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祸水南引 (第2/2页)
,耶律阿思接着说:“事实上南朝皇帝年幼,宋人也是极其懦弱之辈,从他们屡次打了胜仗都要赔钱就可见一斑。宋人眼下并不知道你们的情况,毫无防备,况且我们联络了宋国内部的一股朝臣,他们想立新帝,你们的大军到了汴京城下,他们自是会与你们配合,要挟宋国朝廷,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假若你们能攻入汴京城中,多少女人和财宝,都是你们的了。” “如此好事,怎么朝廷自己不去做呢?”盈歌冷笑。 “辽宋之间有盟约啊!况且朝廷一动,万一输了,很多道理说不过去。”在这一点上耶律阿思实话实说:“你们就不一样,你们乃是大辽东北的部族而已,真要闹过去,咱们朝廷也好有个说辞,就说宋国拖付岁币,无法兼济安抚边远的部族,所以你们才要流窜过去,归根结底是宋国自取其祸罢了!” “对辽国又有什么好处?莫说只是为了让我等罢兵?”盈歌这时候多少有点心动。 “我们与宋国内部的大臣已经谈妥,他们配合你们攻破汴京城,然后你们就要把宋国皇帝给俘虏走,他们就可以另立新皇帝,从此对我大辽称孙皇帝啊!以后每年岁币翻倍,至于翻几倍,都可以谈。”耶律阿思说得有点激动起来:“这事对谁都好,大家各取所需,你们得了钱和女人,我们得了大宋称孙,宋国的朝臣,也能拥立新帝上位,成为从龙元勋。” 耶律阿思继续加火:“所以你们无需担心,放心南下便是,朝廷愿意拨给你们五百具投石机、腾出静江军一部分粮草作为你们的补给,作为朝廷的诚意。此外,开放南京道的道路和河流,逐州军撤往中京,你们就不必担心路上有什么不测了。此外你们的一部分不是还围着黄龙府么?也暂时不必解围,朝廷还给围城军队提供补给,这你们放心了吧?” 耶律阿思最后总结:“就算你们打了败仗,以宋人的懦弱,钱也是要赔的,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啊!” ****** “汉人有句话叫坐山观虎斗!”盈歌很清醒:“耶律阿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颇刺淑表情有那么点奇怪:“可是我们也可获利巨大啊!宋国居然有这样的大臣,真是令人想不到!” “都是为了利益的缘故!我听商人说,汉人别的本事倒是一般,为了利益出卖自己兄弟却是最厉害的。”盈歌笑得有点阴冷:“我知道你想去!刚才阿骨打来找我,我把这事和他说了,他小小年纪竟比你我都想得明白。” “哦?他怎么说?”颇刺淑对阿骨打这个侄儿还是很佩服的,才十几岁,就敢带杀了朝廷派的天使,实在是有女真人的骨气!
“他想出了咱们的策略,他说,我们并不清楚宋国的虚实,攻入宋境,若是宋人真的懦弱,咱们就可对汴京城一鼓而下,若是宋人很强,咱们就立即掉头,乘逐州军还在中京,咱们把空虚的南京给拿下来。其实补给什么的不用担心,咱们女真人被契丹人抢了这么多年,现在可以一路上抢宋人的么,听说宋国的京辎路富裕非常啊!” 盈歌接着说:“要攻下大城,必须要有投石机,朝廷之所以百多年来对宋国无可奈何,就是攻城力量不足的缘故,咱们虽然没攻过大城,但多年来从未间断从各部落收集攻城器械,也想过很多攻大城的法子,或许真可以试试?” ****** “怎么忽然觉得有点冷呢?”杨翼打了一哆嗦,他正在看着南泊的湖面,湖面上锣鼓喧天,两只龙舟正在飞速前进。 现在是元佑三年的二月了,这段时间里朝局不但没有大的变化,反而异常的平静,当然,杨翼非常明白这种平静的下面,涌动着汹涌的暗流。那晚在状元楼听到的消息表明,存在一个牵连到宋国内部、辽国高层以及女真人多种势力的阴谋,而至于这个阴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杨翼现在也只是有个模模糊糊的猜想,他还没有想到靖康之耻有可能提前上演。不过这个事情既然牵扯到了辽国,而且辽国近段时间来不但封锁了东京道,甚至对辽宋边境加强了控制,那么就说明杨翼把杨得贵派到辽国去打探消息的这步棋走对了,或许一切谜团的解开,最终要寄托在杨得贵的身上。 眼下的杨翼非常的忙碌,离三月一日的金明池大会,只有不足十天的时间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尽可能的做到完善。 金明池大会两项主要内容,都与杨翼有关,一是与林东的比武,现在杨翼的形势确实很不乐观。在数日之前,林东进行了全面的热身,先后击败了殿前司内几个比较著名的武士,最近一次还打败了从吐番远道而来上表叩阙的阿里骨。阿里骨的勇猛是人近皆知的,在去年的宋夏战争中,阿里骨多次阵前斩了宋将,只是由于不服气手下大将被林东所杀,这次前来宋国朝贡的阿里骨便卯足了劲想找回点场子,结果还是败在了林东的手下。消息传出后,林东在赌局中的行情立即看涨,甚至已经开始超过了杨翼。 二是金明池争标,按照朝廷的安排,武学必须出两个龙舟队参加比赛。由于上一次兴龙节时武学的师生们与殿前司的禁军闹得有点不太愉快,所以双方都迫切的希望在天下瞩目的争标大赛上压倒对方。尤其是中央武学,建立了已有半年的时间,花了朝廷不知道多少钱,总要拿点成绩出来给朝廷看看。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在这样一个承平的年代里并没有仗可打,武学的建设成果也没有什么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因此金明池争标赛,是一次提升武学名气和地位的好机会。 杨翼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就像后世的许多机关单位一样,工作干得好不好很难说得清楚,而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比赛,就成了拉成绩的一种手段,君不见许多部门都喜欢招揽有体育和娱乐特长的人么? 对于组织龙舟队,杨翼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选人,俗话说“南人乘船、北人骑马”,杨翼和众教授对这句话分析了半天,认为固然有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南方人天生水性好,并且身材相对较苗条,那么龙舟吃水就会比较浅,遇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船速就会快一点,并且南方由于水系密布,很多地方常年都有龙舟赛,南方学员里不凡经验丰富之人;但北方人也有自己优势,北方学员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在身体力量上占据上风,这对于极其消耗力量的龙舟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对这些北方学员加以严密的训练,掌握好划桨的动作要领以及节奏,那么北方学员也未必会比南方学员逊色。鉴于以上原因,杨翼就挑选了一批南方学员组成龙舟一队,另外挑选了一批北方学员组成了龙舟二队。 其次是训练。这个时候南泊早已经开始解冻,风也不是特别大,因此南泊就成了天然的训练场所。按照杨翼的安排,两支龙舟队这段时间停课,每天从早到晚就待在水面上练习,至于教练的人选,杨翼亲自指定了陈远鸿,毕竟陈远鸿是江宁水军指挥,在进入了武学之后多少改进了自身懒散的作风,是有能力指导龙舟队的。 “今天俺们赢了三回哟!”王景对着孙竖南狂笑:“你不是说你在梧州的时候三天两头的玩龙舟赛么?怎么样,服气了没?” 说起来孙竖南对这次比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因为杨学谕说了,将来毕业的时候,这次比赛的结果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这对自己的仕途是非常重要的。他铁青着脸回应道:“神气什么?龙舟就比一回,知道你个野蛮人力气大,划的次数多了当然占便宜,到时金明池,我队定比你队强!” “吹吧你就!”陶节夫一脸不屑:“知道为什么你们的船慢么?你脸皮忒厚实,压得船都走不动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