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宋_第二十四章 兴龙节(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兴龙节(下) (第4/4页)

搞冲锋训练的时候他就已经要求过,一切要完全贴近实战,实战中的冲锋是什么样的?就是快者生慢者死,冲锋令一下,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你也要用尽全力毫无保留的冲进去,那种一慢二看三通过的疲软作风是绝对不会存在于武学之中的,在杨翼脑海里,那种作风只有千年后的中国足球才拥有。

    就在全军离禁军慌乱的大阵还有二十余步的时候,鼓声忽然变成了侧击鼓缘的密集声,两千多人立即拉马缓势,不过由于之前的冲势实在太快,一下子哪里刹得住,全军依然往前而去,直到了禁军们的面前才纷纷将马勒停,那些马被急冲中拉停,前蹄纷纷高扬起来,一些还在第一排傻站的禁军居然被马踢倒,好在身上穿的都是铠甲,前胸处甚厚,倒也没什么大碍……

    冲的时候很疯狂,回来的时候就难免阵型不整,不过毕竟南泊将士长期站队,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倒也没产生很大的混乱……

    鼓声熄灭,南泊军整好了队,而禁军这个时候也从东倒西歪中恢复过来,处于震撼中的旁观众人也开始回过神,不过都没有人说话,好像脸上的rou都绷得有点发紧。

    “南泊大营将士,cao演完毕!请娘娘!请陛下,圣训!”杨翼还没穿上衣服,疾步来到高台前跪下,才一会的功夫,他身上已经满是汗水。

    “好!好!好!”看着太皇太后还没说话,掌执枢密院的赵瞻从官员队伍中走出来奏道:“中央武学名不虚传,如此强悍之军,实乃大宋之福!”

    “正是!”王存也出列:“两军教阅,高下立分,殿前司诸军临阵惊惶失措,大损禁军精锐之威名,臣弹劾殿前司王敬心管教不力!”

    王敬心被王存唬了一跳,心中大骂老狐狸故意刁难,跪下大声道:“臣有辩解,南泊众人,皆在各地为将,将领素质本就远高普通士卒,加上赐胡军连番征战,经验上更是胜出一筹,臣以为,事出突然,我殿前司毫无准备,方有此窘况。”

    刘挚出列冷笑道:“战场之上岂有儿戏乎?战场上事事皆出突然,试问王殿帅,岂非事事都要如此窘况?”

    王存是前副相,赵瞻和刘挚是现任的副相,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王敬心冷汗直冒,却又难以辩驳,心中却是了然,这几个人都是借题发挥。

    “臣以为刘相和王相所言大谬!”一人出列奏答,却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御史中丞郑雍:“臣弹劾刘挚和王存一个身为执宰一个身为前兵部尚书,却不知兵事、口出妄言。以臣观之,禁军cao演井然有序,而武学军混乱不堪,若说是为了实战,短短数百步距离,实战中禁军又如何会列阵如此靠前?一致于措不及防?如若留足距离,以箭击之,武学军焉又生机?再者,今日是陛下龙兴之良辰,武学军不顾忌讳,叫杀声震天,臣再弹劾杨翼冲撞帝驾,大不敬之罪!”

    杨翼跪在地上被唬一大跳!他本来并不是要禁军出丑,实在是队伍冲得太快了一点,并且按照以往的演练,出不了什么差错,谁知道禁军这么熊蛋,还没到跟前就乱成一团?事实上两边打嘴仗的情况也令杨翼有点莫名其妙,不就是演练么,至于这样弹劾来弹劾去的吗?现在连带自己还被弹劾“大不敬”,这可是要杀头的哟。对于郑雍,杨翼是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的,朝堂上也见过,毕竟御史中丞这个玩意可不是小官,说起来叫声副相也不为过,况且…且慢!杨翼这个时候脑海里模模糊糊的想到了点东西,对!郑雍击刘挚,宋史里面好像有记载啊!这个郑雍跟朝中的几帮人好像有点不大对劲,似乎还跟刘挚有很大的冲突啊!这样想来,互相弹劾一下又情有可原,只不过那好像是日后的事情,怎么现在就有那么大的仇恨么?

    “好了!”高太后淡淡的说道:“哀家以为两军cao演,无非都是庆贺兴龙节,诏,赏赐众将士银卷,钱各人十贯,绢一匹。”

    王存忽然发出一声叹息,回到了队列里,低声对范纯仁笑道:“范相公,我说如何?凭这些许小事,我等不过是隔靴挠痒罢了!”

    范纯仁默然良久,道:“无论如何,此事总可让某些人明白一些道理。”……

    ******

    现在是傍晚,南泊大营里一片的喜庆气氛,在靠近湖边的广场上,已经搭起了无数间彩棚,火炬无处不在,照得四处明亮,鼓乐声也不绝于耳,今晚,是兴龙节大宴。

    虽然有皇帝和太皇太后在这里,但是晚宴仍然相当的热烈,因为太后的心情现在看起来相当不错,而且小皇帝似乎也非常的兴奋。酒过三巡,自然有节目要表演,既然在军中,舞蹈什么的当然充满了阳刚之气,舞剑、舞戈都是少不了的。武学当中众多为将之人,其中不乏爱好舞剑的,所以在鼓乐的伴奏下,轮流登场表演助兴。赵煦坐在上座,边接受群臣的祝酒边眉开眼笑的看着各种精彩表演,这些表演实在是比宫中的有趣多了,其后赵煦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请求高太后准许他在南泊待上一段时间。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高太后当然予以了断然拒绝。

    “娘娘,今次观得军威如此之盛,朕希望能习武!”赵煦觉得太皇太后心情如此之好,自己还是应该多提点要求。

    “官家之言甚是有失皇家威仪!武夫之学,实为天下诸学最末!”高太后对赵煦的教育一直很头疼:“哀家已经为你找了范纯仁、吕大防、还有……”

    赵煦早对这几个守旧派的老夫子非常的不满,道:“几位爱卿固然学识渊博,不过娘娘常说历代帝王,英明者首推太祖、太宗,其次仁宗皇帝。太祖太宗不都立下了赫赫武功么?为何朕就不能学太祖太宗,作一名开拓疆土之君?“

    高太后一时语塞,思虑片刻后道:“想来当年诸葛武侯,也未曾会那武术,却也统得万千兵马,决胜帷幄之中。我大宋将从中御,官家要知兵事亦是正理。不过那种打斗的末学却不可学,唯以知兵者可为帝师!“

    “何人可称知兵?”

    “待哀家仔细思量,定能为官家寻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