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宋_第二十章 帝国骄雄之名将云集(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帝国骄雄之名将云集(上) (第2/2页)

郭成心里却很清楚。此时于马上奔驰的他,在回想战争的时候耳边也浮出了刘昌祚在自己临走时说的话:“你要记住,军功永远都是荣誉,却不会给你带来太多仕途上的好处,自古多少名将不都埋没在了黄沙中吗?何曾青史留名?这次中央武学是一个机会,去吧!到中央去,到京城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边关还有你这种勇将!”

    跟在郭成后面的是陶节夫,说实话虽然马跑得很快但陶节夫得心情却是非常的低落。对于自己被选上去参加什么见鬼的中央武学,陶节夫很不乐意。本来照理说陶节夫是一个文人,虽然乡试的时候没能考上贡生但好歹也是一个秀才,结果回熙州老家的时候正好夏人和吐番人就打来了,情急之中陶节夫混在溃散的乱军里到处乱窜,一个小军官为了逃命硬是拿刀逼着他换衣服,这一换上去就再没能脱下来,穿着军装糊里糊涂就跑到了通边寨,然后跟着林东在白沿河打游击。在陶节夫心目中林东是个英雄啊,更何况林东这个人虽然出身将门但本来也是读书人,整个通边寨跟文化沾点边的就他们两个,结果当然变成了知己。林东在战后赴京了,陶节夫也立了功,最后被授了个从九品的陪戎副尉。对此,陶节夫是满腹牢sao。

    “真是见了鬼了!”眼看这里离京城不远了,陶节夫还是嘟嘟囔囔:“我怎么就成了武夫了呢?我读书人啊!也不知哪个家伙就把我弄到这见鬼的中央武学,读出来那就真的完蛋了,我一辈子作武夫?真衰啊!”

    ******

    “你怎么就回来了呢?”杨传香睁大双眼,手里的账本掉在地上:“你不是真定路的成德军当官了吗?前些日子来封信写得还人模狗样的,现在被蔡大人给踢出来了?”

    “哪的话!再怎么说你也是我叔叔,干嘛见我像见了鬼一样呢?”杨得贵上前一步把账本捡起来,陪笑道:“车盖亭的事情您在京城应该比我还清楚啊!蔡帅这不是跟着倒霉了吗?被贬到瀛州作知州去了,他走了我可走不了,我已经是成德军的军官了啊!”

    “那你这是回来省亲?”杨传香笑咪咪的:“还挺有良心的,比你兄弟杨春强,去江南都一年了连个音讯也没有。”

    杨得贵这个时候有点尴尬,笑笑道:“蔡大人走的时候怕我留下来被人欺负,大哥不是中央武学的武学谕大人吗?蔡大人就把我推荐到武学里边了,嘿!先避避这党争的风声,回头怕是又要升官啊!”

    杨传香冷笑道:“这么回事,嘿嘿!我说你怎么忽然有了良心。什么蔡大人怕你被人欺负?估计是你以前偷鸡摸狗的缺德事做得多了,蔡大人怕他走了之后别人找你算帐,这才把你捞出来的吧?”

    “看您说的……”杨得贵心说这武学还没开张呢你让我住哪啊?手里的钱平日里早赌得精光外带一屁股债,陪着小心说道:“其实我也挺想您的,刚才我去了飘香别苑,大哥不在,里面的人我都不认识,出来个女的好像很能打的样子我也没敢惹,您说大哥他在哪呢?”…….

    杨翼这个时候正在跟张择端喝茶。喝茶的地方是在皇城外宣德楼东面的土市子,一个叫做“北山子茶坊”的茶楼里。这个地方是杨翼提出要来的,是因为杨翼今天忙了半天从南泊回来的时候,看着街上的繁华,杨翼就不知怎么的联想起在后世看过的《东京梦华录》,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茶楼是汴京城里有身份的女子最喜欢来的地方,于是杨翼就拉着张择端跑到土市子查找,结果还真有这个茶楼,只不过女子就没见到几个。

    “子脱不知道!”张择端笑道:“江鞪以前还在京城的时候就打听过了,这土市子又叫做鬼市子,因为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从晚上开始,一直到五更拂晓的时候才收市。据说京城中的仕女通常夜市的时候才来这里喝茶或者吃小吃。”

    “哦!”杨翼心说其实你张择端还没成亲,应该多来点这种地方才对:“正道,今天我去了南泊,进度太慢啊!钱勰那边我已颇多催促,可目前只是土地给搞平整了,铺上了青石板,砌出了一个广场,其他房屋棚舍之类全无!然各地的学员就要陆续到达了,你说我多着急啊!”

    张择端安慰道:“这事急不来,既是军人,没有房屋暂时便用行军帐好了,另外你的人员如何?”

    杨翼喝了一口茶,沉吟道:“兵部推荐了五百在职将领,其后因各种原因又撤掉了一百人,这四百人只是培训八个月就由朝廷指定任用。此外各地官员保举了布衣五百人入学,学制三年,将来毕业后以新进武官赐武举功名。”

    “如此说来,在役的有升迁,新入伍的有功名?”张择端思索后微笑:“这么说各地一定打破头往里挤了?里面可有子脱看好的人选?”

    说到这个事杨翼就很得意,当然有好人选了,在职的将领名单里居然有郭成、陶节夫、折可适这样青史留名的不世勇将,各地保举的新进学子里也有李忠杰、朱智勇这样令人记忆深刻的名字,当然,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这些人将来是不是还会建立功勋亦未必可知,这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杨翼想了一会说道:“学子里面究竟谁能成器我可说不准,但是我选的几个先生可是大有名气啊!”

    “说来听听如何?”张择端很有兴趣。

    “你可听说过章楶?”杨翼悠然神往:“我已经向太皇太后提出了要此人任教,太后同意了,以此人为武学谕副,不日便可到达。”

    “好像听说过。”张择端纳闷的问道:“素闻此人倒是上过几个论军事的条陈,不过此人乃是绝对之文官啊!子脱为何却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呢?”

    杨翼不屑道:“你整天写写画画,哪里知道这许多,此人字质夫,以荫为孟州司户参军。治平二年同进士出身,知陈留县。历提举陕西常平、提点湖北刑狱。目下权CD府路转运使,此人的条陈我看过,当真是真知灼见,不用此人,我大宋无人矣!”

    杨翼接着道:“我还要了种师道。”

    “种师道?姓种的名将甚多,子脱说的哪一个?”张择端心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乱七八糟的。

    “那是你为官甚浅啊!”当然这个时候种师道还不像后来那样有名,杨翼嘲讽道:“这个种师道呢,乃是种世衡的孙子、种谔的侄子,说起来还是种思谋的世叔,他是关学大家张载的学生,目下知德顺军。”

    “有没有一些我耳熟能详的?”张择端反正听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有!”杨翼自信满满道:“比如陆定北、种思谋等赐胡军骨干皆为武学之师,此外枢密院内和兵部的一些老将也会客座讲学。赐胡军抽调一个指挥担任武学的训练辅助用兵供学员指挥,还有殿前司每半月一次出一个指挥的士兵供指挥训练用。他们,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至于教授科目,却还要等人来齐了才能定啊!”杨翼忽又叹道:“钱勰啊钱勰!这校舍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啊?我已经叫了王有胜带着人在汴河的虹桥边等着了,学员们就快到达,你真要我们都住帐篷里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