着相当庞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官府也难以动之。自然就保护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时。贵族毕竟不直接掌握国家机器。因此在许多方面也不得不受制于政府官员。或者说受制于朝廷。

    两者基础不一样。利益相冲突。就形成了对峙和平衡了。而这种对峙和平衡。正是打破位面发展束缚。螺旋上升的内部要点之一。

    萧冰想了想。就说着:“比上次考虑的还要好些。就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所以封爵授土世袭。实是资本发展的要点啊。我以前考虑的并没有错。资本形态在早期。特别是在这种大统一地国度中没有获得官方支持的话。根本就无法发展下去----但是如果交给士大夫的话。既当官又捞钱。虽然也可以发展出资本。却只怕国寿难延。”

    “夫为政者必清正。而受爵者必富贵。如此才能两方面都正本清源。”方信想了想。觉得虽然还有不完善处。但是发展资本地道路的确在这里建立了:“至于具体的贵族议会。这些制度。在上面根基实力的基础上。有没有都无关要紧了。”

    实力才是最后地筹码。这点大家都很清楚。萧冰见得方信皱眉思考。就扑哧一笑。说着:“看你样子。真是一心为公啊!”

    “啊。本来就这样嘛!”方信回过神来。想起一事。就笑的说着。

    “以前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为官之道。讲的很不错。但是上面有个回贴。以淡淡不屑地口气说着----这仅仅是中下级官员的本事。”

    “我一直觉得奇怪。这贴子亲近现实理辩分明。与权谋与本质也说地清楚。怎么就是一个中下级官员的本事呢。现在一想。不过是一张纸而已----一心为公就是他神秘不肯说的秘诀!”

    说到这里。方信哑然失笑。说着:“一心为公说来让人肃静。但是在我看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家中仓廪不实。就能知礼仪者有多少?清官也有。有无千分之一?而且那时权也小。想作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官小受钳制啊。谁敢为民当家作主了。既然这样。当然是尽量先满足财欲才是----这实际上是没有给中下级官员认真干事的空间。又给了他们揽财的权力。才造成这种情况。”

    “靠杀靠禁。是杀不了禁不了。”

    “到了中层还不行。要到了高层核心。在那个位置上。为子孙弄个几亿几十亿不过等闲。在财富上也差不多捞足了。于权力和地位上。也争无可争。仓廪实而知礼仪。这时身为人主。而要谋的不局限于一家一姓。而是体制长久太平。既得功业又遗盛产让子孙安享太平----所谓一心为公。无非如此罢了。”

    “孤为王上。日后为人皇。天下任由任取。如果从小的来说。天下就是咱家的天下。怎么可以不认真经营。这就是一心为公了。”

    “如果再说大些。朕要开万世之道。这家天下都不可惜。更要战战兢兢励精图治以得万世之功德了。这更是一心为公了。”

    “当然人是很复杂的。出现昏庸君主都非常正常。但是除了个别实在不堪的人主。谁不想治理天下得享太平功业照耀呢。只是许多时候。才能不足。是以心有余而力不足。又逢到朝廷本身气数已经坏。就如人之老朽一样无人回天罢了。”

    说到这里。方信突然之间想起了隋炀帝和崇祯:“人皇之道。实际上就是持着本心要安守自己的小园子。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后代子孙。只要一心为了百姓安康。为了体制延续。就算有了差错。我也不加罪。体制的腐朽和败坏非区区人主所能扭转。这就是气数了!”

    隋炀帝开运河连接南北交通使分裂了数百年的南北再次合一。三征高丽又何不是为了边疆安康呢?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心为公也就是这点真意罢了。脱离这点都是空话了。”方信见萧冰有些吃惊。这才觉得多说了些话。停了口来。

    萧冰凝视着他认真的神色。不由默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